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徐升下意識瑟縮脖頸,這個罪行他可擔待不起。
他可是要考頭名的,雖說「雞頭」不好聽,可賴好也是個「頭」,比在國子監當「鳳尾」強。
喬寧不欲與徐升多言,還要趕著分發試紙,徑直離開。
他以為當巡考是個多舒坦的活兒麼?左不過在書院開店,總要賣柴掌院個面子,人家親自找上門求助,這點忙還是要幫的。
徐升氣不過,可試紙很快就發了下來,他面前的木樑上東西本來就多,手忙腳亂接過試紙,差點把硯台打翻。
要知道柴掌院嚴格模仿正式科考,只發夠一定數量的紙張,若是髒污了,這次考試就算白瞎了。
等他平心靜氣下來開始動筆,殊不知左右鄰居早已墨下數行。
徐升看了眼題目,心中那股優越莫名又生長出來,總覺題目甚是簡單,真不知道當初在國子監時為何會抓耳撓腮一個字寫不出來。
於是,自信哉哉地落了筆。
……
考試罷,收卷,糊名,批改……便都是先生們的活計,學生們經歷一場極其正式的考試,皆是累的筋疲力盡。
學子們潮水般從號舍褪去,免不了相互打聽題目難易,以及文章寫的如何。
趙冬獨自走在路上,心中暗暗復盤作答的文章,等再次確定並無差錯之後,這才放心大步朝門房走去。
因為這回的考試,文具店的活計已經耽誤好幾日了。
不想卻被人喊了聲。
他回頭,見是陶崇和商嶼,前者臉上略見疲態,想必這場考試沒少折磨他,後者倒依舊雲淡風輕,不像經歷了場科考,倒像剛睡醒,神清氣爽的。
陶崇是個閒不住的,勉強打起精神問道:「看雪松兄腳步輕快,看來墨的不錯,這次又是書院頭名吧。」
他說的真誠,趙冬答得謙遜:「不敢不敢,省試在即,閻先生加大了這次題目難度,我實在不敢打包票,何況不是還有從國子監來的那位,說不定是匹黑馬。」
國子監的名頭著實唬人,陶崇看不出來,商嶼卻沒有對國子監的那層濾鏡,學問是實打實的,跟在哪讀書沒有絲毫關係。
陶崇本著對趙冬的交情以及對徐升的厭惡,說道:「那可不一定,我倒是覺得雪松兄弟你仍然是德馨書院的頭名。」
趙冬一拱手:「多謝杰宗兄吉言,前段時間見兩位背書甚是刻苦,想必這次也能考出好名次。」
三人說著朝外走,沒瞧見後身的徐升。
徐升把三人的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心中忿忿,都不覺得他能考頭名嗎?以往的頭名趙冬麼?那便等著看結果吧。
京城公子哥對這次的作答很是自信。
閻行是個很負責的先生,拿到糊名試紙後,就開啟了夜以繼日的模式,和另外幾位先生一同批改試題。
以往,學生們都說閻行這利索的批閱速度,不亞於閻王爺的追魂索命,因為等試題分發下來,他便會對著學生們一頓痛批,學生們離這場「死期」也就不遠了。
這次不同,因著國子監來的徐升一早放出話來,要考江德的頭名,學生們對這次的結果倒隱隱期待起來,看這位鍍金的監生能否比得過書院第一人趙冬。
陶崇也是如此,以前最怕閻行帶著試紙而來,這次卻日日去打探,試題究竟何時批改完。
等了一日又一日,終於等來了一紙排名,張貼在書院大門口。
「放榜了放榜了,快去瞅瞅!」
聽到這個消息時,徐升正在擺弄他的彩鉛筆,把鉛筆往桌案上一拍,拔腿就往大門口跑。
倘若第一名就是自己,看那個叫商錦年的還傲什麼傲。
還有那個趙冬,雖說為人姿態很謙遜,若失了德馨書院第一人的位置,怕人緣就沒現在這樣好了。
第一人的寶座自己馬上就能坐了,日後人人敬佩自己,要學問有學問,要家世有家世,還是京城來的,國子監出身,這層光環簡直秒殺江德若有年輕子弟。
到時候年輕貌美的姑娘們都來追捧,雖然他是不可能在江德這種小地方調媳婦兒的。
到了門口,徐升急迫地往榜上看,卻見那是張團案!
所謂「團案」,就是把姓名像花瓣一樣排成一圈又一圈。Μ??漫漫
這樣的排名方式德馨書院不是首例,很多書院甚至正式的童試科考都用過這種方法,優缺點其實一目了然,看不到排名先後,學生們心中不必有壓力。
但對徐升來說無疑晴天霹靂,他知道德馨書院以前的榜都是排名制,怎麼他一來,就變成團案制了?
榜前圍觀的人不少,商嶼、陶崇和趙冬等人也在,對突然改變的張榜方式反應淡淡,更多學子竊喜,再不必忍受名落孫山的屈辱。
徐升卻跟踩了尾巴似的,尖叫起來:「這算哪門子的考試,我還從未見過如此排名的法子,不成,我一定要找柴掌院討個公道,讓他照舊按原先的方式排。」
旁邊的人聽徐升這麼說,皆用鄙夷的目光看向他。
這樣排名有什麼不好?非要排出個三六九等有意思嗎?
