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誠然書里說的一些高科技全自動化的玻璃溫室是存在自動換氣,自動開關窗這種功能的,但顯然季星和越錦沒這個本事,因此兩人採取的是人工開關。

  具體來說就是早上去將兩人留的通風窗口打開,到了下午再關上大半,只留下幾個通氣就可以。

  溫室大棚里的植物是絕對需要做到這一步驟的,否則其內里的濕度和溫度必定會超標,長此以往必定會發生病害,而棚內二氧化碳過少也會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

  所以無論如何每天都要開窗通風。

  因為大棚離家並不遠,所以兩人也就不需要每次都一起行動了,今天剛好輪到季星去開窗戶。

  越錦繼續往攪拌機里加入各種材料,兩人各忙各的。

  但讓越錦沒想到的是,季星才去了不到十分鐘就著急忙慌地騎車回來了。

  越錦:「怎麼了?」

  季星按下剎車,用腳撐住地面,她開的是兩輪的電動車,比小三輪速度要快。兩人最近去地里都會騎這種小電驢,方便又快捷。

  「咱倆隨便挖的水渠有個地方塌了,現在已經往外淌水了!」

  越錦臉色一變,趕緊將攪拌機設定成勻速攪拌,帶上鐵鍬,也開上自己的電動車跟著季星離開。

  事實上兩人在選擇灌溉方式的時候是有兩個選擇的,一是在田地邊掘口井,裝上發電機和水泵每次灌溉的時候抽地下水。這種做法比較方便,只需要蓋一個機井房保護井和發電機就行了。

  二就是目前這種,引河水灌溉,因為兩人發現目前護城河的水還是很乾淨的,用試紙測試過,也是很合格的灌溉用水,就是需要挖挺長的溝渠,以及挖一個類似於魚塘的大坑儲水。——護城河裡一定有魚類,雖然很難抓出來,但引水出來的話就能自然而然地將河魚引出。

  雖然季星之前拜託趙靈犀幫她留意魚苗的事,但人不如求己,自己掘一口魚塘引水,慢慢地總會有些魚。

  他們並不指望稻田養魚,畢竟他們種的田都用了農藥,之後還免不了用化肥,不適合養魚。

  兩人不貪心,只要有個魚塘就行了,兩人甚至已經準備好了一些水草種子,想創造一些更好的環境。

  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水渠塌了,這怎麼能行!

  兩人快速趕到了季星發現的缺口處,這裡比較靠近護城河的分流,水流比較湍急,可能是被沖塌了。

  說來也是兩人疏忽了,總覺得自己的溝渠已經挖的足夠高,水流也控制得挺好,不會出問題了,但新手就是新手,不可能做到一點問題都沒有。

  ——河流的水速在更多時候確實是不受控制的。

  兩人先用鐵鍬暫時將缺口堵上,隨後就站在原地開始商量對策了,畢竟能沖塌一次也能沖塌第二次,根本問題並不是一次就能解決的。

  「反正咱們儲水坑(魚塘)已經挖好了,我覺得不能棄之不用。」季星率先表明態度。

  越錦看著長長的溝渠點頭道:「咱們的計劃是沒有問題的,可能是溝渠挖得還不夠好。」

  目前這條溝渠是完全土造的,雖然被拍得很緊但依然還是有一些泥沙被從土壁上颳走,水滴石穿之下的確是個大隱患。

  兩人琢磨了一下,幾乎是瞬間就一起敲定了解決方案:「水泥!」

  將一路引水的溝渠換成水泥壁就行了!

  之前是因為缺乏經驗沒有考慮清楚才覺得挖個溝就可以引水,但想要長時間使用還是要多花點心思才行。

  將水渠材質換成水泥的,修出一定的坡度,實在不行就要加上混凝土,進一步牢固。

  這才是水渠的完美方案!

  季星雙手一拍:「畢竟咱們也不是只種一年田,一勞永逸吧。」

  於是,越錦剛剛攪拌好的混凝土當即被徵用來修水渠了。

  其實操作的過程也挺簡單的,只需要在原來的水渠旁邊建一條新的水渠,建成後直接堵上原來的缺口引水過來就可以了。

  因此兩人才放鬆三天,就又開始忙活地里的事了。

  但是測量長度準備材料,隨後就開始挖坑搭建了。這次兩人準備修的是梯形水渠,上寬下窄,據說這樣是最科學的。

  季星覺得看起來有點像小型大壩,她在駕駛挖掘機的時候很是注意這一點,儘量將形狀修好——沒錯,季星負責開挖掘機,越錦負責將她挖出來的碎土鏟走。

  當修出了大致輪廓後,就可以開始搭磚和澆灌混凝土什麼的了。

  也虧得兩人為了蓋房子各種工具都準備得很齊全,磚瓦廠水泥廠的存貨也很充足,修這麼一條一公里的水渠還是綽綽有餘的。

  兩人修水渠共計修了七天,一點點地搭建平整,終於在護城河分流和自家儲水坑之間修出了一條非常結實,非常有用的高級水渠。

  修完水之後還沒等歇,就到了給田地施肥的時間了,之前兩人的堆肥只是改善了土地的肥力,想要高產,自然是離不開化肥的。

  前陣子季星腳扭了的時候越錦就將尚在保質期之內的化肥囤在了其他別墅里,現在直接拿出來用就可以了。——其實化肥的保質期還是很長的,只要保存得到能夠用很多年,因此越錦實實在在地搬了不少,大概是因為當時剛剛跟季星確定關係,導致精力無處釋放吧……

  兩人挑選了最適合小麥和水稻的化肥,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建議劑量施肥,希望能有個好收成。<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