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在當前時代把行政效率提高到如此地步,也是奇蹟一樁。
如今和太子一起辦事已是美差中的美差,因為這不僅代表自己靠近了權力的中心,能夠在未來的君主心中留下印象,更重要的是能被秦湛瑛看中並培養的官員,在他手下磨礪幾件事,便能成長為大眾標準中的「能吏」,實在是很划算。
秋瑜旁聽秦湛瑛說如何整備軍中後勤,發覺他將人事、物資、運輸都分門別類,又立下種種合理規制標準,在他設的條框裡做事,只要不作死就不會出亂子,精簡而有效的規矩里又留了更改餘地,方便下頭官員隨機應變。
一場會開完,別說官員們,連秋瑜都受益匪淺,但這種大量消耗腦力的會開起來也累,秦湛瑛起身吩咐宮人為他們準備湯麵,吃了再去側殿休息,比起從前多了何止一點人情味。
為人處世不光要冷靜乾脆,增一絲溫情更顯親近,讓人心不用一直懸著緊繃著。
秦湛瑛讓人們都去歇息,這才看向秋瑜,站在宮燈旁朝他招招手,秋瑜快步走過去,扶著眼下出現青黑之色的太子往裡面走:「你快歇著吧。」
秦湛瑛:「我還有摺子要看。」
他喚來宮人,讓多送一份夜宵過來,太子要和秋大人一起吃。
用魚丸、豬肉丸、木耳、蛋片煮的鮮湯麵味道清淡又鮮美,翠綠的蔥花在湯水間起起伏伏,只是份量不多,到底是睡前最後一餐,為免腹脹妨礙睡眠,御廚也會思量著少給些量,此為養生之道。
秦湛瑛吸溜了半碗麵條,就想去做事:「我吃不完了。」
秋瑜不吭聲,把剩餘半碗倒自己碗裡,秦湛瑛停住腳步,想說什麼,最終只是把秋瑜的頭髮往後撩,提醒著。
「頭髮快掉湯里了,吃東西時頭別低那麼多。」
「你也會照顧人了。」秋瑜調侃。
秦湛瑛:「養了個表妹,攢了點照顧小孩的經驗。」
就五大湖女王那個健碩得可以拖著磨盤跑來跑去的體格,糙養也不耽誤她旺盛的生長姿態,但太子對這個表妹的確很好。
秋瑜:「聽說皇上想要在出征前為你選一門親事,文武百官心裡都在猜誰這麼有福,現在我也覺得那位姑娘有福了。」
秦湛瑛:「我不會成親。」
秋瑜:「若看到你成婚也是你大伯最後的願望之一呢?」
「那我也不聽。」秦湛瑛站直,與人相處時變得更有人味更成熟只是秦湛瑛的進化,卻不是他改變了自己的本性。
無論政,無論情,我心如初,從不更改。
秋瑜凝視著他,嘆了口氣:「我不想拿這事勸你,畢竟婚事麼,你不願意,強扭了瓜也不會甜,可是世道如此,你能違抗到何時?」
秦湛瑛:「這才哪到哪,你信不信,我能做的比這更違抗世道的事還有許多?」
具體是什麼事秦湛瑛沒說,但秋瑜卻真的再不勸他了,因為他信秦湛瑛,就算他要違抗世俗中的某部分,也絕不會讓百姓受苦。
秋瑜喃喃:「那我就慘了,不論你要違抗什麼,我都無法獨善其身,再做個旁觀者了。」
太子輕笑一聲,似乎在說,我也知道你是被我吃得死死的。
於是承安帝被迫划去了臨終清單上有關讓侄子娶太子妃的規劃,面上如喪考妣,臨出征前還一直勸秦湛瑛。
「你要挑喜歡的可以,我知道你愛到處跑到處考察,總有遇上喜歡的姑娘的一天,可你要答應大伯,不管那姑娘的年歲大你多少小你多少,你可千萬別和你外祖父一樣拖到三十多歲!」
秦湛瑛嗯嗯啊啊應著:「行,我一定在三十歲前擺脫光棍身份。」
承安帝痛惜:「世上原來哪有這麼英俊的光棍啊!也就是你了!」
第149章 緋聞?
