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後徐春君也上了三炷香。

  兩旁的尼姑低聲吟唱起了誦咒,木魚聲聲,仿佛真能把人的願心傳達給菩薩知道。

  「二位夫人早起還沒用飯吧?貧尼早命人備下了一桌乾淨素齋。」淨凡說。

  「姑姑,那咱們就到後堂去,簡單用些吧。」徐春君含笑說道。

  「好,她們庵里的素齋一向都不錯的。」陸夫人說,「我這些日子就想吃些清淡的,這人上了年紀,就得離酒肉遠著些了。」

  又對淨凡說:「我今日帶了個廚娘過來的,你們這兒做的豆腐麵筋很是不錯,讓她也學學,回去好給我和侯爺做。」

  「夫人不嫌棄就好了,我們這兒的手藝跟您侯府里的廚藝相比,可差得太遠了。」淨凡陪著徐春君和陸夫人一邊往後堂走一邊說,「您二位慢來,我先去看看。」

  淨凡離開後,陸夫人問徐春君:「無疾伴駕去了東都,也差不多一個月了吧?」

  「是快一個月了,估摸著再有幾日也就該回來了。」徐春君說。

  「他如今身為丞相,自是忙得很,好在有你這個賢內助,家裡的事一概不必操心。」陸夫人說,「他呀可真是好命!」

  「遇之媳婦比我還要更勝一籌,這全都是姑母的好眼光。」徐春君微微掩口一笑。

  「她還要跟著你多學習,不過從來都是表壯不如里壯,」陸夫人說,「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這一點我可得跟姑母好好學一學,我家這幾個孩子也慢慢大了,將來結親確是要放出眼光來的。」徐春君說。

  「說起這個我倒是想起來了,你今日來上香,怕不是為自己求什麼吧?」陸夫人問。

  「阿暖帶著三個兒子去邊疆三年了,我時刻惦記著她。也不知她什麼時候能等到霍公爺,希望她能早日回來。」徐春君看了一眼牆頭的紫藤,想起好多好多年前,和岑雲初姜暖一同在紫藤花架下說笑的情形。

  「當年霍公爺出征,打了三年仗,方才擊退了賊兵。可是他卻在最後一戰中失了蹤,真是叫人意難平啊!」陸夫人也不禁嘆息一聲。

  「阿暖是個痴心的,見不到霍公爺,她一輩子都不能安心。」徐春君也感嘆,「真希望老天能垂憐。」

  「芳菲今年也十七了,霍家的長子自幼與她投緣,也該回來提親了。」陸夫人說,「再等下去可就不成話了。」

  「我和無疾商量了,再等一年。」徐春君說,「到時阿暖如果再不回來,我就寫封信問一問。」

  「阿鸞已是准太子妃了,」陸夫人說,「你也不必再多考慮兩個女兒的婚事。只是蘭台的媳婦千萬得好好選一選。」

  「他才十四,也未免太早了些。」徐春君忍不住笑了,「還是先把書讀好了是正經。」

  吃過齋飯,徐春君和陸夫人準備回去。

  車夫進來稟告:「夫人,馬車輪子拔了榫頭,得修一修,勞煩您再等一等。」

  徐春君和陸夫人相視一笑,都想起了當年她們第一次在這裡見面的情形。

  「春君啊,你知道我為什麼總是喜歡到這裡來燒香嗎?」陸夫人坐在偏殿的蒲團上問。

  「為什麼?」徐春君問。

  「因為我在這裡遇到了我命里最重要的兩個人。」陸夫人望著院中的古樹說,「我十六歲那年來這裡上香。們,遇見了我們家侯爺。

  也不過無意間的一瞥,就定下來了一輩子。

  後來呢我又在這兒遇見了你,當時你攔在我面前,要我救你家二哥哥。

  其實這麼多年我一直沒跟你說過,在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已經決定要幫你了。

  人與人之間,緣分這東西奇妙得很。我那天來燒香,許的願就是求老天給無疾安排一樁好親事。

  我甚至想,我出了門遇見誰家的女子,那就是菩薩指定了的人。

  然後我出了門,就看見了你。」

  「當年多虧姑姑的一線善念救了我哥哥,也救了我全家。」徐春君說。

  「不是我救的,是你。」陸夫人說,「你不但救了徐家,也救了鄭家。

  看如今這兩個門戶巍巍赫赫,風光無限。

  那一點根苗都是在這普渡庵中那個十五六歲大的小姑娘種下的。」

  陸夫人的聲音沉緩蒼老,仿佛能把二十年的光陰穿透。

  偏殿外起了風,古樹上的藤蘿簌簌搖曳。

  細碎的花朵紛紛飄落,一如當年的情形。

  又是一年春,誰的故事開始了呢?

  完結感言

  每一本書寫到結尾的時候,我的心裡總是有揮之不去的傷感。

  好像一本書的完結,就像是在和一眾朋友道別,而且是再也不見的那種。

  完結之後,書中人物的一切都已定局,而我也將開啟下一本書的旅程。

  總要說點什麼吧,總得好好的道個別吧。

  這是一個始於春天,終於春天的故事。

  這是三個性格不同,命運不同的女孩兒的故事。

  我愛她們每一個,總力求把她們塑造得有血有肉,真實可感。

  當然由於我個人水平的關係,有太多地方寫的不夠精彩。

  感謝訂閱這本書的讀者,感謝你們的支持和鼓勵。

  雖然我們從未謀面,但我在心中始終感激。

  願讀到這裡的每個人都能幸福快樂,都能夠實現自己長久以來的心愿。<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