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安兒然兒繼續乖乖點頭。
葉崢見他們聽得進話,心中滿意,繼續說:「天才總是稀有的,其餘人大部分都只能靠勤奮和毅力堆積出自己的前途來,這樣的人是可敬佩的。你們的先生固然是貶低了其他學問,其中有先生眼界學識的問題,也有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四書五經才是科舉正經要考校的學問,先生只是希望你們把心思更多投放到正統學問上罷了。」
「爹給你們舉個例子,若你們不是我葉崢的兒子,而是隨便什麼貧寒人家的兒子,天賦平平,需要用時間和毅力撫平同天才的差距,全家都想靠著科舉逆天改命的,這時候若夫子待你們嚴厲些,只把科舉要考的知識教給你們,而不是教其他次要的學問分你們的心,你們是不是要感激他了,又如何會覺得夫子食古不化呢?」
一番話,說得安兒然兒面露愧色,低下頭盯著腳尖。
葉崢暗自點頭,說教到這裡就夠了,說多了反而不美。
接下來是安撫。
他又和緩了語氣。
「不過呢,也有句話叫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
葉崢頓了頓:「最重要的是你們爹我,前半輩子辛辛苦苦念書,又勤勤懇懇辦差,才換來今時今日地位,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家人生活得更好,讓你們以後可以自由自在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若連這點都達不到,爹這個中書令豈不是白當了?」
「所以你們仔細考慮一下,若實在是和國子監犯沖,爹就把你們轉出來,看是另換書院讀也行,尋了先生在家念也行,成不成?」
此言一出,安兒然兒俱是喜笑顏開了:「真的嗎,那太好了謝謝爹!」
九月底,葉瑾安和雲景然得了聖恩批准提早進去國子監念書沒幾個月,又雙雙轉出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當先是對他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誰知真轉出了,卻是一天三趟地往葉大人家跑,怕得罪了葉大人是一個原因,主要還是愛惜人才,先前對兩個孩子嚴厲些,也有見獵心喜的意思,又見他們一個愛擺弄算數,一個課餘喜歡騎馬射箭,怕他們在正經學問上用心不專。
誰知這一下就把人嚇跑了,也不是不後悔的,畢竟聰慧的學子誰不喜歡,若是他們手底下再教出個狀元榜眼的,那也是板上釘釘的好名聲。
可惜啊,忌酒是廢了一大通口舌沒有說服葉崢。
葉大人是笑意盈盈聽著,就是不鬆口說要把一對孩子送回來,還說犬子們在地方上野慣了,乍然回京怕是不適應,等適應適應再說。
這一適應就遙遙無期了。
建平四年,中書令葉大人一力推動科舉改革,倡議讓哥兒也可和男子一般科舉。
此倡議一出,朝野皆驚,那反對的摺子如雪片般飛入內閣,內閣首輔葉大人一封都沒有攔下,盡數擺上了建平帝案頭。
建平帝揉著額角抱怨:「阿崢啊,你可是給朕出了個難題啊!」
凌嘉裕捏著書輕輕翻過一頁:「當年在雁雲州讓女娘哥兒和男子同工同酬,同條件競爭,初時多麼艱難,後來不也是頂著壓力實現了麼,況哥兒本就不比男子差什麼,照我的想法,娘也不比爹你差什麼。」
建平帝只是傷腦筋地苦笑,並不辯駁。
接著,全國各地開始掀起一場場靜默運動。
因著近些年以比從前開放許多,哥兒從事了不少社會重要工作,比如前些年京城鬧時疫的時候,主動請纓領頭帶人入京畿兩個村莊的大夫都是哥兒,隊伍里也有哥兒大夫和醫館學徒,時疫期間,這些哥兒用紮實的醫術,冷靜的心態折服了不少人。
時疫過去之後,他們的名聲顯現了出來,帶動了更多的哥兒學醫。
慢慢地,醫院裡的坐館大夫里多了不少哥兒,藥鋪掌柜也多了不少哥兒,到現如今,不僅是醫館,各行各業,連帶各地雲字工坊的主事人和重要決策組裡也一多半是哥兒。
更有甚者,建平三年的時候,帶領研發團隊攻克了地雷陣和霹靂雷火彈觸發難題的,也是一位哥兒!
並且,這位哥兒的團隊裡也有不少精英骨幹是哥兒,他們最近的研發方向,是射程1公里左右的攻城炮,若能研發成功,以後攻城略地就簡單了,再也不用圍著一個城打上三五年之久,用上攻城炮,須臾之間城便破了!
這些人聽著朝臣們對哥兒的鄙夷和抵制,痛陳哥兒參加科舉的危害,那心裡是一萬個不滿。
我們哥兒也是為大啟做貢獻的,可你們聽聽這些大人們,把哥兒說什麼了?簡直可惱!
於是關門的關門,歇業的歇業,罷工的罷工。
這還是來自社會上的中堅力量,算是外部壓力。
這些上摺子的大人們,誰家內宅沒個哥兒,或者沒個哥兒親戚了?