有人想去反駁他,卻被旁邊人拉住,小聲勸誡:「別去觸他霉頭,畢竟京城來的,說不定家裡是什麼大官呢,況且又不是他想排柴掌院就讓他排的。」
徐升見旁邊人不是很服氣的樣子,又見趙冬也在旁邊,連忙去拉趙冬:「趙兄弟,咱倆一同去找掌院,跟他說排名的事情,你學問那麼好,這樣的排名你甘心嗎?」<hr>
他可是要考頭名的,雖說「雞頭」不好聽,可賴好也是個「頭」,比在國子監當「鳳尾」強。
喬寧不欲與徐升多言,還要趕著分發試紙,徑直離開。
他以為當巡考是個多舒坦的活兒麼?左不過在書院開店,總要賣柴掌院個面子,人家親自找上門求助,這點忙還是要幫的。
徐升氣不過,可試紙很快就發了下來,他面前的木樑上東西本來就多,手忙腳亂接過試紙,差點把硯台打翻。
要知道柴掌院嚴格模仿正式科考,只發夠一定數量的紙張,若是髒污了,這次考試就算白瞎了。
等他平心靜氣下來開始動筆,殊不知左右鄰居早已墨下數行。
徐升看了眼題目,心中那股優越莫名又生長出來,總覺題目甚是簡單,真不知道當初在國子監時為何會抓耳撓腮一個字寫不出來。
於是,自信哉哉地落了筆。
……
考試罷,收卷,糊名,批改……便都是先生們的活計,學生們經歷一場極其正式的考試,皆是累的筋疲力盡。
學子們潮水般從號舍褪去,免不了相互打聽題目難易,以及文章寫的如何。
趙冬獨自走在路上,心中暗暗復盤作答的文章,等再次確定並無差錯之後,這才放心大步朝門房走去。
因為這回的考試,文具店的活計已經耽誤好幾日了。
不想卻被人喊了聲。
他回頭,見是陶崇和商嶼,前者臉上略見疲態,想必這場考試沒少折磨他,後者倒依舊雲淡風輕,不像經歷了場科考,倒像剛睡醒,神清氣爽的。
陶崇是個閒不住的,勉強打起精神問道:「看雪松兄腳步輕快,看來墨的不錯,這次又是書院頭名吧。」
他說的真誠,趙冬答得謙遜:「不敢不敢,省試在即,閻先生加大了這次題目難度,我實在不敢打包票,何況不是還有從國子監來的那位,說不定是匹黑馬。」
國子監的名頭著實唬人,陶崇看不出來,商嶼卻沒有對國子監的那層濾鏡,學問是實打實的,跟在哪讀書沒有絲毫關係。
陶崇本著對趙冬的交情以及對徐升的厭惡,說道:「那可不一定,我倒是覺得雪松兄弟你仍然是德馨書院的頭名。」
趙冬一拱手:「多謝杰宗兄吉言,前段時間見兩位背書甚是刻苦,想必這次也能考出好名次。」
三人說著朝外走,沒瞧見後身的徐升。
徐升把三人的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心中忿忿,都不覺得他能考頭名嗎?以往的頭名趙冬麼?那便等著看結果吧。
京城公子哥對這次的作答很是自信。
閻行是個很負責的先生,拿到糊名試紙後,就開啟了夜以繼日的模式,和另外幾位先生一同批改試題。
以往,學生們都說閻行這利索的批閱速度,不亞於閻王爺的追魂索命,因為等試題分發下來,他便會對著學生們一頓痛批,學生們離這場「死期」也就不遠了。
這次不同,因著國子監來的徐升一早放出話來,要考江德的頭名,學生們對這次的結果倒隱隱期待起來,看這位鍍金的監生能否比得過書院第一人趙冬。
陶崇也是如此,以前最怕閻行帶著試紙而來,這次卻日日去打探,試題究竟何時批改完。
等了一日又一日,終於等來了一紙排名,張貼在書院大門口。
「放榜了放榜了,快去瞅瞅!」
聽到這個消息時,徐升正在擺弄他的彩鉛筆,把鉛筆往桌案上一拍,拔腿就往大門口跑。
倘若第一名就是自己,看那個叫商錦年的還傲什麼傲。
還有那個趙冬,雖說為人姿態很謙遜,若失了德馨書院第一人的位置,怕人緣就沒現在這樣好了。
第一人的寶座自己馬上就能坐了,日後人人敬佩自己,要學問有學問,要家世有家世,還是京城來的,國子監出身,這層光環簡直秒殺江德若有年輕子弟。
到時候年輕貌美的姑娘們都來追捧,雖然他是不可能在江德這種小地方調媳婦兒的。
到了門口,徐升急迫地往榜上看,卻見那是張團案!
所謂「團案」,就是把姓名像花瓣一樣排成一圈又一圈。Μ??漫漫
這樣的排名方式德馨書院不是首例,很多書院甚至正式的童試科考都用過這種方法,優缺點其實一目了然,看不到排名先後,學生們心中不必有壓力。
但對徐升來說無疑晴天霹靂,他知道德馨書院以前的榜都是排名制,怎麼他一來,就變成團案制了?
榜前圍觀的人不少,商嶼、陶崇和趙冬等人也在,對突然改變的張榜方式反應淡淡,更多學子竊喜,再不必忍受名落孫山的屈辱。
徐升卻跟踩了尾巴似的,尖叫起來:「這算哪門子的考試,我還從未見過如此排名的法子,不成,我一定要找柴掌院討個公道,讓他照舊按原先的方式排。」
旁邊的人聽徐升這麼說,皆用鄙夷的目光看向他。
這樣排名有什麼不好?非要排出個三六九等有意思嗎?
有人想去反駁他,卻被旁邊人拉住,小聲勸誡:「別去觸他霉頭,畢竟京城來的,說不定家裡是什麼大官呢,況且又不是他想排柴掌院就讓他排的。」
徐升見旁邊人不是很服氣的樣子,又見趙冬也在旁邊,連忙去拉趙冬:「趙兄弟,咱倆一同去找掌院,跟他說排名的事情,你學問那麼好,這樣的排名你甘心嗎?」<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