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頁
孔小姐?能被陸父這麼稱呼的人,似乎……也只有那一位了。
寧照聲想著,進門,一眼就看見沙發中間坐著的女子。那是這些時日來,在各大新聞報刊上出現過不知道多少次的面孔。
「孔小姐。」寧照聲打招呼道。
姜枕溪起身,伸手:「寧先生。」
寧照聲握住她的手,不知怎麼的,有種奇異的熟悉感。他沒有多想,只當是太久沒有見到友人的表姐,而生出的錯覺。
「照聲?」
陸寄軒詫異地望著許久未見的友人,一時間心緒萬千,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寧照聲看向陸寄軒,問道:「總算願意回來了?」
那般熟稔又略帶責備的語氣,讓陸寄軒有些恍惚。他還記得,在自己決定棄筆從戎時,寧照聲一直在勸說他。直到後來,所有人都認為他是賣國賊,也依舊只有寧照聲給他寄信,追問他事情的真相。
陸寄軒不由得露出笑容:「照聲,我回來了。」
寧照聲:「回來就好。」
陸母也附和道:「是啊,回來就好。」
「陸伯母往後不用擔心寄軒。」寧照聲見陸母眼角還有未乾的淚痕,有意安慰她:「天將降大任於寄軒,便叫他吃了苦頭。您看,如今不是好好的嗎?」
陸母果然很高興:「你說得是。」
她絮絮叨叨起來:「寄軒,你既然回來了,那之後有什麼打算嗎?你知道隔壁吳家的那孩子吧?和你一樣大的,都有個五六歲的兒子啦!你呢?有喜歡的姑娘沒有啊?」
陸寄軒頭皮發麻,決定死道友不死貧道:「媽,表姐不是還沒結婚呢嗎?我哪兒好趕在她前面?還有照聲,照聲可比我大兩歲,還不是也一樣?」
忽然受到牽連的姜枕溪、寧照聲:「……」
姜枕溪斜睨著陸寄軒。這傢伙,小時候沒叫過孔秀媛「表姐」,之後叫她也是客客氣氣的「孔小姐」。這會兒倒好,一口一個「表姐」。陸寄軒跟在姜枕溪身後久了,也學得她幾分「精髓」,無辜地對姜枕溪揚起一個笑容。
好巧不巧,被陸母看見。她瞪了陸寄軒一眼:「那怎麼能一樣?你表姐是要做大事的人,嫁人多耽誤她的事?」
「不過,」陸母又問寧照聲:「照聲呢?你也老大不小,是時候該考慮這些事了。」
寧照聲無奈地笑了笑,卻好脾氣地對陸母解釋道:「這種事情急不得。陸伯母,要是我家有喜事,肯定請您去,好嗎?」
陸母連聲道:「好,好,好。」
陸父說:「難得都在,不如中午留下來吃個飯?」他說這話時,還特意看了看姜枕溪。說實話,陸父都已經不知道怎麼稱呼她了。叫名字吧,總覺得不夠尊重。叫孔小姐吧,又太生疏。
姜枕溪點頭答應,又補充道:「我去把爸媽都叫過來,人多熱鬧。媽媽也能幫幫小姨的忙。」
「那,照聲呢?」陸母問。
寧照聲笑說:「我也來幫忙吧。」
「……」
孔家和陸家相隔不遠。姜枕溪走幾步路就到了。
得知陸寄軒也跟著回來,孔母很是為陸家感到高興。當然,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姜枕溪。
就像陸父當初打電話時會詢問,是否是姜枕溪幫忙抹去陸寄軒的「罪行」的——孔家也很清楚,陸寄軒要是真的沒有做任何對不起國家的事,姜枕溪這個國家元首的位置,能夠坐得更穩。
姜枕溪原本想幫忙做飯,被孔母、陸母推了出來。她們堅持認為,廚房裡的小事,不需要姜枕溪動手。反而是陸寄軒,被陸母使喚得特別順手。
客廳里就剩下姜枕溪和寧照聲、孔父、陸父。
一陣無言過後,還是寧照聲開口說話:「說起來,我看如今的國際環境,對我們國家不是很友好。」
姜枕溪微微點頭:「嗯。畢竟曾經是塊大蛋糕,吃到嘴裡的地盤又吐出來,換誰都得不甘心。」
孔父和陸父也順著這個話題說下去,氣氛放鬆不少。陸父問道:「照聲以後想幹什麼啊?」
「我?」寧照聲沉思片刻,說道:「要是可以,我想去外交部。」
「怎麼突然想做這個?」姜枕溪挑眉:「這條路可不好走,據我所知,你之前沒有從事過相關的工作,你最起碼得先去積累經驗。」
「思想逐漸解放,越來越多的文人都朝著新的方向發展,而且……」寧照聲回頭看了一眼廚房裡幫忙洗菜的陸寄軒,說道:「我沒猜錯的話,戍輪就是寄軒吧?他的文風我很熟悉。我的觀點和他的很像,甚至還沒有他的成熟。所以,我反而不太需要繼續走文學的路。」
「但是,與此同時,華夏需要有能夠向世界發聲的代表人。就像之前孔小姐你在國際上被傳想要復辟王朝,如果不是正好趕上華夏建國,可能他們就有理由向我們出手了。」只能說,幸好姜枕溪當機立斷,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否則,一旦形成國際共識,這頂帽子想要摘下來,可就困難了。
寧照聲的想法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思考過後選擇了這條道路。在此之前,由於華夏綜合國力的弱小,導致華夏在外交上也總是軟弱無能。說得難聽點,華夏沒有外交,只有被其他國家的命令的份。