譬如兵部尚書邢昊邢大人,他阿爹娶的是夫郎,他阿爺也娶了夫郎,巧的是,他自己也娶了夫郎。
如今一位夫郎,一位阿爹,一位阿耶,聽到自小寶貝大的親孫子親兒子,和輕輕老公,竟然上書貶損哥兒,說哥兒若做官國將不國,家將不家,可是氣壞了。
邢大人武官之家,家風崇武,聽說那天下朝還沒進家門,就被等在門口的夫郎一棍子撂倒,爬起來走進二門,他阿爹又狠狠給他一頓,跌跌撞撞跑進後院,又被持著拐杖的阿耶打個正著,第二天上朝都是鼻青臉腫的。
葉崢見他們聽得進話,心中滿意,繼續說:「天才總是稀有的,其餘人大部分都只能靠勤奮和毅力堆積出自己的前途來,這樣的人是可敬佩的。你們的先生固然是貶低了其他學問,其中有先生眼界學識的問題,也有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四書五經才是科舉正經要考校的學問,先生只是希望你們把心思更多投放到正統學問上罷了。」
「爹給你們舉個例子,若你們不是我葉崢的兒子,而是隨便什麼貧寒人家的兒子,天賦平平,需要用時間和毅力撫平同天才的差距,全家都想靠著科舉逆天改命的,這時候若夫子待你們嚴厲些,只把科舉要考的知識教給你們,而不是教其他次要的學問分你們的心,你們是不是要感激他了,又如何會覺得夫子食古不化呢?」
一番話,說得安兒然兒面露愧色,低下頭盯著腳尖。
葉崢暗自點頭,說教到這裡就夠了,說多了反而不美。
接下來是安撫。
他又和緩了語氣。
「不過呢,也有句話叫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
葉崢頓了頓:「最重要的是你們爹我,前半輩子辛辛苦苦念書,又勤勤懇懇辦差,才換來今時今日地位,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家人生活得更好,讓你們以後可以自由自在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若連這點都達不到,爹這個中書令豈不是白當了?」
「所以你們仔細考慮一下,若實在是和國子監犯沖,爹就把你們轉出來,看是另換書院讀也行,尋了先生在家念也行,成不成?」
此言一出,安兒然兒俱是喜笑顏開了:「真的嗎,那太好了謝謝爹!」
九月底,葉瑾安和雲景然得了聖恩批准提早進去國子監念書沒幾個月,又雙雙轉出國子監。
國子監祭酒當先是對他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誰知真轉出了,卻是一天三趟地往葉大人家跑,怕得罪了葉大人是一個原因,主要還是愛惜人才,先前對兩個孩子嚴厲些,也有見獵心喜的意思,又見他們一個愛擺弄算數,一個課餘喜歡騎馬射箭,怕他們在正經學問上用心不專。
誰知這一下就把人嚇跑了,也不是不後悔的,畢竟聰慧的學子誰不喜歡,若是他們手底下再教出個狀元榜眼的,那也是板上釘釘的好名聲。
可惜啊,忌酒是廢了一大通口舌沒有說服葉崢。
葉大人是笑意盈盈聽著,就是不鬆口說要把一對孩子送回來,還說犬子們在地方上野慣了,乍然回京怕是不適應,等適應適應再說。
這一適應就遙遙無期了。
建平四年,中書令葉大人一力推動科舉改革,倡議讓哥兒也可和男子一般科舉。
此倡議一出,朝野皆驚,那反對的摺子如雪片般飛入內閣,內閣首輔葉大人一封都沒有攔下,盡數擺上了建平帝案頭。
建平帝揉著額角抱怨:「阿崢啊,你可是給朕出了個難題啊!」
凌嘉裕捏著書輕輕翻過一頁:「當年在雁雲州讓女娘哥兒和男子同工同酬,同條件競爭,初時多麼艱難,後來不也是頂著壓力實現了麼,況哥兒本就不比男子差什麼,照我的想法,娘也不比爹你差什麼。」
建平帝只是傷腦筋地苦笑,並不辯駁。
接著,全國各地開始掀起一場場靜默運動。
因著近些年以比從前開放許多,哥兒從事了不少社會重要工作,比如前些年京城鬧時疫的時候,主動請纓領頭帶人入京畿兩個村莊的大夫都是哥兒,隊伍里也有哥兒大夫和醫館學徒,時疫期間,這些哥兒用紮實的醫術,冷靜的心態折服了不少人。
時疫過去之後,他們的名聲顯現了出來,帶動了更多的哥兒學醫。
慢慢地,醫院裡的坐館大夫里多了不少哥兒,藥鋪掌柜也多了不少哥兒,到現如今,不僅是醫館,各行各業,連帶各地雲字工坊的主事人和重要決策組裡也一多半是哥兒。
更有甚者,建平三年的時候,帶領研發團隊攻克了地雷陣和霹靂雷火彈觸發難題的,也是一位哥兒!
並且,這位哥兒的團隊裡也有不少精英骨幹是哥兒,他們最近的研發方向,是射程1公里左右的攻城炮,若能研發成功,以後攻城略地就簡單了,再也不用圍著一個城打上三五年之久,用上攻城炮,須臾之間城便破了!
這些人聽著朝臣們對哥兒的鄙夷和抵制,痛陳哥兒參加科舉的危害,那心裡是一萬個不滿。
我們哥兒也是為大啟做貢獻的,可你們聽聽這些大人們,把哥兒說什麼了?簡直可惱!
於是關門的關門,歇業的歇業,罷工的罷工。
這還是來自社會上的中堅力量,算是外部壓力。
這些上摺子的大人們,誰家內宅沒個哥兒,或者沒個哥兒親戚了?
譬如兵部尚書邢昊邢大人,他阿爹娶的是夫郎,他阿爺也娶了夫郎,巧的是,他自己也娶了夫郎。
如今一位夫郎,一位阿爹,一位阿耶,聽到自小寶貝大的親孫子親兒子,和輕輕老公,竟然上書貶損哥兒,說哥兒若做官國將不國,家將不家,可是氣壞了。
邢大人武官之家,家風崇武,聽說那天下朝還沒進家門,就被等在門口的夫郎一棍子撂倒,爬起來走進二門,他阿爹又狠狠給他一頓,跌跌撞撞跑進後院,又被持著拐杖的阿耶打個正著,第二天上朝都是鼻青臉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