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頁
當然,人家很有可能會玩車輪戰,百餘萬大軍輪番猛攻那也是挺嚇人的。
吳三桂也不知道能不能頂住永盛朝大軍的輪番猛攻,他只能想盡辦法加強山海關的防禦,至於什麼投誠永盛朝,他是想都不敢想了,耿仲明、孔有德、洪承疇、馮銓和謝升等人就是他的榜樣,那瘋子估計是恨透了叛國之人,逮住就是殺,沒一點情面可講。
他可不想伸出脖子來給那瘋子砍。
所以,他唯有選擇死守山海關。
不過,這山海關可沒有以前那麼好守了,瘋王大軍在濟南城是怎麼攻城的他們已然清楚了,那就是利用火炮射程的優勢,先把城牆上面削平,這樣一來,城牆等於就是個擺設了。
這個問題,他同樣要面對。
那麼,怎麼辦呢?
紅衣大炮的射程沒有瘋王手裡頭火炮遠,這是個暫時來說還沒辦法解決,他唯有在地利上做文章。
所謂站的高就看的遠,將火炮擺在地勢高處同樣比在平地上要射得遠,所以,他決定擴建威遠城,也就是山海關西邊幾里出,位於山嶺上這座副城。
他決定把威遠城擴建成一座能容納幾萬人馬的副城,並把大半的火炮擺上面。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因為威遠城在山頂上,攻打起來本就異常困難,如果再架上百餘門火炮,那就更加堅不可摧了。
更重要的一點,擺在山頂上的火炮比擺在山下的火炮射程要遠,瘋王手底下的火炮就算比紅衣大炮射程遠一里左右也沒用,如果架威遠城所在的山底下,那就只有挨炮彈的份。
也就是說,以威遠城的地勢,完全能抵消瘋王手底下火炮射程的優勢,只要裡面能駐紮幾萬人馬,瘋王就算驅使十餘萬大軍去攻擊威遠城都是白搭。
畢竟,沒了火炮的優勢就只能用人命去填了,而威遠城處在山頂之上,把雲梯抬上來都費勁,攻城車和井闌什麼的根本就上不去,十餘萬人去仰攻這樣的堅城,那就是找死。
而只要威遠城守住了,山海關的關城就可確保無虞了,因為威遠城上的火炮可以完全覆蓋山海關關城,瘋王大軍就算是把山海關關城所有女牆和箭垛全轟平了也沒用。
他們只要敢靠近關城,就得挨炮彈,而且還是光挨炮彈沒法還手的那種。
這樣一來,瘋王手底下就算是再多的人馬都是假的。
當然,要將山巔之上的威遠城擴建成可以容納幾萬人馬的城池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幾百上千斤的紅衣大炮要運上去那更是難上加難。
還好,他手底下足有十萬步卒,人多力量大,就算是在山巔建城進度也不慢。
這個時候,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威遠城還沒擴建好,瘋王大軍便發動攻擊了。
瘋王會攻打山海關嗎?
當然不會。
至少,這個時候朱器圾不會去攻打山海關,因為完全沒必要。
他完全可以利用水師戰船的優勢將大軍直接運送到遼東,去攻打建奴中樞瀋陽,一舉幹掉多爾袞和順治帝。
這樣一來,吳三桂就成了無主孤魂了,他甚至不用攻打山海關,只要將兩頭堵住,讓吳三桂沒法獲取糧食,到時候守關的十萬人馬自然不戰自潰。
那麼多爾袞這會兒又在幹什麼呢?
說實話,多爾袞也感覺自己回到了原點,兜兜轉轉,入關作戰經年,他又回到了盛京。
只是這時候,他的幼弟多鐸已經被瘋王幹掉了,而且還損失了將近五萬滿八旗精銳。
這樣的打擊,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大了,要知道滿八旗總共也就十來萬精銳啊,一下損失將近五萬,他們的戰力等於沒了一半。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穫。
至少,占領北直隸、山東、山西和河南之後,財物和糧食他們是搶了個夠本,堅持幾年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而這幾年時間的規劃他也想好了,那就是拼命造火炮!
火炮的威力他算是體會到了,他們之所以被瘋王大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說白了,就是因為火炮數量沒人家多,射程沒人家遠。
這個在他看來並非什麼大問題,因為他們本就會鑄造火炮,只是以前他們沒有拼命鑄造火炮而已。
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之後,他自然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不就是火炮嗎?
好像誰不會造一樣。
不就是射程遠嗎?
我命人鑄造兩千斤的巨炮,射程比你們還遠!
第410章 端建奴老巢
天津衛,古名直沽,乃是有名的河海要衝,海河自此蜿蜒入海,兼且連通京杭大運河,是故自隋唐時期開始,這裡便是南方糧食和絲綢等北運的主要碼頭。
大明永樂二年,為拱衛京城,明成祖特在此設立天津中左右三衛,共計駐紮屯衛一萬六千餘戶,天津衛之名也由此而來。
崇禎年間,這裡的屯衛青壯便被抽調一空,是故,天津衛京畿門戶之名早已名不符合。
不過,永盛朝大軍占領京城之後,這裡再次成為了一座大軍營,足足二十五萬西南軍入駐,運河和海河兩岸幾乎扎滿了營帳,連綿足有幾十里長。
原來幾乎廢棄的港口碼頭也因為永盛朝大軍的到來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不但三岔河口處的直沽碼頭被擴建成了整個京杭大運河都有數的大碼頭,就連海河入海口處的大沽碼頭也被二十五萬西南軍擴建成了整個大明都有數的臨海港口大碼頭。
吳三桂也不知道能不能頂住永盛朝大軍的輪番猛攻,他只能想盡辦法加強山海關的防禦,至於什麼投誠永盛朝,他是想都不敢想了,耿仲明、孔有德、洪承疇、馮銓和謝升等人就是他的榜樣,那瘋子估計是恨透了叛國之人,逮住就是殺,沒一點情面可講。
他可不想伸出脖子來給那瘋子砍。
所以,他唯有選擇死守山海關。
不過,這山海關可沒有以前那麼好守了,瘋王大軍在濟南城是怎麼攻城的他們已然清楚了,那就是利用火炮射程的優勢,先把城牆上面削平,這樣一來,城牆等於就是個擺設了。
這個問題,他同樣要面對。
那麼,怎麼辦呢?
