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頁
說不定也會給自己來個辭官致仕,到那個時候,蕭鴻熙只怕是要頭大如斗。蕭鴻熙想了想,心中很快就有了計較。
「想要不當這個世子?」
裴錚的表情沒有絲毫的改變,蕭鴻熙便明白了他心意已決,「既如此,你想要朕幫你也不是不成,但辭官一事就不必再提。」
蕭鴻熙可不想放任裴錚辭官,他還這般年輕,若是沒病沒災的,在朝為官那就是造福百姓,蕭鴻熙之所以敢這麼篤定,賭的就是裴錚放不下雍州的百姓。
就算裴錚能放的下雍州的百姓,也註定他不會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人。
「臣不回京。」裴錚思索了一會兒便答應了蕭鴻熙的要求,君臣二人就這樣達成了共識,開始著手算計裴元勛。
蕭鴻熙九五之尊,這些事情於他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只是兩道聖旨而已,但他也不想傷了鎮南侯的心。
「朕已經給了你最大的讓步,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蕭鴻熙並不在乎裴錚和誰在一塊兒,平心而論世家之間強強聯合,也不是他一個當皇帝的樂意看到的事情。
既然裴錚心有所屬,於公於私,他倒也是樂的成全。
君臣兩人商議了對策,蕭鴻熙聽完,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那你打算何時回京城?」
裴錚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但他也確實不會久居雍州,他身上還有著屬於自己的責任,上至贍養父母,下至教養親兒,都是裴錚的責任。
只能說現在時機未到。
裴錚不怎麼提這些事,蕭鴻熙也不愛聽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兒,最終兩人回歸正題,說起了雍州的商稅,這是裴錚這些年一直都在努力的事情,雍州雖然也有商人,但是各個地方的情況總是不同的。
富庶之地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若是所有的商稅都一樣,有些地方當真沒有辦法承受。
何況雍州先前還遭遇了天災,這天災更是聞所未聞,蕭鴻熙對此也非常的關心,「你可有什麼好的想法?」
裴錚這一次顯然是有備而來的,呈上了厚厚的書冊,蕭鴻熙接過之後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裡頭說的有理有據,均是裴錚這些年在雍州的所見所聞。
蕭鴻熙一目十行,粗粗掃過之後,心中大致有了底,便讓心腹太監傳旨,宣朝臣們來御書房。
不多時,御書房裡面站滿了人,所有人都看到了早在御書房的裴錚,一時之間又多了一些探究。
蕭鴻熙懶得管朝臣們的小心思,只是將這件事略略提了一嘴,便問道,「愛卿們可有什麼好主意?」
此話一出,御書房裡頓時變得熱鬧起來,來的都是一些文官,朝臣們各抒己見。
蕭鴻熙又忍不住的要開始按額頭,他忽然想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寵著裴錚,還不是因為他雖然也是文官,但從不說廢話麼?
*
天色過漸晚,眼看宮門就要落鑰,爭論不休的大臣們總算是被請了出去,裴錚隨著他們一塊兒走出宮門,老遠就看見福全駕著車在外頭等候,他推開車門,卻看到了鳩占鵲巢的荀烈,只見荀烈晃了晃手中的酒。
衝著裴錚笑的很是開心,「不知裴大人可否賞臉,讓我去府上蹭個便飯?」
裴錚看了一眼荀烈,輕聲勸說,「我母親近日來的心情應當是不大好的。」
他昨天才剛剛和母親鬧起了矛盾,雖說裴錚覺得自己是心平氣和的討論,但他並不能保證阮氏是怎麼想的。
「沒事兒。」荀烈微微傾身,將裴錚拉了上來,姿態熟練的仿佛這是他們家的馬車一樣,兩人在車上落座,福全盡職盡責的駕著車。
荀烈抱著一罈子美酒,歪著頭看向裴錚,「我們不是好兄弟麼,所謂好兄弟不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何況有我在,伯母總不至於發脾氣。」
荀烈不等裴錚說話,便告訴他這罈子酒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花了他多少的銀子,廢了他多少功夫。
但裴錚一直都是興致缺缺的。
懶懶散散的撐著透露,隨意的應了兩句,半點都不在乎。
荀烈當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眼珠子骨碌碌的轉悠,身子往後一仰,「我原本還想著你去雍州的時候,給你兩罈子讓你去哄心上人,你要是看不上,那就算了唄,我自己喝也是極好的。」
此話一出,裴錚很快收起了無所謂的表情,用一種很熱情的態度看著荀烈,看的他哭笑不得,「裴錚啊裴錚,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裴錚不予理會。
只是看著荀烈認真道,「說好了,兩壇。」
「你若是再誇我兩句,我給你三壇。」荀烈財大氣粗,說話也沒怎麼經過腦子。
結果裴錚當真開始誇他,誇得天花亂墜,起初荀烈聽著還覺得心裡美滋滋的,可越聽越不對勁,越聽越覺得尷尬。
到最後,荀烈差點兒惱羞成怒,「閉嘴!再讓我聽見一句,一壇酒都不給你了。」
裴錚這才從容不迫的停下,對他比了比手指,「三壇。」
