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神仙一看郡主的面像,當即就對文親王一揖,激動的表示小郡主龍瞳鳳頸,乃是母儀天下的鳳星,貴不可言。父王雖不是特別相信但也很高興,順便好奇的問了問那龍星之人是誰,結果老神仙卻遺憾的表示還沒有發現龍星出現,按照他推演的命數來說龍星應該早就出現了,卻不知何故一直被暗雲所壓遲遲沒有現身,但是老神仙能肯定龍星在南方,說不定鳳星能引出龍星來云云……

  父王心想現在太平盛世,百姓安樂,政權穩固,龍星自然應該是在皇宮內,不是太子也該是秦王,又怎會有龍星出現在南方,於是也就更不太相信這龍星鳳星之言……老神仙看出親王不是很感興趣,就轉了話題,聊起其他。

  那邊他們說的熱鬧,小小的郡主就一眼看上那個不過七八歲的俊俏小哥,也就是小時的齊逸。一直用肉肉的小手抓著他的手指,圓溜溜的大眼一直盯著人家,還非要他一直抱著,誰來換手都不行。可見小郡主這好色的小毛病是從小就被逸夫子培養出來了,最後當天晚上硬是讓人家小齊逸抱著睡著了,那師徒倆才得以脫身。

  父王看小女兒這麼喜歡這個小哥,而且小哥又是老神仙的高徒,就提出讓齊逸閒暇可以自由出入王府,多來看看小女兒,順便還可以教教她本事。老神仙思慮半晌也就應下了。

  結果小齊逸一走就是三年,小郡主從小古靈精怪的緊,三歲時纏著來看自己的齊逸講故事,齊逸給坐在自己懷裡的小郡主講了一個他聽來的神仙降妖的故事,講到最後神仙抓住了狐妖,大喝一聲:「看本仙將你打回原型!」

  小郡主好奇的抓著齊逸的胳膊:「逸哥哥,逸哥哥,為什麼是打回圓形,不是打回方形呢?!」

  齊逸:「……額,這個,這個,唉,算了,哥哥再給你講個凡人的故事吧。」

  ……再以後也是每隔三年才來王府小住幾日,順便教她一些奇門遁甲的本事。

  所以逸夫子可以算是紅袍年少最欽慕之人。不過在這個學院,逸夫子顯然還沒有發現大紅袍就是小郡主的事實,但是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逸夫子對學生都是溫和可親,一視同仁。前幾次紅袍主動去搭訕,齊逸都是非常耐心的給他答疑解惑,所以就更惹得大紅袍的春心泛濫,幾乎日日盼著逸夫子的課。

  看著早課馬上就要開始了,大紅袍趕緊拉拉衣衫,整整帽子,轉頭問小胖:「胖胖,快幫我看看臉上有沒有髒東西,或者什麼亂七八糟的遮蓋了我的帥氣。」小胖無語的瞥了他一眼,

  「有東西擋住你的臉確實你會更帥氣一些。」

  「咦?門口的那不是衛女傅?!」大紅袍由於一直望著門口的方向,所以第一時間發現了在甲班門口不遠處出現的衛女傅的身影。

  「是啊,衛女傅來我們門口做什麼?難不成也是等逸夫子的?」小胖也循聲望去,奇怪的說道。

  大紅袍轉過臉來,看著小胖,「為什麼是『也』,難道還有什麼人也在等逸夫子?」

  小胖面無表情的用胖手指指向他,大紅袍恍然的裂開森森白牙,「對哦,胖胖你真厲害,我掩飾地這麼好,居然都被你看出來了。」

  小胖翻翻白眼,「你就差把眼珠子都盼出來了……恩~~,我估計衛女傅看上咱逸夫子了,這麼大早的就堵著要見他呢。」

  「快看!衛女傅好像遞了一封書信給逸夫子!!!肯定是情書!!!奶奶個腿兒!!!這倆居然敢背著我偷情!!!」大紅袍眼望窗外,激動的拍著小胖的手臂。

  由於大紅袍聲音不小,同學們一窩蜂的全都湧向了窗邊和門口,個個揚著一張八卦群眾的臉,興奮地望著不遠處的逸夫子和衛女傅。

  本來還在談話的兩人立馬有點不自然起來,逸夫子不自覺的往後退了一步,轉身看著這群吃瓜童鞋:「你們看什麼熱鬧?快回去坐好,馬上早課了!」

  李煜大聲喊道:「逸夫子,你打得過衛夫子嗎?!要娶衛女傅可是要先打過衛夫子才行啊!」

  趙司其:「看逸夫子這小身板,怕是連衛夫子一拳都挨不了,接下來說不定還會遭受大紅袍的惡毒算計,我真為他的未來擔憂。」

  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露出同情的表情紛紛點頭。

  「哼,你們怎麼知道我不是算計衛女傅呢!」身後傳來大紅袍惡毒而嫉妒的陰險聲音。

  大家轉頭,就見大紅袍拿著一隻不知從哪裡變出來的長針,目露凶光的扎著手裡一個不知道是啥的東西。

  趙司其:「紅袍,你在扎什麼?」

  小胖:「他剛剛用宣紙揉的小人,說是衛女傅。」

  同學們:「……」

  這時那邊兩位師傅已經談完,逸夫子快步走向學堂,同學們一鬨而散,電光火石間回到了各自的座位。

  逸夫子在講桌上放下自己手裡的書本,左手握拳放在唇邊有點尷尬地咳嗽了兩聲。

  沈林書:「起。」同學們:「逸夫子好。」

  齊逸:「大家好,請坐。」

  齊逸:「剛才衛女傅與夫子在門口談書院的事情,同學們不要誤會。。。好,我們開始今日的早課:星象學之三垣。」逸夫子緩緩走下講台,背著手走在同學課桌之間,緩緩開講: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甘德、石申、巫咸等,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星官體系。到三國時代,吳國的太史令陳卓,綜甘、石、巫三家星官,編撰成283官1464顆恆星的星表,並繪製成星圖。晉、隋、本朝繼承並加以發展,將區劃分體系臻於完善,這其中最重要的星官是三垣、四象、二十八宿。<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