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孜卻被元允中打動,他興致勃勃地道:「湖廣。湖廣那裡有很多的大山。把這些人安置在山中。交通不便,就算是民變,也影響不大。」

  鏡湖先生聽著,卻臉都黑了,道:「允中,萬貴妃她想提拔娘家人是她的事,你不要沾惹這些後宮之爭。傳了出去,史書很容易把你寫成佞臣。流民的事先放一放,你趕緊去寫摺子。」

  「摺子不急。」元允中不以為意地道,「反正得拿到幾縣的仵作的檢驗文書才能回京。」

  他繼續和王孜道:「表兄說的有道理。就是這縣令的人選要好好挑挑。別是我前腳好不容易把人送過去了,他管不好,只會行那酷吏之事。我豈不是送人入虎口,白白害了這些性命?」

  「可以問問江淳。」王孜有些猶豫地看了鏡湖先生一眼,但還是繼續給元允中出著主意,「他當年庶吉士時在吏部觀政,他前幾屆和後一屆的進士就算不熟也聽說過。這種地方的縣令,最好是選像他那個年紀的愣頭青,還沒學會官場的圓滑,有為民請命之心。當然,也不能因為人家能幹就把人丟在那裡不管。若有實績,三年一選,九年一調,怎麼也要給人家挪個好地方。」

  元允中連連點頭,道:「我知道表嫂的伯父去年主持了大比,若有合適的,也可推薦給我。到時候推薦給皇上。」

  兩人說著話,項大人衣冠不整地匆匆趕了過來。

  看他像死了親爹的樣子,應該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鏡湖先生!」他哭喪著拜倒在鏡湖先生的面前,「元大人的事我是一點也不知道啊!您得給我做主啊!」

  看著很複雜,實際上很多事情都與元允中和宋積雲沒有關係了,不過是個背景板。他們的故事已經接近尾聲了。

  (本章完)

  第382章

  鏡湖先生略有些嫌棄地瞥了項大人一眼,道著:「起來說話!」

  項大人不起來,苦苦哀求:「白大人主事的時候,我根本就說不上話。要是早知道他為了一己私利居然連同僚都敢謀害,我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著他的……」

  鏡湖先生只覺得太陽穴嗡嗡作響,不耐煩地道:「趕緊起來!」

  項大人這才不情不願地站了起來。

  那邊元允中已朝著宋積雲招手,道:「你也過來幫我們搭把手。」

  宋積雲不解。

  元允中笑道:「你不是和漕運的人打過交道嗎?五萬人,走水路也不是件簡單的事。得有精通水運的人拿個章程才行。這件事恐怕還得依仗你。」

  她願意為這些流民做些什麼。

  元允中就請了項大人陪著鏡湖先生:「我還有摺子要寫,這些日子發生的事,就勞煩大人和外祖父說說了。」

  項大人正尋思著怎麼戴罪立功,聞言自然是喜出望外,連聲應「好」。

  元允中親自給鏡湖先生沏了杯茶,安撫他道:「外祖父等會幫改改奏摺。」

  鏡湖先生無奈地笑,揮手道:「趕緊給我滾!」

  元允中和王孜笑嘻嘻和宋積雲一起去了後堂的書房。

  宋積雲給元允中磨著墨,說著漕運的一些事,王孜則畫了個粗略的長江輿圖。

  三個人又湊在一起商量了半天,定下幾個合適安置這五萬流民的地方,元允中就開始寫奏摺,之後又和王孜逐字逐句地討論了良久,修了好幾稿,這才放下手中的筆。

  三縣的仵作也來了。

  幾個仵作在白大人後腦勺上發現了重物擊打的傷口,一致認為白大人是被打死後偽裝成了自縊的模樣。

  這事就鬧大了。

  元允中又寫了份關於白大人之死的摺子,加上之前關於安置流民的摺子,他面聖的時候會一起交給皇上。

  至於鏡湖先生,他一直催著王孜陪元允中趕緊進京,至於石景山這邊,他對元允中道:「我會幫你看著。你回京,幫我給你大伯父、你父親,還外祖父的幾位好友都帶幾封信去。我有些事請他們幫忙。」

  元允中應允,並且猶豫片刻後,對宋積雲道:「你也隨我回京好了。這裡亂糟糟的,我不在你身邊,不放心。」

  宋積雲覺得她留在這裡也沒什麼用,而漕運那裡,她許諾了拿瓷器換米,還得具體的協商一下他們要些什麼瓷器,在哪裡交易。

  「好啊!」她立刻答應了。

  元允中長長地吁了一口氣。

  他在景德鎮的時候就發現宋積雲很喜歡力所能及地幫一些貧寒的百姓,他怕她執意要留在這裡施粥。殺白大人的兇手還沒有找到,他很害怕宋積雲因此受到傷害。

  他把護衛留給了鏡湖先生,並反覆地叮囑他:「到哪裡都帶著人,別掉以輕心。」

  鏡湖先生笑著擼了他一把,道:「臭小子,你那幾招還是我教你的,你還教訓起我來了。」

  他把已經寫好的信遞給了元允中,道:「走吧!我送你們!」

  元允中輕「嗯」了一聲,和宋積雲等人出了議事廳。

  鄭全肯定是要跟著宋積雲的,王華等忙給他們準備好馬車,元允中扶宋積雲上了馬車,和王孜一左一右,由校尉護送,緩緩地準備離開石景山。

  原本都歡天喜地里三層外三層圍著觀看卸糧的流民見了,得知元允中要回京面聖,頓時慌了起來,「嘩」地一下全朝他們擁了過來,一個個跪在他們的面前,道:「元大人,您可千萬別拋下我們不管啊!您什麼時候回來主持公道啊!」<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