紅衣大炮的射程沒有瘋王手裡頭火炮遠,這是個暫時來說還沒辦法解決,他唯有在地利上做文章。
所謂站的高就看的遠,將火炮擺在地勢高處同樣比在平地上要射得遠,所以,他決定擴建威遠城,也就是山海關西邊幾里出,位於山嶺上這座副城。
他決定把威遠城擴建成一座能容納幾萬人馬的副城,並把大半的火炮擺上面。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原因很簡單,因為威遠城在山頂上,攻打起來本就異常困難,如果再架上百餘門火炮,那就更加堅不可摧了。
更重要的一點,擺在山頂上的火炮比擺在山下的火炮射程要遠,瘋王手底下的火炮就算比紅衣大炮射程遠一里左右也沒用,如果架威遠城所在的山底下,那就只有挨炮彈的份。
也就是說,以威遠城的地勢,完全能抵消瘋王手底下火炮射程的優勢,只要裡面能駐紮幾萬人馬,瘋王就算驅使十餘萬大軍去攻擊威遠城都是白搭。
畢竟,沒了火炮的優勢就只能用人命去填了,而威遠城處在山頂之上,把雲梯抬上來都費勁,攻城車和井闌什麼的根本就上不去,十餘萬人去仰攻這樣的堅城,那就是找死。
而只要威遠城守住了,山海關的關城就可確保無虞了,因為威遠城上的火炮可以完全覆蓋山海關關城,瘋王大軍就算是把山海關關城所有女牆和箭垛全轟平了也沒用。
他們只要敢靠近關城,就得挨炮彈,而且還是光挨炮彈沒法還手的那種。
這樣一來,瘋王手底下就算是再多的人馬都是假的。
當然,要將山巔之上的威遠城擴建成可以容納幾萬人馬的城池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幾百上千斤的紅衣大炮要運上去那更是難上加難。
還好,他手底下足有十萬步卒,人多力量大,就算是在山巔建城進度也不慢。
這個時候,他唯一擔心的就是,威遠城還沒擴建好,瘋王大軍便發動攻擊了。
瘋王會攻打山海關嗎?
當然不會。
至少,這個時候朱器圾不會去攻打山海關,因為完全沒必要。
他完全可以利用水師戰船的優勢將大軍直接運送到遼東,去攻打建奴中樞瀋陽,一舉幹掉多爾袞和順治帝。
這樣一來,吳三桂就成了無主孤魂了,他甚至不用攻打山海關,只要將兩頭堵住,讓吳三桂沒法獲取糧食,到時候守關的十萬人馬自然不戰自潰。
那麼多爾袞這會兒又在幹什麼呢?
說實話,多爾袞也感覺自己回到了原點,兜兜轉轉,入關作戰經年,他又回到了盛京。
只是這時候,他的幼弟多鐸已經被瘋王幹掉了,而且還損失了將近五萬滿八旗精銳。
這樣的打擊,對他來說實在是太大了,要知道滿八旗總共也就十來萬精銳啊,一下損失將近五萬,他們的戰力等於沒了一半。
當然,他也不是沒有一點收穫。
至少,占領北直隸、山東、山西和河南之後,財物和糧食他們是搶了個夠本,堅持幾年肯定是不成問題的。
而這幾年時間的規劃他也想好了,那就是拼命造火炮!
火炮的威力他算是體會到了,他們之所以被瘋王大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說白了,就是因為火炮數量沒人家多,射程沒人家遠。
這個在他看來並非什麼大問題,因為他們本就會鑄造火炮,只是以前他們沒有拼命鑄造火炮而已。
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之後,他自然知道應該怎麼做了。
不就是火炮嗎?
好像誰不會造一樣。
不就是射程遠嗎?
我命人鑄造兩千斤的巨炮,射程比你們還遠!
第410章 端建奴老巢
天津衛,古名直沽,乃是有名的河海要衝,海河自此蜿蜒入海,兼且連通京杭大運河,是故自隋唐時期開始,這裡便是南方糧食和絲綢等北運的主要碼頭。
大明永樂二年,為拱衛京城,明成祖特在此設立天津中左右三衛,共計駐紮屯衛一萬六千餘戶,天津衛之名也由此而來。
崇禎年間,這裡的屯衛青壯便被抽調一空,是故,天津衛京畿門戶之名早已名不符合。
不過,永盛朝大軍占領京城之後,這裡再次成為了一座大軍營,足足二十五萬西南軍入駐,運河和海河兩岸幾乎扎滿了營帳,連綿足有幾十里長。
原來幾乎廢棄的港口碼頭也因為永盛朝大軍的到來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不但三岔河口處的直沽碼頭被擴建成了整個京杭大運河都有數的大碼頭,就連海河入海口處的大沽碼頭也被二十五萬西南軍擴建成了整個大明都有數的臨海港口大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