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還開辦了學堂,自編教材,親自講授,使得詩書文化的光芒照遍了這塊荒島。在他走後不久,海涯省出現了第一個舉人和第一個進士,這兩人都是他的得意門生。

  黃寄北站在船頭,看著周圍的汪洋大海,不甚唏噓。如今他已經年近三十,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剛進士及第的毛頭小子了,京城雖是富貴繁華,卻是處處兇險,他得趕快打起精神來才行。

  風浪漸漸大了起來,紀寧雨拿著外衣過來給黃寄北披上,自然地挽上了他的手臂,迎著海風,夫妻倆的目光看向了一處。

  當馬車停靠在京城城門口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後了。

  黃寄北一家風塵僕僕,臉上是掩不住的疲憊,離開京城這麼久,再次回來,他們才發現京城的城牆竟是如此的高大,上面還殘留著戰爭的痕跡。

  馬車駛入城內,車外熱鬧的喧譁聲傳入車內,圓圓好奇地扒拉這車窗探出頭去觀望,被紀寧雨趕緊拉了回來。

  小丫頭轉頭朝紀寧雨嘿嘿笑了一聲,繼而又輕輕地扒開了車簾縫,透過縫隙向外看去。

  紀寧雨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也就隨她去了,這丫頭,平時在三崖州野慣了,一時間很難轉過性來,還好孩子還小,之後慢慢教就行。

  馬車在黃家舊宅門口停了下來,七年沒回來了,不知道裡面是何光景,是否還能住人。帶著忐忑的心情,黃寄北推開了大門。

  出乎意料的,映入眼帘的竟是一副乾淨整潔的景象,花圃里還盛開這鮮艷的茉莉花和月季花。

  「阿兄!阿爹阿娘!你們終於回來了!」

  黃寄北被衝出來的女子抱了個滿懷,聽著聲音他才反應過來,這是他的妹妹小桃呀!

  黃四娘鬆開黃寄北,轉而投入了白玉竹的懷抱,娘倆抱在一起哭得昏天暗地,大家好不容易才勸了下來。

  一別多年,黃四娘變化實在是太大了,舉手投足已有大家風範,自信又明朗,黃寄北險些要認不出來,可她一開口,分明又是以前那副模樣。

  「阿娘,你們可算回來了,自從知道阿兄要調回京城的消息,我就在等你們回來了,又不知道你們那天到,所以從一個月前起,我就天天在這等,可算是等到你們了。」

  「回來了,娘終於見到我們家小桃了。」

  白氏說著眼淚又要落下來了。

  「小桃,這些年多虧你了,這家還和我們七年前離開時一樣,你將這看顧的很好。」

  紀寧雨拉著四娘的手說道。姐妹倆久別重逢,只一個眼神,就找回了昔日的親密。。

  「雨姐姐,這裡是我娘家,我自然要好好打理的,這些年呀,只要是樂風惹我生氣了,我就收拾東西回這裡,我才不怕他們郭家呢!」

  「什麼?郭樂風他居然敢惹你生氣,小桃,你回去和他說,我要找他好好聊聊!」黃寄北生氣的說道。

  黃四娘急忙安撫道:

  「阿兄你別急,我氣他更多,我像是會吃虧的人嘛!再說,你恐怕一時半會見不到他了,他如今可是太子跟前的紅人,忙得很!」

  黃四娘說到著又有點生氣了,郭樂風最近忙於公務,今天居然沒和她一起過來等,太不像話了!

  從黃四娘的口中,黃寄北一家知道了最近京城的一些變化。

  比如說,紀鳴岐比他們早三個月就回來了,如今已經子承父業做了吏部侍郎,而紀如暉韜光養晦多年,不站隊,只做實事,竟也熬進了內閣。

  正如紀宗元當年計劃的那樣,紀家蟄伏多年,重新起復了。

  而顧家,則是大起大落,煊赫一時的顧氏一族,最終從京城裡消失了。

  令人意外的是,紀寧煙這些年一直未嫁,她一直在等著顧硯舟,在顧家被全族流放後,她義無反顧的跟了流放的隊伍,追隨顧硯舟而去了。

  第71章 上任

  黃寄北這次被調入京城, 任的是戶部郎中一職,正五品,雖然在品級上沒有升遷, 但從權力來看,可謂是天差地別。

  在大淵,六部各有一個尚書,兩個侍郎, 左侍郎和右侍郎。六部長官為尚書,侍郎是他的副手, 六部之下設各司,分管具體事務,司的最高長官即為郎中。

  也就是說,郎中是一部之中僅次於尚書和侍郎的實權人物。

  大淵的戶部掌管天下錢糧,職能與現在的財政部類似,也就是說, 戶部郎中相當於現在財政部下設各司的司長, 手握銀糧實權

  黃寄北這個出身, 能在年近三十的時候做到這個位置已經是很難得了, 在京城,五品和四品之間有道分界線,一般人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跨越。

  當然,也不乏一些天之驕子,比如說當初的禮部侍郎顧硯舟, 現在的吏部侍郎紀鳴岐。他們都是年紀輕輕就做到了正三品, 這是常人無法企及的。

  這些年黃寄北和紀鳴岐一直有書信往來, 這些年紀鳴岐雖然行事低調,卻是政績斐然, 回京前,他已經做到了知府之位。他一個從京城來的毛頭小子,只花了七年的時間,就收服了地方上的一眾官員,在別人的地盤上逆轉了局面,紀鳴岐天生就適合官場。

  回京後的第三天,黃寄北帶著紀寧雨和圓圓前往紀府拜訪。

  很不湊巧,紀如晦和紀鳴岐都不在,反倒是楚氏熱情的接待了她。一別七年,楚氏變了不少,也老了不少。看到黃寄北和紀寧雨上門,她高興的有點手足無措,東奔西走的為他們張羅著。<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