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殘忍,可這就是現實。

  王氏打發走了小丫鬟,又對著沈蒼雪商量起來:「我聽說鄭意濃已經被陸家給休了,她如今也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麼都沒撈到。不知道你爹娘他們會怎麼懊惱後悔呢,我過些日子準備上門瞧瞧熱鬧,你去不去?」

  沈蒼雪想都沒想便搖了搖頭:「不去,」

  王氏遺憾道:「可惜了。」

  蒼雪若是跟著去,她那位好姐姐的臉色肯定更好看。

  沈蒼雪不準備去看被無罪釋放的汝陽王夫妻,但是鄭意濃被流放的當日,沈蒼雪卻乘了一頂小車,遠遠地圍觀了。

  同鄭意濃一道被送出城的還有不少這回犯了事兒的人,不過大多都是男子,女眷少得可憐,鄭意濃算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

  在出城之際,沈蒼雪注意到後頭有兩撥人本來準備送些東西給鄭意濃,結果被官差給攔住了,毫不留情地推了回去。這兩撥人,沈蒼雪雖然不認識但是大致也能猜的出來,除了汝陽王府,大概就是陸家了。

  再觀察一圈,那頭角落裡果然停著一輛馬車,似乎是汝陽王府的。

  不知汝陽王府是否坐在那。

  不過這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車上的人並沒有下來。只派了人前來打點,他們兩家無非就是想讓鄭意濃在流放的途中過的好一些,等到了地方能有錢買一個舒服點的房子,不用跟其他人一樣吃盡苦頭。這些招數原本都是適用的,只是這回朝廷發了話,衙役也不敢收禮了。

  是以,鄭意濃這一路的苦頭是吃定了。

  興許是仇人之間的感性格外強烈,鄭意濃甚至沒發現汝陽王府跟陸家派了人過來,反而獨獨注意到了沈蒼雪。

  二人相隔甚遠,但是卻都發現了彼此。

  鄭意濃的目光像是淬了毒一樣。

  意料之中的恨意,沈蒼雪並不意外。

  只是沈蒼雪怎麼都想不明白,為何鄭意濃會將上輩子的不平盡數加注在她身上。若是上輩子她在娘家中不得寵,不是應該怪父母雙親嗎?若是在夫家不得寵,那該怪自己的丈夫才是,說破天了,原身不過也只是個可憐人罷了,自始至終也沒害過誰,怎麼就被鄭意濃給恨成這樣呢?

  想不通,沈蒼雪也就懶得想了,她若是能理解,興許也就變成跟鄭意濃一樣的人了。

  鄭意濃還在瞪著,不過沒幹瞪多久,後背便挨了一巴掌:「看什麼看,還不快走!」

  鄭意濃差點沒被他拍死。

  被人如此欺辱,還是當著沈蒼雪的面,鄭意濃羞憤欲死。可她也不敢反抗,反抗的結果,她這兩天已經嘗試過了。

  迫於無奈,鄭意濃只能跟著隊伍,亦步亦趨地往前。

  也不知過了多久,她回頭看了一眼京城的方向,注意到那邊的馬車已經消失在了原地,仿佛從來就沒有來過一樣。

  鄭意濃無不諷刺地想著,多好笑啊,她在京城待了小半輩子,結果臨走前竟然只有一個仇人前來送行。

  她以為自己不在意的,她以為所謂的親情所謂的感情,不過是她可以利用的跳板,可是當這一切都不復存在的時候,還是會心痛,也還是會失望。

  所以,自己這些年究竟在做什麼呢?

  又究竟圖什麼呢?

  鄭意濃收回目光,忽然覺得活著也挺沒意思的。

  第108章 問斬

  幾日後, 鄭鈺被當街處斬。

  鄭鈺死前還一直不安分,曾拼命攀扯聞家。

  她在牢獄中叫囂,說聞家人早就知道她要謀反, 不僅策反了她身邊的人,還縱容放任她帶兵攻入皇宮,以至於親手殺了皇帝。鄭鈺的控訴聲嘶力竭, 只是牢中並沒有人願意搭理她。

  後來因為叫得太吵鬧, 才終於來了一個小衙役。

  他原本正午休著呢, 被人吵醒了本來就不痛快,再一看還是個死囚,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明日就要行刑了,還在這瞎嚷嚷什麼?有這個力氣還不如多寫封遺書。」

  「去告訴那些皇親國戚, 讓他們過來見我,我有話要交代!」

  衙役笑了, 歪頭打量了她一眼:「還以為您是高高在上的長公主啊?別忘了,你如今可是死囚, 只有別人召你的份兒, 還想讓別人屈尊降貴的過來見你?做什麼春秋大夢呢。要我說,你落到今天這個下場也是罪有應得, 連自己的親兄長都能殺,真是喪心病狂。」

  鄭鈺呵斥:「閉嘴!你知道什麼?!」

  「該知道的都知道了, 如今外頭關於您的事兒可是傳的沸沸揚揚。我勸您啊, 還是別白費力氣了, 也別再指著聞家罵, 人家沒有對您趕盡殺絕, 好歹還放了你女兒一條生路。我若是你,早已跪下來千恩萬謝, 你倒好,不僅不領情,還不分青紅皂白的污衊旁人。」

  他說完,打了一個大大的哈欠,說了這麼多都把他給說困了,「你自己是個將死的人,可那位姑娘如今還在佛寺裡頭呆著呢,不想想你自個兒,好歹也替她留一條生路不是?」

  打蛇打七寸,鄭鈺登時便不出聲了。

  她不是什麼十全十美的好母親,但是也不想鄭頤陪著自己一道赴死。她可以為了逞一時之快抹黑聞家,聞家自然也能在她死後磋磨鄭頤。

  權衡利弊之後,鄭鈺終究還是沒有繼續宣揚聞家借刀殺人一事。

  要說一開始,鄭鈺其實也是沒有頭緒的。

  可是在牢里呆的這些日子,她早已經冷靜下來人一冷靜,先前想不明白的事情便都明白了。為何他們能如此輕易地打進宮中?為何她會那麼輕易的殺掉鄭頲?不是因為她的侍衛能以一抵十,而是因為有些人早就提前布了局,請君入甕。她豢養私兵一事,對外一向瞞的緊,不會有外人知道。唯一能泄密的,便只有文道嬰那邊了,且除了方氏,再無其他人有可能。<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