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內監聽罷高高興興的端著甜湯過來。

  恭恭敬敬的守在蕭鴻熙的身邊,蕭鴻熙隨意的看了他一眼,不經意的說道,「你年紀也大了,以後這種守夜的事情就別做了,讓底下的小太監來。」

  豈料那內監只是笑了笑,「奴才要一直守著陛下。」

  蕭鴻熙也沒有反駁什麼,只是將那一碗甜湯吃完,放到了一邊。

  書桌上的卷宗還是沒有拿走,他所有的心思都在這個上頭,「你說,朕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

  蕭鴻熙有些拿不定主意,便看向了一旁的內監,頗有些病急亂投醫的味道。

  而他身邊的那人,依舊不緊不慢的端茶倒水,「陛下是心情不好?」

  蕭鴻熙沒說話,的確是心情不大好的,皇叔皇伯們的手,似乎伸的有些太長了。

  他看著身邊的內監,忽然問他了一件事,「父皇和叔伯們的關係,可好?」

  這話問的有些奇怪,但這世上唯一能夠解答蕭鴻熙這個疑惑的已經沒有幾個人。

  太后自然是知道的,但蕭鴻熙並不想讓母親太過傷懷。

  身邊的人倒了一盞茶端到了蕭鴻熙的面前,說起了很久都沒有提到的人,「先帝仁厚,即位之後也不曾苛待兄弟,允他們在京城居住。」

  這句話的信息量很大很大,蕭鴻熙小時候也許聽不懂,但是當皇帝這麼多年的人,怎麼可能不明白?

  允他們在京城居住?

  叔伯們都是有封地的,這麼做無非就是想放到眼皮子底下好好的監視著。

  蕭鴻熙揮了揮手,讓內監下去,隨後自己一個人坐在書桌前頭疼,他看著眼前的這一切,沒由來的開始想念起自己的父親來。

  若是父親還在,這些事情也輪不到他來頭疼。

  先帝仁慈,對待手足也是極盡寬容。

  而蕭鴻熙雖不是個仁慈的人,但也不想讓人詬病先帝,故而有些事情都是徐徐圖之。

  蕭鴻熙並沒有在御書房坐多久,很快就有了決斷,如今裴錚還被關在大理寺監獄裡,這身後的溝溝壑壑有些人看明白了,有些人看不明白。

  但蕭鴻熙和裴錚都不怎麼介意這事。

  蕭鴻熙不過是想好好的治理國家,而裴錚只是在輔佐自己的君王。

  鎮南侯世子抗旨一事,蕭鴻熙很快就有了決斷,裴錚並不是第一回 退親,但只有這一回惹得蕭鴻熙大發雷霆。

  明明聖旨還沒有頒下,這件事可以說是八竿子打不著一邊。

  明明蕭鴻熙的皇叔都親自過來說想要息事寧人,但蕭鴻熙卻充耳不聞。

  直言裴錚這是將皇家的臉面都踩在了腳底下,這件事他必須要裴錚給自己一個交代,也要給皇叔一個交代。

  五王爺哪裡需要這個交代?

  他只是想要息事寧人,將這件事情快點兒揭過去,並不想讓所有人將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身上,但事情哪裡是他想要揭過久可以揭過的?

  蕭鴻熙此番一意孤行,一天沒有解決辦法,就把裴錚關在牢里一天。

  蕭鴻熙心情不佳,那是人人都要遭殃。

  誰都沒有想到,最悠閒的人,居然是裴錚。

  他在牢里待的好好的,半點都沒有受到影響,外頭的消息倒是一點兒也沒有落下,荀烈這一次過來,不僅僅是帶了酒,還帶了兩個小菜。

  兩人一邊吃著小菜,一邊討論起這些事情來,「陛下這一回,看來是決心要和王爺們撕破臉皮。」

  「如今雖然表面上是問責你,但五王爺的日子,瞧著也不是很好過。」

  荀烈說起這番話,看向了裴錚,「可是這件事情結束之後,陛下也不能直接的赦免你…」

  這件事裴錚在其中占據著怎樣的位置,荀烈算是一清二楚。

  陛下的確是要動他的那些叔叔伯伯們,但也要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在這個時候裴錚就自己送了上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現下也說不清楚,真真假假又能有什麼意思?

  但裴錚卻是不為所動,「這件事情,很快就會結束的。」

  只是不知道他的母親,心中是怎樣的想法。

  *

  鎮南侯府·正院。

  裴元勛還未歸來,但這件事情已經鬧得沸沸揚揚,他知道也是遲早的事情,阮氏坐在正院,正在給裴元勛寫信。

  這件事發生的十分突然。

  裴元勛不是什麼迂腐之人,很多事情也都是和阮氏有商有量的。

  當今陛下和叔叔伯伯們之間的關係,遠遠沒有外人看著的那麼和善,何況皇家本就親情淡薄,發生什麼事情都不會奇怪。

  裴錚這一回抗旨,鋃鐺入獄。

  甚至都不允許鎮南侯府探視,阮氏知道事情恐怕不能那麼容易善了。

  她想見裴錚一面,但一點門路都沒有。

  此番也只能寫信,讓裴元勛拿個主意,只不過路途遙遠,等到裴元勛歸來一切恐怕就已成定局。

  阮氏這會兒冷不丁的想著,裴錚先前說的那些話,到底是一時意氣用事,還是他知道了什麼,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決定。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

  阮氏的心緊緊的揪在一塊兒,一直都在想,這個時候她應該要怎麼辦才好。

  阮氏凝望著外頭的月光久久不曾回神。

  *

  京城的另一府邸,五王爺整個人煩不勝煩,他捧著今兒個剛剛拿到的賞賜,差點兒哭了出來,這哪裡是什麼賞賜,分明就是他的催命符。<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