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是頭顱。

  兩國相交不斬來使,朱棣是真沒想到,足利義持竟然如此作死,連大明的使團都敢全部殺了,所以收到二十一顆頭顱時,朱棣並沒有暴怒,只是冷冷一笑。

  他沒啥送頭顱的日本士卒。

  你日本沒有氣度。

  但我大明有。

  反正你這一二十個人,我大明艦隊想殺,隨時都能殺。

  不過日本確實早有準備。

  松浦沿海,駐紮重兵,在五島列島上,也駐紮著水師,顯然是想對大明艦隊形成夾擊的態勢,這是擺明了要和大明一決雌雄。

  雖然大明艦隊遠道而來,不清楚日本兵力部署。

  但朱棣和黃昏等人一點不急。

  就鋼鐵戰艦這戰力,還需要什麼知己知彼,但有阻擋,一炮轟過去就是。

  艦隊剛抵達,而日本水師第一次看見大明這樣的艦隊,一時間不明真相,不敢貿然進攻,朱棣也沒打算立即進攻,先爭取一點時間,讓寶船靠近一些,方便補充戰損兵員。

  所以下令五艘戰艦擺好防禦姿態:

  四艘小艦護衛著旗艦,在松浦外的海域擺出一個正方形,這個陣型毫無戰術可言,僅僅是防止日本水師的偷襲而已,也能確保隨時變陣,同時穩妥的保證旗艦的安全。

  然後朱棣開始祭奠犧牲的使團人員——回國後,對其家屬肯定要厚待。

  但是現在只能海葬。

  而且朱棣親自送葬。

  這事很必要。

  拉起大明艦隊對日本的仇恨值,這樣才能更無畏的戰鬥。

  戰爭一觸即發。

  第1440章 對峙!

  現在日本處於戰國時期,不過室町幕府基本上統一了南北,有個很搞笑的事情,在中國這邊,對於日本戰國時期的紛亂,有一個形容詞。

  村戰。

  意思是各個勢力之間的戰爭,就相當於中國各個村之間的戰爭。

  何以這麼說?

  室町幕府的直轄兵力奉公眾,只有五千人左右,還被分成五支,保護京都的將軍御所,也就是說,一支奉公眾只有一千人。

  這還是最強的室町幕府,其餘有名的軍事勢力能有多少人?

  所以說是村戰一點不為過。

  畢竟彈丸小國。

  人口數量在那裡擺著,你只有那麼點人口,就只養得活那麼點軍隊,而日本這邊因為長期受限於資源,所以才會有人活不下去,去當倭寇海盜。

  當然,倭寇海盜中,也不反正規軍事勢力打著海盜的旗號去做搶劫的勾當。

  換言之。

  其實日本的水師力量還是很可觀。

  因為大明打日本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尤其是戰備司的成立,讓足利義持感受到了危險,因此才有太孫大婚,朱家三人同時遇刺的事情。

  而且在這期間,中國沿海的倭寇海盜全部銷聲匿跡了。

  原因只有一個。

  被足利義持全部召回了日本。

  這裡面有個操作,這些海盜倭寇不全聽足利義持的,所以說起來很簡單幾句話,但其實足利義持忙活了很久。

  他需要去說服那些有名的強大的軍事勢力同仇敵愾。

  當然,其實這事也不算難。

  因為大明的外擴戰爭大家有目共睹,漠北、金帳汗國、亦力把里、中南半島都被打了下來,滅了女真這個隱患後,朝鮮請歸。

  連中南半島西面的孟加拉這些國家都被大明打了。

  那麼算下來,大明周邊疆域,唯一還需要大明去打的,其實就剩下一個日本了——你日本年年騷擾我大明邊境,大明不打你打誰?

  所以足利義持說服日本那些軍事勢力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何況室町幕府本來就統一了日本南北,算是一個完整國家。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有三五千「村兵」,我有三五幾百一千兩千「村兵」,幾十個勢力加在一起,竟然也有十萬人左右。

  當然,精銳不多。

  而且因為知道大明要來打,所以是室町幕府在這段時間瘋狂暴兵,如今全國匯聚在一起的兵力,約有二十萬左右,來應對這一場亡國之戰。

  當然,最先接觸的戰事肯定是海戰。

  所以日本的海盜和正規水師也早早的就整合在一起,再暴兵一下,瘋狂的生產戰艦,竟然組成了一支戰艦約莫一百多艘船的龐大艦隊。

  這是一隻很龐大的艦隊了,如果不是大明提前發展海軍,只怕歷史上的大明去打現在的日本,肯定要鎩羽而歸。

  不過有個尷尬的問題。

  火器很少。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日本這個國家學習能力很強,這些年看著大明的火器如此瘋狂囂張,怎麼可能不學習。

  所以日本其實也有火器。

  至於它的火器從何而來,一方面是外面購買的老式火銃,一方面是自己模仿生產,是以日本軍隊中,火器數量其實也不算少。

  只不過受限於資源和人口人力的問題,沒有大明這麼瘋狂而已。

  不過就算如此。

  日本的十五萬步軍兵力中,擁有火器的人數也達到了兩萬左右,並且也有火炮,而那一百多艘戰船的艦隊中,半數以上配備了火炮。

  也正是學習大明發展火器,給了足利義持信心,不想學習李裪那樣當一個「賣國」將軍,所以悍然發動太孫大婚的刺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