承安帝出征,秦湛瑛便坐鎮中央,秋瑜則作為隨軍大夫跟著皇帝的隊伍一起出發了。
這是為了以防萬一,以往禹國曾出現過將領做出「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反應,而這並沒有被指責或者斥責,因為禹國軍隊就是一座座山頭形成,他們將軍隊視為自己的勢力,不會輕易使之折損。
但這種默認的陳規,就讓朝廷對軍隊的信任不斷下滑,直到秦湛瑛上台改革軍制,將軍餉與後勤牢牢抓在手裡,讓軍隊無法再在法理上理直氣壯的經商、劫掠、索賄,才使中央的威信重新樹立起來。
現在再有人在戰爭中縮手縮腳,連給友軍援助都不肯的話,那麼秦湛瑛肯定會下狠手追究,下頭得死一大片的人。
可是毫無疑問,一旦承安帝出個事,軍隊一定會變得不穩定,鑑於承安帝出事是肯定的,畢竟就他那個腎病,加上古代的交通條件醫療條件,他這一次出征就是去死的,洛皇后和他一起走的時候都沒帶一件鮮艷的衣裳,就是為了方便給他收拾和哭喪呢。
這時就需要一個在軍中有威望且能在秦湛瑛那裡信任度滿值的人來主持大局,這個人自然非秋瑜莫屬,程開路早就是鐵板釘釘的下一任邊軍統領,他得看好江家,無法騰出手來。
而姜平、嵐山等人則駐守與吐蕃、巴蜀一帶,維持那裡的平衡,也有鎮壓藩王與一切宵小的職責,維護國內的穩定。
一切都安排好了,承安帝上路的時候很安心:「還是太子做事妥帖,皇位怎麼扔他都接得住。」
如今和太子一起辦事已是美差中的美差,因為這不僅代表自己靠近了權力的中心,能夠在未來的君主心中留下印象,更重要的是能被秦湛瑛看中並培養的官員,在他手下磨礪幾件事,便能成長為大眾標準中的「能吏」,實在是很划算。
秋瑜旁聽秦湛瑛說如何整備軍中後勤,發覺他將人事、物資、運輸都分門別類,又立下種種合理規制標準,在他設的條框裡做事,只要不作死就不會出亂子,精簡而有效的規矩里又留了更改餘地,方便下頭官員隨機應變。
一場會開完,別說官員們,連秋瑜都受益匪淺,但這種大量消耗腦力的會開起來也累,秦湛瑛起身吩咐宮人為他們準備湯麵,吃了再去側殿休息,比起從前多了何止一點人情味。
為人處世不光要冷靜乾脆,增一絲溫情更顯親近,讓人心不用一直懸著緊繃著。
秦湛瑛讓人們都去歇息,這才看向秋瑜,站在宮燈旁朝他招招手,秋瑜快步走過去,扶著眼下出現青黑之色的太子往裡面走:「你快歇著吧。」
秦湛瑛:「我還有摺子要看。」
他喚來宮人,讓多送一份夜宵過來,太子要和秋大人一起吃。
用魚丸、豬肉丸、木耳、蛋片煮的鮮湯麵味道清淡又鮮美,翠綠的蔥花在湯水間起起伏伏,只是份量不多,到底是睡前最後一餐,為免腹脹妨礙睡眠,御廚也會思量著少給些量,此為養生之道。
秦湛瑛吸溜了半碗麵條,就想去做事:「我吃不完了。」
秋瑜不吭聲,把剩餘半碗倒自己碗裡,秦湛瑛停住腳步,想說什麼,最終只是把秋瑜的頭髮往後撩,提醒著。
「頭髮快掉湯里了,吃東西時頭別低那麼多。」
「你也會照顧人了。」秋瑜調侃。
秦湛瑛:「養了個表妹,攢了點照顧小孩的經驗。」
