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襄道:「你如此客氣恭敬,讓我好不習慣,總覺得你在打什麼壞主意。」

  嬴政:「……」

  朱襄長吁短嘆:「政兒靜悄悄,一定在作妖。」

  嬴政惱羞成怒:「舅父!」

  朱襄:「哈哈哈哈哈。」

  嬴政氣得要拂袖而去,被朱襄拉住袖子,去太后那裡接扶蘇。

  雖然扶蘇被嬴政丟給了荀子和廉頗帶,但兩位太后喜歡曾孫,扶蘇每日都要去太后那裡盡孝,當太后的換裝娃娃。

  嬴政看到了一臉生無可戀的小扶蘇,不由承認。

  確實,扶蘇像曾經的自己。

  曾經的自己也被這麼折騰過,嘖。

  第267章 我自東去你西行(正文完)

  轉眼到了正月初二。

  就算這時候不是良辰吉日,算日子的官吏眼睛一閉,也會掉一大堆書袋,說正月初二就是良辰吉日。

  這一日天公作美,是一個萬里無雲的晴朗好天氣。

  嬴政仰頭看著冬日難得的暖陽,嘴角上彎。

  如嬴政繼位那日一樣,兩位太后與朱襄、雪姬一同替他更衣戴冠,為他撫平衣袍每一處褶皺。

  朱襄看著自家孩子神采飛揚的年輕面容,眼前不知為何會突然閃過夏同的模樣。

  他晃了晃頭,心中失笑。其實政兒再瘦削一些,還是長得很像夏同的。

  正月初二不僅是嬴政登基成為秦始皇的那一天,還是他二十五周歲的生辰。

  嬴政此世二十七周歲便成為了秦始皇,即使他仍舊逃不過四十九歲那道坎,也有二十二年的時間來梳理這個史無前例的龐大帝國。

  朱襄曾對嬴政說過,後世評價他「奮六世餘烈」。不過閱讀完先秦寥寥無幾的史冊,就知道他繼位時秦國的情況並不好。於是後世崇拜他的人又笑話他是「背七世之黑鍋」。

  嬴政當時丟了朱襄一個大大的白眼。

  他不明白,為何後世崇拜他的人老是喜歡笑話他。舅父口中關於秦始皇的「趣聞」,全是崇拜喜愛他的人四處傳揚。

  如今,只二十五歲就成為秦始皇的政兒,大概是擺脫不了「奮六世之餘烈」的帽子了。

  政兒還想成為千古一帝,他得更努力了。

  「舅父,你可和我並肩。」嬴政出門時,猶豫了一下,對朱襄道。

  朱襄失笑:「傻孩子,世上無人能與你並肩。你長大了,該自己走了。」

  他輕輕推了一下外甥的背。

  「快去吧,別錯過時辰。」朱襄微笑道,「舅父和舅母去坐荀子那輛車。」

  嬴政往前踉蹌了一步。

  他回頭深深地看了舅父舅母一眼,雙拳在袖中握緊。

  嬴政板著臉道:「好。」

  然後,年輕的帝王站直身體,頭也不回地離開,登上了獨屬於帝王的那一架九匹馬拉的巨大馬車。

  雪姬伸長脖頸看著孩子離開的背影。

  她落了淚。

  「良人,為何我今日比看政兒繼位時更惆悵。」雪姬不明白自己此刻的心情。

  朱襄輕輕擁住雪姬,拍了拍雪姬的背,沒有解答雪姬的疑惑。

  這沒有什麼好解答的,不過是在特定的時刻,突然湧出的特殊的情感而已。代表不了什麼。

  「我們也該出發了。」雪姬只哭了一小會兒就振作起來。朱襄替雪姬擦拭眼淚後,對雪姬道。

  雪姬點頭。

  她攙扶著華陽太后,一直沉默著的藺贄的妻子攙扶起夏太后,一同登上了太后的車駕。

  成蟜抱起扶蘇:「舅父,我先行一步。」

  朱襄笑道:「去吧。」

  身穿沉重太子冠冕的扶蘇從成蟜肩膀上探出小腦袋,對舅翁揮揮手。

  朱襄也對小扶蘇微笑揮手。

  前往秦始皇登基儀式的貴女中沒有扶蘇的母親。

  朱襄回來時才知道,羋姬在楚國國滅時悲傷成疾,她身體自生完扶蘇後本就沒有休養好,所以去年悄悄離世了。

  羋姬並不是在秦國出生,入秦後又得到當時地位較高的堂叔公子啟許多照顧,視公子啟為父。所以她自然會為楚國滅亡,為楚王啟而悲傷。

  人之常情。

  朱襄很同情她。

  不過如果他原本時空中扶蘇的生母也是這位羋姬,朱襄大概猜到始皇帝為何遲遲不立公子扶蘇為太子了。

  除了公子扶蘇沒達到他的要求之外,或許羋姬之死也讓那位心眼忽大忽小的始皇帝不喜。

  嬴政沒有告訴朱襄和雪姬羋姬死了,也沒有通知扶蘇回來奔喪,平淡地處理了這件事。

  朱襄埋怨嬴政。

  就是嬴政心裡不喜,也要想到扶蘇得服喪啊。

  嬴政沒好氣道:「幼童長大很艱難,所以六歲以下幼童不服喪不吃素,這是舅父你和荀翁為了讓我多吃肉專門補上的規定,舅父忘記了?」

  朱襄道:「不吃素,也要守心喪,以免別人抓住把柄。」

  嬴政堅持道:「扶蘇根本不認識他生母,服什麼心喪。」

  朱襄嘆息。現在再說守心喪也已經晚了,等扶蘇再長大些,再告訴他生母的事吧。

  雖然政兒這個小心眼估計不會追封扶蘇的生母,但扶蘇長大後,可以如秦仁文王追封生母唐姬一樣,追封羋姬為太后。

  嬴政猜到舅父在想什麼,冷哼道:「他可以追封羋姬為太后,但不准讓羋姬與朕合葬!」<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