姜枕溪微微一笑:「那麼,期待之後在外交部見到你,寧先生。」<hr>
寧照聲想著,進門,一眼就看見沙發中間坐著的女子。那是這些時日來,在各大新聞報刊上出現過不知道多少次的面孔。
「孔小姐。」寧照聲打招呼道。
姜枕溪起身,伸手:「寧先生。」
寧照聲握住她的手,不知怎麼的,有種奇異的熟悉感。他沒有多想,只當是太久沒有見到友人的表姐,而生出的錯覺。
「照聲?」
陸寄軒詫異地望著許久未見的友人,一時間心緒萬千,竟不知道該說什麼。
寧照聲看向陸寄軒,問道:「總算願意回來了?」
那般熟稔又略帶責備的語氣,讓陸寄軒有些恍惚。他還記得,在自己決定棄筆從戎時,寧照聲一直在勸說他。直到後來,所有人都認為他是賣國賊,也依舊只有寧照聲給他寄信,追問他事情的真相。
陸寄軒不由得露出笑容:「照聲,我回來了。」
寧照聲:「回來就好。」
陸母也附和道:「是啊,回來就好。」
「陸伯母往後不用擔心寄軒。」寧照聲見陸母眼角還有未乾的淚痕,有意安慰她:「天將降大任於寄軒,便叫他吃了苦頭。您看,如今不是好好的嗎?」
陸母果然很高興:「你說得是。」
她絮絮叨叨起來:「寄軒,你既然回來了,那之後有什麼打算嗎?你知道隔壁吳家的那孩子吧?和你一樣大的,都有個五六歲的兒子啦!你呢?有喜歡的姑娘沒有啊?」
陸寄軒頭皮發麻,決定死道友不死貧道:「媽,表姐不是還沒結婚呢嗎?我哪兒好趕在她前面?還有照聲,照聲可比我大兩歲,還不是也一樣?」
忽然受到牽連的姜枕溪、寧照聲:「……」
姜枕溪斜睨著陸寄軒。這傢伙,小時候沒叫過孔秀媛「表姐」,之後叫她也是客客氣氣的「孔小姐」。這會兒倒好,一口一個「表姐」。陸寄軒跟在姜枕溪身後久了,也學得她幾分「精髓」,無辜地對姜枕溪揚起一個笑容。
好巧不巧,被陸母看見。她瞪了陸寄軒一眼:「那怎麼能一樣?你表姐是要做大事的人,嫁人多耽誤她的事?」
「不過,」陸母又問寧照聲:「照聲呢?你也老大不小,是時候該考慮這些事了。」
寧照聲無奈地笑了笑,卻好脾氣地對陸母解釋道:「這種事情急不得。陸伯母,要是我家有喜事,肯定請您去,好嗎?」
陸母連聲道:「好,好,好。」
陸父說:「難得都在,不如中午留下來吃個飯?」他說這話時,還特意看了看姜枕溪。說實話,陸父都已經不知道怎麼稱呼她了。叫名字吧,總覺得不夠尊重。叫孔小姐吧,又太生疏。
姜枕溪點頭答應,又補充道:「我去把爸媽都叫過來,人多熱鬧。媽媽也能幫幫小姨的忙。」
「那,照聲呢?」陸母問。
寧照聲笑說:「我也來幫忙吧。」
「……」
孔家和陸家相隔不遠。姜枕溪走幾步路就到了。
得知陸寄軒也跟著回來,孔母很是為陸家感到高興。當然,還有一部分是為了姜枕溪。
就像陸父當初打電話時會詢問,是否是姜枕溪幫忙抹去陸寄軒的「罪行」的——孔家也很清楚,陸寄軒要是真的沒有做任何對不起國家的事,姜枕溪這個國家元首的位置,能夠坐得更穩。
姜枕溪原本想幫忙做飯,被孔母、陸母推了出來。她們堅持認為,廚房裡的小事,不需要姜枕溪動手。反而是陸寄軒,被陸母使喚得特別順手。
客廳里就剩下姜枕溪和寧照聲、孔父、陸父。
一陣無言過後,還是寧照聲開口說話:「說起來,我看如今的國際環境,對我們國家不是很友好。」
姜枕溪微微點頭:「嗯。畢竟曾經是塊大蛋糕,吃到嘴裡的地盤又吐出來,換誰都得不甘心。」
孔父和陸父也順著這個話題說下去,氣氛放鬆不少。陸父問道:「照聲以後想幹什麼啊?」
「我?」寧照聲沉思片刻,說道:「要是可以,我想去外交部。」
「怎麼突然想做這個?」姜枕溪挑眉:「這條路可不好走,據我所知,你之前沒有從事過相關的工作,你最起碼得先去積累經驗。」
「思想逐漸解放,越來越多的文人都朝著新的方向發展,而且……」寧照聲回頭看了一眼廚房裡幫忙洗菜的陸寄軒,說道:「我沒猜錯的話,戍輪就是寄軒吧?他的文風我很熟悉。我的觀點和他的很像,甚至還沒有他的成熟。所以,我反而不太需要繼續走文學的路。」
「但是,與此同時,華夏需要有能夠向世界發聲的代表人。就像之前孔小姐你在國際上被傳想要復辟王朝,如果不是正好趕上華夏建國,可能他們就有理由向我們出手了。」只能說,幸好姜枕溪當機立斷,絲毫不拖泥帶水的。否則,一旦形成國際共識,這頂帽子想要摘下來,可就困難了。
寧照聲的想法並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經過思考過後選擇了這條道路。在此之前,由於華夏綜合國力的弱小,導致華夏在外交上也總是軟弱無能。說得難聽點,華夏沒有外交,只有被其他國家的命令的份。
姜枕溪微微一笑:「那麼,期待之後在外交部見到你,寧先生。」<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