就五大湖女王那個健碩得可以拖著磨盤跑來跑去的體格,糙養也不耽誤她旺盛的生長姿態,但太子對這個表妹的確很好。
秋瑜:「聽說皇上想要在出征前為你選一門親事,文武百官心裡都在猜誰這麼有福,現在我也覺得那位姑娘有福了。」
秦湛瑛:「我不會成親。」
秋瑜:「若看到你成婚也是你大伯最後的願望之一呢?」
「那我也不聽。」秦湛瑛站直,與人相處時變得更有人味更成熟只是秦湛瑛的進化,卻不是他改變了自己的本性。
無論政,無論情,我心如初,從不更改。
秋瑜凝視著他,嘆了口氣:「我不想拿這事勸你,畢竟婚事麼,你不願意,強扭了瓜也不會甜,可是世道如此,你能違抗到何時?」
秦湛瑛:「這才哪到哪,你信不信,我能做的比這更違抗世道的事還有許多?」
具體是什麼事秦湛瑛沒說,但秋瑜卻真的再不勸他了,因為他信秦湛瑛,就算他要違抗世俗中的某部分,也絕不會讓百姓受苦。
秋瑜喃喃:「那我就慘了,不論你要違抗什麼,我都無法獨善其身,再做個旁觀者了。」
太子輕笑一聲,似乎在說,我也知道你是被我吃得死死的。
於是承安帝被迫划去了臨終清單上有關讓侄子娶太子妃的規劃,面上如喪考妣,臨出征前還一直勸秦湛瑛。
「你要挑喜歡的可以,我知道你愛到處跑到處考察,總有遇上喜歡的姑娘的一天,可你要答應大伯,不管那姑娘的年歲大你多少小你多少,你可千萬別和你外祖父一樣拖到三十多歲!」
秦湛瑛嗯嗯啊啊應著:「行,我一定在三十歲前擺脫光棍身份。」
承安帝痛惜:「世上原來哪有這麼英俊的光棍啊!也就是你了!」
第149章 緋聞?
承安帝出征,秦湛瑛便坐鎮中央,秋瑜則作為隨軍大夫跟著皇帝的隊伍一起出發了。
這是為了以防萬一,以往禹國曾出現過將領做出「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反應,而這並沒有被指責或者斥責,因為禹國軍隊就是一座座山頭形成,他們將軍隊視為自己的勢力,不會輕易使之折損。
但這種默認的陳規,就讓朝廷對軍隊的信任不斷下滑,直到秦湛瑛上台改革軍制,將軍餉與後勤牢牢抓在手裡,讓軍隊無法再在法理上理直氣壯的經商、劫掠、索賄,才使中央的威信重新樹立起來。
現在再有人在戰爭中縮手縮腳,連給友軍援助都不肯的話,那麼秦湛瑛肯定會下狠手追究,下頭得死一大片的人。
可是毫無疑問,一旦承安帝出個事,軍隊一定會變得不穩定,鑑於承安帝出事是肯定的,畢竟就他那個腎病,加上古代的交通條件醫療條件,他這一次出征就是去死的,洛皇后和他一起走的時候都沒帶一件鮮艷的衣裳,就是為了方便給他收拾和哭喪呢。
這時就需要一個在軍中有威望且能在秦湛瑛那裡信任度滿值的人來主持大局,這個人自然非秋瑜莫屬,程開路早就是鐵板釘釘的下一任邊軍統領,他得看好江家,無法騰出手來。
而姜平、嵐山等人則駐守與吐蕃、巴蜀一帶,維持那裡的平衡,也有鎮壓藩王與一切宵小的職責,維護國內的穩定。
一切都安排好了,承安帝上路的時候很安心:「還是太子做事妥帖,皇位怎麼扔他都接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