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走時,對面王家人可是說了不少酸話的,少了一個競爭對手,王家人自然樂得高興。

  掌柜的對著對面「啐」了一口:「烏鴉笑豬黑,也不看看你們是什麼德行。」

  都是要倒閉的鋪子,誰還能嘲笑誰了?

  不過,在聽聞是沈蒼雪接了他的盤後,這位掌柜的心裡好受了許多。

  他莫名地相信這位郡主,她手裡帶過的鋪子,哪一個不是日進斗金?

  等到這位郡主娘娘站穩腳跟後,王家何去何從也就清晰明了了。

  王家酒樓眼下雖然沒有倒,但是已經日薄西山了。酒樓裡頭但凡有些手藝的廚子早就另謀高就了,哪裡還會委曲求全呆在這兒。如今這酒樓還不如直接倒閉,一了百了,總好過現在不死不活。

  王亥在牢里掙扎,王松在外苦苦支撐,然而他撐得再久也沒人對他刮目相看,反而都等著看王家的熱鬧。

  牆倒眾人推,便是這個道理。

  又過了幾日,便是年關了。

  沈蒼雪做了些臘肉給各處送去,送完了之後仍留下了一份。

  沈蒼雪叫來吳戚,問他:「你可能將這年禮送去京城?」

  吳戚眼睛一亮,沈老闆終於想起他們世子爺了,真不容易,幾個月才見她想起來一次,上次想起還是出封郡主的時候呢。

  吳戚滿口答應這差事,心裡卻想,他們家世子爺收到這年禮之後,千萬別感激涕零,畢竟,幾個月一次的關懷,大可不必激動感懷。

  按理來說,他們世子爺應當也不會不值錢成這樣吧。

  第57章 姐夫

  好在, 吳戚並不知聞西陵的反應。

  縱然不值錢,也沒叫他目睹,只是府上其他人大跌眼鏡罷了。不過這樣的事情多了, 便問不覺得離奇了。總之,他們家世子爺每每遇上那位遠在臨安城的沈姑娘,總會有些不同尋常。

  這位沈姑娘同他們家世子爺之間本隔著一道鴻溝天塹, 不過因為皇家的一道聖旨, 這身份之別已經無所謂了。府上知情人不知多少次明里暗裡勸過聞西陵:倘使那位沈姑娘真的這般好, 世子爺便是主動些將她迎娶回府又有什麼不可呢?

  他們總以為,這件事兒只要世子爺開口,便能成。殊不知這樣的話聽在聞西陵耳中卻格外扎心,連帶著收到年禮的喜悅也削減了不少。

  唯有他明白, 沈蒼雪並不願意來京城,且她心中只怕也不喜歡權貴之家。聽吳戚說, 她如今雖然封了郡主,但是府上卻並沒有請什麼伺候的人, 不過是雇了幾個日子悽苦的女眷在府里負責灑掃買菜, 照看沈淮陽沈臘月兄妹倆起居罷了。她自己卻沒讓人伺候,只說是不習慣?

  聞西陵深知, 一旦來了京城,她不習慣的東西只多不少, 況且她根本不願意來京城, 所以聞西陵每每都以同樣的藉口搪塞:「京城如今還不安寧, 叫她過來反倒不好。況且, 我如今還是一個『已死之人』, 貿然說要娶妻,還不把別人嚇死。」

  沒錯, 聞西陵但如今還沒有露面,侯府如今也是關門謝客的狀態,鄭鈺雖然懷疑,但也確實沒有找到聞西陵的人,所以只能當他死了。

  對於聞西陵來說,藏於暗中比展露人前更方便辦事。這段時間京城的確不安分,幾方勢力此消彼長,爭奪一刻未停。

  鄭鈺以女子之身染指朝政,自然有許多老臣對她不滿,執意讓皇帝除掉鄭鈺。

  可鄭鈺苦心經營這麼多年,勢力也是相當棘手。只要皇帝不狠心殺了她,那些流言蜚語跟朝臣的抨擊,在她看來都不足為懼。早在她下定決心要奪權時,名聲於她已經不重要了。

  鄭鈺不死,便是個禍患。

  聞皇后不止一次地進言,讓皇帝誅殺鄭鈺,可鄭鈺進宮哭訴一場,給自己辯白一番後,鄭頲便捨不得了。

  鄭頲同聞皇后道:「朕與泰安畢竟是一母同胞,她縱然有錯,卻罪不至死。至於下毒謀害一事,如今也找不出證據是她做的,朕也不信泰安會謀害手足。興許,她也是被人陷害。」

  聞皇后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陛下,這話您自己相信嗎?」

  泰安長公主會被人陷害?她若是這樣的軟柿子,那朝中人人都能單純如白紙了。這人城府極深,文皇后多次在她手上吃了悶虧,可因為他們兄妹倆感情甚篤,每次都是聞皇后默默退讓。

  這便也罷了,過往之事她可以既往不咎,但唯獨這次下毒觸及了聞皇后的底線。她本以為皇帝這次死裡逃生,會同她站到一邊,即刻誅殺鄭鈺,剛醒來的皇帝也確實對鄭鈺忌憚非常,且深惡痛絕,他不止一次的同皇后說等日後有機會一定會殺了鄭鈺鞏固皇權。可等了這麼久,等到皇帝身子都快要痊癒了,鄭鈺還好生生的在朝中攬權。

  鄭頲又道:「泰安是嬌縱了一些,他是姑娘家,先皇跟朕都下意識地寵著,寵著這麼多年將她性子給寵歪了。兼之身邊又有不少心術不正的人跟著,難免會做些錯事。可她本性不壞,都是旁人教唆的。前些日子她進宮,跟朕說了不少話,往後她會改的。」

  聞皇后覺得自己就像是個笑話。

  還是西陵說得對,他們兄妹情深,反而襯得他這個皇后像個外人。

  聞皇后失魂落魄,幾日間茶飯不思,倒把身邊人嚇得夠嗆。

  皇后身邊的大宮女連忙帶信給聞西陵,請他想想辦法。

  <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