第4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光啟忙起來的時候,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而熊明遇、王徵、李之藻他們,都上了年歲了,所以武備院的管理,是由宋應星實際負責的。

  「宋卿,朕看你所呈遞的奏疏,言紅夷大炮的鑄造工藝,相比較於從前改良諸多,且火炮的射程和威力,都提高不少?」

  在眾人的簇擁下,崇禎皇帝朝校場看台走去,邊走邊說道:「若是鑄炮所需材料,包括耗費的銀錢,朕都能給你解決的話,月產多少?

  這次你們武備院,算是立下大功了,若我大明軍隊之中,能多多列裝紅夷大炮,那野戰能力定能提升不少。」

  宋應星微微欠身,邊走邊說道:「陛下,紅夷大炮的鑄造工藝,包括火炮的射程和威力,皆能有顯著的提升,說來要感謝湯若望他們。

  若非他們所提的意見,以及在此期間的諸多論證,革新了鑄造火炮的工藝,想要這般快取得突破,是不現實的。

  若是有著充足的材料,和鑄炮所需銀錢,依著西山現有的炮廠規模,像陛下要看的紅夷大炮,能每月鑄造二十門,並提供戰時所耗的火藥和炮子。」

  對火器火炮的技術,包括生產在內,崇禎皇帝知道的不多,能想到的,他都講給宋應星他們了。

  至於能否帶動大明火器火炮領域,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再提升一個層次,那就要看宋應星他們的了。

  相比較於鄧玉函、湯若望這些西洋傳教士,崇禎皇帝更看重宋應星、焦勖他們,甚至後續培養出的相應人才。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西洋傳教士來華,本身就是帶著目的的,除了所謂的傳教事業外,還有了解大明的一些別的目的。

  崇禎皇帝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叫來華的傳教士,特別是到武備院的傳教士,這輩子都別想離開大明了,甚至還有錦衣衛,對他們進行著秘密的監視,防止書信往來,泄露大明的核心機密。

  另外在武備院這邊,就一個字,砸銀子。

  崇禎皇帝心裡很清楚,火器火炮領域的發展,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就是一次次的去試錯,總結經驗教訓。

  這也是為何崇禎皇帝的內帑,現在變得充沛了,可他卻一點鬆懈都不敢有,花銀子如流水的地方,太多了。

  一個武備院。

  一個新軍。

  僅僅是上述兩項,就不敢叫崇禎皇帝有所鬆懈。

  『這便是攻城奪寨的重型火炮了。』

  在眾人的陪同下,崇禎皇帝來到這盛放火炮之處,看著通體銅綠的紅夷大炮,伸手去摸,手有些涼,心裡卻思緒萬千:『只是這重型火炮,適合守城,適合攻城,僅從野戰方面,形成不了炮火壓制。

  通體太大,不適合長途行軍,於軍中無法形成規模,換彈炮擊時間較長,就算是形成規模,也會被敵軍騎兵包抄。

  像這樣的重型火炮,鑄造一定的規模,用於遼前防線固守尚可。

  武備院這邊,應多多研製並量產,輕型火炮、中型火炮,且火炮的射程和威力,都要有顯著的提升。

  也不知道開花彈之事,武備院這邊,是否取得較大的成就,僅靠實心彈這一類,還是遠遠不夠的。』

  雖說崇禎皇帝不懂火炮技術,但他卻明白性價比,更清楚眼前這款紅夷大炮,是否適合長途跋涉的行軍。

  崇禎皇帝所考慮的事情,要能在他所締造的新軍序列下,創設成建制的炮兵部隊,能在與敵野戰之時,給所處軍隊提供炮火壓制,而非是威力很強,但換彈炮擊效率慢的這種火炮啊。

  在崇禎皇帝思量之際,一旁的湯若望,介紹著這款火炮:「皇帝陛下,眼前這座銅鑄火炮,重達三千斤……」

  對於湯若望來講,他希望能通過此次檢校火炮的性能,贏取大明皇帝的喜愛和支持,這樣在武備院這邊,能得到更充沛的銀子,好叫他鑽研更多領域,同時能滿足傳教的需求,在京城這邊,多營造一些教堂。

  一旁的鄧玉函、羅雅谷等諸多傳教士,神情間皆流露出難掩的激動,只可惜崇禎皇帝此時的思緒,全在如何細化火炮種類,叫他締造的新軍序列下,能創設有戰鬥力,成建制的火炮部隊上。

  第一百三十七章 火炮種類

  「轟……」

  響徹雲霄的炮轟聲,在這片校場驟響,地面輕微顫抖,一顆炮子,從湧出火焰的炮口飛射,在空中呈拋射線狀,不斷地向前翻滾著,無數道目光,隨著這顆炮子的行進軌跡,向前移動著。

  「砰!!」

  不知過去了多久,炮子怒撞地面,所發出的巨響響起,地面跟著顫動起來,並不斷的向四周傳遞。

  地動山搖。

  真可謂是地動山搖!

  『威力還真是夠大的。』

  崇禎皇帝舉著遠望鏡,定在紅夷大炮炮擊之處,看著那形成的大坑,忍受陣陣耳鳴,心裡感慨道:

  『若是論及攻城拔寨,此炮當屬最強,單單是這樣的破壞力,即便是京城營建的城牆,恐也支撐不住幾次炮擊啊。

  不過這一型號的火炮,太過於笨重了,體積過於龐大,不適合在新軍過多列裝,有一到兩門即可。

  否則太浪費人力,後勤補給的壓力太大,還影響行軍速度。』

  在崇禎皇帝身邊所站眾人,臉上或多或少,都洋溢著笑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