荀烈差點兒破口大罵,想賭氣說幾句狠話,但又怕裴錚當真,一口氣憋在胸口不上不下的,只能惡狠狠的瞪著裴錚。
因為荀烈的緣故,裴錚的心情都好了許多,他不過是看著雍州的方向,心中多了些許思念,也不知朝朝和玖玖他們倆可好。
算一算時間,他寄出的書信,也應該到涼州了。<hr>
「想要不當這個世子?」
裴錚的表情沒有絲毫的改變,蕭鴻熙便明白了他心意已決,「既如此,你想要朕幫你也不是不成,但辭官一事就不必再提。」
蕭鴻熙可不想放任裴錚辭官,他還這般年輕,若是沒病沒災的,在朝為官那就是造福百姓,蕭鴻熙之所以敢這麼篤定,賭的就是裴錚放不下雍州的百姓。
就算裴錚能放的下雍州的百姓,也註定他不會是一個庸庸碌碌的人。
「臣不回京。」裴錚思索了一會兒便答應了蕭鴻熙的要求,君臣二人就這樣達成了共識,開始著手算計裴元勛。
蕭鴻熙九五之尊,這些事情於他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只是兩道聖旨而已,但他也不想傷了鎮南侯的心。
「朕已經給了你最大的讓步,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蕭鴻熙並不在乎裴錚和誰在一塊兒,平心而論世家之間強強聯合,也不是他一個當皇帝的樂意看到的事情。
既然裴錚心有所屬,於公於私,他倒也是樂的成全。
君臣兩人商議了對策,蕭鴻熙聽完,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那你打算何時回京城?」
裴錚並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答案,但他也確實不會久居雍州,他身上還有著屬於自己的責任,上至贍養父母,下至教養親兒,都是裴錚的責任。
只能說現在時機未到。
裴錚不怎麼提這些事,蕭鴻熙也不愛聽這些婆婆媽媽的事兒,最終兩人回歸正題,說起了雍州的商稅,這是裴錚這些年一直都在努力的事情,雍州雖然也有商人,但是各個地方的情況總是不同的。
富庶之地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若是所有的商稅都一樣,有些地方當真沒有辦法承受。
何況雍州先前還遭遇了天災,這天災更是聞所未聞,蕭鴻熙對此也非常的關心,「你可有什麼好的想法?」
裴錚這一次顯然是有備而來的,呈上了厚厚的書冊,蕭鴻熙接過之後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裡頭說的有理有據,均是裴錚這些年在雍州的所見所聞。
蕭鴻熙一目十行,粗粗掃過之後,心中大致有了底,便讓心腹太監傳旨,宣朝臣們來御書房。
不多時,御書房裡面站滿了人,所有人都看到了早在御書房的裴錚,一時之間又多了一些探究。
蕭鴻熙懶得管朝臣們的小心思,只是將這件事略略提了一嘴,便問道,「愛卿們可有什麼好主意?」
此話一出,御書房裡頓時變得熱鬧起來,來的都是一些文官,朝臣們各抒己見。
蕭鴻熙又忍不住的要開始按額頭,他忽然想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寵著裴錚,還不是因為他雖然也是文官,但從不說廢話麼?
*
天色過漸晚,眼看宮門就要落鑰,爭論不休的大臣們總算是被請了出去,裴錚隨著他們一塊兒走出宮門,老遠就看見福全駕著車在外頭等候,他推開車門,卻看到了鳩占鵲巢的荀烈,只見荀烈晃了晃手中的酒。
衝著裴錚笑的很是開心,「不知裴大人可否賞臉,讓我去府上蹭個便飯?」
裴錚看了一眼荀烈,輕聲勸說,「我母親近日來的心情應當是不大好的。」
他昨天才剛剛和母親鬧起了矛盾,雖說裴錚覺得自己是心平氣和的討論,但他並不能保證阮氏是怎麼想的。
「沒事兒。」荀烈微微傾身,將裴錚拉了上來,姿態熟練的仿佛這是他們家的馬車一樣,兩人在車上落座,福全盡職盡責的駕著車。
荀烈抱著一罈子美酒,歪著頭看向裴錚,「我們不是好兄弟麼,所謂好兄弟不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何況有我在,伯母總不至於發脾氣。」
荀烈不等裴錚說話,便告訴他這罈子酒是從什麼地方過來的,花了他多少的銀子,廢了他多少功夫。
但裴錚一直都是興致缺缺的。
懶懶散散的撐著透露,隨意的應了兩句,半點都不在乎。
荀烈當真是氣不打一處來,他眼珠子骨碌碌的轉悠,身子往後一仰,「我原本還想著你去雍州的時候,給你兩罈子讓你去哄心上人,你要是看不上,那就算了唄,我自己喝也是極好的。」
此話一出,裴錚很快收起了無所謂的表情,用一種很熱情的態度看著荀烈,看的他哭笑不得,「裴錚啊裴錚,沒想到你也有今天。」
裴錚不予理會。
只是看著荀烈認真道,「說好了,兩壇。」
「你若是再誇我兩句,我給你三壇。」荀烈財大氣粗,說話也沒怎麼經過腦子。
結果裴錚當真開始誇他,誇得天花亂墜,起初荀烈聽著還覺得心裡美滋滋的,可越聽越不對勁,越聽越覺得尷尬。
到最後,荀烈差點兒惱羞成怒,「閉嘴!再讓我聽見一句,一壇酒都不給你了。」
裴錚這才從容不迫的停下,對他比了比手指,「三壇。」
荀烈差點兒破口大罵,想賭氣說幾句狠話,但又怕裴錚當真,一口氣憋在胸口不上不下的,只能惡狠狠的瞪著裴錚。
因為荀烈的緣故,裴錚的心情都好了許多,他不過是看著雍州的方向,心中多了些許思念,也不知朝朝和玖玖他們倆可好。
算一算時間,他寄出的書信,也應該到涼州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