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屋的那一出鬧劇,一直持續到入夏了,還沒有徹底的解決,蘇姚時不時能看到一場大戲。

  而慢慢也穿上了短袖以後,學會走路了,就是走得歪歪扭扭,像是喝了假酒似的。

  就是一直還沒有學會說話。

  自打洪科長一家搬走以後,洪衛和洪星這對姐妹,跟周圍的鄰居相處得還不錯。

  這對小姐妹知道山峰和海洋做的那些事,儘管跟她們沒有任何關係,在對著蘇姚和慢慢的時候,都十分的愧疚。

  經常得到什麼好玩的,就會拿來送給慢慢妹妹。

  她們的日子過得挺苦,即便是普通知青過得都比她們強。

  蘇姚肯定是不願意要這兩個丫頭的東西,不過這倆丫頭執拗得很,別管蘇姚怎麼說,她們下次還會送。

  蘇姚不喜歡占便宜,更何況這倆丫頭過得也不寬裕,這倆姑娘給送東西,蘇姚也會禮尚往來,給送一些兩人這個年齡段會需要的東西。

  就這樣一來二去,跟蘇姚處得還挺不錯的。

  慢慢身上的小短褲,就是洪星這個姑娘自己做的。

  別看洪星年紀不大,她手特別巧,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布頭,雖然面積不大,但勝在料子柔弱,很適合給小孩子做衣服穿。

  洪星借王大娘家的縫紉機,王大娘自己不用縫紉機的時候,別人要借她都很大方。

  有了縫紉機,不需要自己手工縫製,這就省事了,要是家屬院有誰不會做衣服,或者是沒時間,洪星是接活的,一單根據難易程度來收費。

  家屬們都不缺錢,但要說花錢找人做衣服,這樣的人真心不多。

  這其實掙不了多少錢,就只能貼補家用罷了。

  因為用王大娘家縫紉機,比人家主人用的還多,洪星想給錢。王大娘也可憐這對小小年紀就要討生活的姐妹,覺得不容易,不願意要錢。

  王大娘不收錢,洪星就不好意思經常過來借用縫紉機。

  還是林醫生說了,給錢就不必了,不過他們家以後如果做衣服縫布頭,那都得洪星來干。

  其實這樣也好。

  對於洪星來說,她不怕幹活累,如果這樣能把錢給剩下來,她是願意的。

  王大娘也省事了,她只需要把縫紉機借給洪星用,家裡的衣服就不用她做了。

  買縫紉機回家,本來也是為了便利自己,這下直接一步到位了。

  慢慢的衣服不少,有明月給做的,也有洪星給做的。

  她現在頭髮長了,蘇姚給她剪了一個妹妹頭,額頭被齊劉海蓋住,腦袋兩側各有一個小揪揪。

  慢慢皮膚白白嫩嫩,又長了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俞銳和俞蔚經常放了學以後,牽著慢慢的小手,把她給帶回家。

  她會走路以後,儘管還走不利索,走累了就想爬。慢慢是有點小潔癖,但是實在太累了,最後是懶癌戰勝了潔癖。

  慢慢畢竟是一個小姑娘,在外面爬來爬去不好看,每當這個時候,都是俞銳抱著她,把她給扛回家的。

  這小丫頭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什麼叫蹬鼻子上臉,自從有一次俞銳把她給抱回家,這小丫頭每次不願意走就會抱住俞銳的大腿,還不會說話,就只是抱大腿跺腳腳,急得兩個頭上兩個小揪揪一抖一抖的。

  明明家裡沒有老人,不用擔心老人會溺愛孩子的問題,但蘇姚就莫名覺得這小丫頭很可能會被慣壞。

  這操心沒幾天,這小丫頭在被俞銳扛著帶走以後,竟然神奇地學會了叫媽媽。

  慢慢連著叫了明月好幾聲媽媽,可給俞淞嫉妒的,叫慢慢喊爸爸。

  爸爸要比媽媽更好叫,然而知道離開之前,慢慢都沒學會,還是看見周言安了,才叫爸爸。

  這一下子,爸爸媽媽都會叫了。

  蘇姚戲稱,這是:「每年去一次姥姥家,每次都有新收穫。」

  收穫到明月的一個大大的白眼。

  慢慢開口說話算是晚的,入了秋以後才學會的,那時候都一歲多了。

  不過自打這個小丫頭開始說話以後,她學說話就很快。

  隨著慢慢會說的詞語越來越多,三營長家鬧劇的前半段告一段落了。

  張海翔在夏天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對象,並且迅速地跟人領證了。

  之所以那麼著急領證,也是之前美玉給他留下的心理陰影。

  張海翔結婚沒有大操大辦,只是簡單地回家領證。對了,那女同志是張海翔家隔壁鎮子的,他回家見了一面以後,覺得沒啥不行的,就跟人領證了。

  那女同志在老家照顧老人孩子,沒有跟過來,婚假結束以後,張海翔自己回來的。

  秦盼聽說張海翔在老家領證,心裡挺不可思議的。在原文裡,張海翔是俞淞的對照組,張海翔比俞淞的年紀大了幾歲,兩人都是喪妻帶娃。

  俞淞娶了女主,兩人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而張海翔貪圖美色娶了三營長家小姨子,女方年輕貌美,對他這個大齡二婚還帶著拖油瓶的丈夫很不滿意。

  同樣都是當後媽,兩個女孩子走上了兩條不一樣的路。

  張海翔因為沒有娶到一個好媳婦,孩子跟他不親,人到中年利益,老年的時候晚景淒涼。

  秦盼是聽說了美玉跟馬泰的風言風語,還以為是因為跟馬泰分手,美玉才不得已嫁給了老男人。

  卻沒想到,張海翔竟然跟別人結婚了。<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