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要不要臣去見見劉懋。」溫體仁上前拱手道:「授賞之事是國朝所定,若這般僵持下去,只……」

  「不用了。」

  崇禎皇帝揮手道:「前些時日朕忙於處置授賞之事,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管那幫貪生怕死的傢伙。

  現在朕有的是時間,此事就交錦衣衛督辦,做了錯事,還想逃脫朝廷追責,天底下沒這樣的好事。

  軍機處這邊,儘快將擬定好的名單,發到兵部去,叫那批遴選好的立功將士,趕赴所在衛所任職。

  不授世職。

  這裡有一份朕構想的文書,軍機處從現有的參贊大臣中,選兩名分管大臣出來,暫辦順天府、永平府的衛所整飭事,落實國朝既定授賞之事。」

  王洽眉頭微蹙起來,天子做出這樣的事情,只怕兵科這邊,肯定是會群起而上,行規勸之事啊。

  還有軍機處這樣一做,又插手了兵部的職權,這要是叫朝中那幫大臣知道,肯定都會反對的。

  關鍵天子還叫錦衣衛出動,這也是一大問題啊。

  對王洽心中所想,崇禎皇帝並沒在意,而是繼續說道:「衛所授世職一事,在朕看來是不好的,國朝拿著錢糧,養出來的都是一幫廢物。

  這次要不嚴懲這幫貪生怕死的傢伙,那就不能震懾大明治下的衛所世職,叫錦衣衛出動,也是要儘快辦好此事。」

  關於大明衛所這一制度,在崇禎皇帝的眼裡,本就是特殊時期下的特殊產物,應對的是明初初定天下的局勢,為叫國朝儘快恢復元氣,穩定地方秩序,才定下來的,這其中還牽扯到大明的戶籍制度。

  隨著時間的推移,加之分管衛所事的五軍都督府,被兵部徹底架空以後,衛所漸漸失去了本該承擔的職責,成了臃腫的毒瘤機構,養活了不知多少蛀蟲,還養廢了大明衛所兵。

  處在小冰河時期下,面對複雜的鬥爭環境,頻發的自然災害,想要給朝廷減負擔,崇禎皇帝想通過改變衛所性質,用『建設兵團』的形式,重新詮釋軍戶的定義,疏導災年下爆發出的矛盾,順帶將募兵制全面推廣開來。

  不過做這件事情,對上下擺爛的大明來講,需要徐徐圖之,步子不能邁得太大,不然有些特定群體,還有涉足其中的既得利益群體,都會跳出來反對的。

  「陛下,您這樣想是好事,但叫錦衣衛出動,只怕會起到反作用。」王洽想了想,依舊是講出心裡的想法:「臣覺得,還是通過兵部來做比較穩妥,畢竟……」

  「那叫穩妥嗎?那叫扯皮吧。」

  崇禎皇帝皺眉打斷道:「兵部分管的攤子夠大了,這點小事,就不用他們管了,至於軍機處設分管大臣,那就是暫辦,等秩序穩定了,依舊是兵部負責。

  眼下國朝遇到的困局很多,朕不想老問題沒解決,新出現的問題,依舊在這裡扯皮,此事王卿下去想想吧。」

  崇禎皇帝心裡明白,自己謀劃的這一事情,在推出去做的時候,必然是會引起朝堂的風波的,但這次試探必須要做,且還要做到位,不然頭都沒辦法引出來,還怎麼將揉雜成一團的亂麻,一根根給它捋順清楚?

  當前大明所遇到的問題,一切都需要重新梳理,具體該怎麼做,就考驗崇禎皇帝的帝王心術了,用一頭壓一頭的方式,掀起一個個要案,梳理朝堂,打壓文官群體,就是必須要去做的事情。

  第一百九十章 文死諫

  大明現有的官僚體制,在崇禎皇帝的眼裡,是存在著不小的問題的,尤其是在文武失衡以後,文官群體逐步把持著朝堂的各級話語權,並通過一次次細小的調整,將政治優勢牢牢把持在手。

  王洽所表明的事情,其實在崇禎皇帝看來,就是擔心六科之一的兵科,最後會行使封駁權,拒絕執行軍機處所擬,下到兵部的奏疏。

  事實上兵科那邊的態度,就是這樣的。

  至於為什麼要這般行事,還不是崇禎皇帝在皇極殿所召大朝議,通過自己的謀劃,所達成的政治目的,引起了朝中文官的極大不滿。

  更為關鍵的一點,被下詔獄的袁崇煥,更牽扯到不少朝中文官,倘若真叫錦衣衛督辦此案,那只會叫文官群體陷入到更被動的境遇。

  「溫卿,你說兵科的那幫官員,會準備怎麼做呢?」在王洽離開後,崇禎皇帝單獨留下溫體仁,將問題拋給溫體仁。

  「陛下……」溫體仁眉宇間透著猶豫,沉吟少許後說道:「只怕兵科的人,知道陛下的做法後,要行規諫之舉了。」

  「看來溫卿的想法,跟朕一樣啊。」

  崇禎皇帝盯著溫體仁說道:「朝廷裡面有壞人呀,拿著國朝的俸祿,吃著朕給的皇糧,卻處心積慮的想跟朕作對。

  眼下大明是什麼局面?

  一個個總拎不清輕重緩急,覺得朕想做些事情,就是準備乾綱獨斷,就是不尊聖賢之道了。

  溫卿,你說朕該怎麼辦?」

  想要對付朝中的文官群體,尤其是那幫務虛、謀仕途、養望的大小政客,就要利用相同出身的官員,來相互間撕咬才行。

  在皇權與臣權的抗衡中,以科道為首的言官御史,那向來就是文官群體的急先鋒,以規諫之名,倒逼著大明天子退讓。

  倘若遇到懂得權謀算計的大明天子,那還好點,知道從哪些方面入手,來打擊文官群體的囂張氣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