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頁
今天的雪本來也不大,況且天氣也還暖和,所以沒有多久就化了。
潮潤潤的風,讓人有種初春的錯覺。
徐春君和鄭無疾把陸夫人送上了車,又給她帶了些陳州的土產。
「今日剛回來,東西都堆著沒規整完。」徐春君有些抱歉地說,「等我明日都收拾完了,再把給姑姑的東西都拿過去。」
「這些盡夠了,」陸夫人說,「你留著送別人吧,我又不是外人。」
「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就是一點兒心意。」徐春君說,「知道姑姑家什麼都不缺。」
「快回去吧!別在這濕地上站著。」陸夫人揮了揮手,「你自己要當心,別累著,早些休息。」
看著陸夫人的馬車遠去,鄭無疾對徐春君說:「你和姑姑兩個人的緣分還真是深,她其實疼你勝過疼我。」
「姑姑是個難得的明白人,」徐春君微微一笑,「我要多學習才行。」
夫妻兩個手挽著手往回走,看著燈火輝煌的院落,心中也頗感慨。
想著也不過幾年前,鄭無疾還是那個遊手好閒的浪蕩子。
而如今已經成了官聲清廉的大臣了。
「兩位小姐已經睡了,」丫鬟過來說,「大人和夫人也歇息吧。」
室內生了碳火,暖融融的,新鋪的被褥柔軟蓬鬆。
「泡了腳就睡吧!」鄭無疾打了個哈欠,他明早天不亮就得上朝去。
第599章 褒獎
第二日早朝,鄭無疾上殿述職。
皇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褒獎鄭無疾:「鄭愛卿自到陳州以後,興修水利,廣辦學堂;革除陋習,懲處豪強。
惠及百年,利在千秋。於社稷有功,於百姓有功。
朕深感欣慰。」
「聖上過譽了,這都是臣的本分。」鄭無疾恭敬謙虛。
「陳州百姓上的萬民書,朕看過了。已經命人裝裱起來,傳示各州縣官員。讓他們看看什麼樣的官,才是被百姓愛戴的好官。」皇上說,「無論哪一朝哪一代,這樣的官,永遠都不嫌多。」
其他官員聽著,都知道皇上對鄭無疾十分滿意。
這樣的褒獎之詞,他們還是頭一次從皇上口中聽說。
下了朝之後,不少人立刻圍攏過來,和鄭無疾攀談。
都明白他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深居要職。
因為鄭無疾不但有才幹,而且關係網很牢靠。
他的妻子和當今皇后以及定北公夫人關係匪淺。
還有他姑母陸家,岳丈徐家,以及陳家柯家,在官場上都舉足輕重。
皇上給鄭無疾放了半個月的假。
鄭無疾回去後就陪著徐春君回娘家了。
「趁著現在有時間,你身子也方便,回去住上些日子。
再過些天,我可能又要忙起來,你也要忙過年的事,就沒法兒在娘家久住,」鄭無疾拉著徐春君的手說,「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外頭,跟家裡人聚少離多。
況且過了年你就要生孩子,又要好久才能回娘家來。」
「人人都說我操心,卻還要你替我操心。」徐春君笑了。
「自己的媳婦兒自己疼。」鄭無疾也笑了,「我不疼你,誰疼你?」
到了徐家,除了大老爺和二老爺眾人都在。
徐春君和鄭無疾帶著兩個孩子給長輩們一一問安,看到長輩們都身心安泰,自然高興。
徐琅也帶著兩個兒子來了。
眾人見了徐春君他們都喜笑顏開,更是爭著抱兩個孩子。
「哎呦,這對小美人兒。」宋氏不住口地誇讚,「就跟白玉雕的一樣。」
「二嫂嫂這麼喜歡,自己也生一個吧。」徐春君笑著說。
「哎,我這兩個兒子直鬧得我頭疼。」宋氏苦笑著搖頭,「我是怕再生還是兒子。」
「知道你今天回來,孩子們都跟學堂告了假。」徐琅抱著阿鸞笑吟吟地說,「這會兒我們正後悔呢,弄了一院子的鑽天猴兒,吵得大人不安生。」
「就是這樣熱熱鬧鬧的才好,思難思義都長得這麼高了,只是我還是分不清他們兩個。」徐春君看著歡騰騰的場面,打心裡頭高興,「柏哥兒和松哥兒都長成大小伙子了。」
「可不是,孩子們長得最快了。」徐琅也不禁嘆息一聲,「你三哥家的孩子也聰明著呢,別看才一歲多。」
「是呢,我剛才還抱了一會兒,一點兒都不認生。」徐春君說。
徐道慶的孩子也是個男孩兒,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
「道凱也要定親了。」白氏走過來說,「他是最小的,剛來京的時候才十二歲。」
「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徐春君聽了忙問。
「我的姑奶奶,你快歇歇吧!也不看看自己的身子。」二太太孫氏聽了就說,「我們這些閒人多的是,哪能累著你?」
「對了姑姑,聽說姑父進宮給太子做侍讀去了?」徐春君問徐琅。
「是啊,學堂里的事他也顧不上了。」徐琅笑著說,「如今是劉先生在那裡主持著。」
「姑父的學問好,被徵召是在情理之中。」徐春君說,「道啟給我寫信說的,還說劉先生講的太細了,他聽不慣。」
「道啟這孩子太聰明了,劉先生已經說教不了他了,讓再給找別的先生呢。」徐琅說。
「那姑父可有合適的人推薦?」徐春君對弟弟的學業很是關心。<hr>
潮潤潤的風,讓人有種初春的錯覺。
徐春君和鄭無疾把陸夫人送上了車,又給她帶了些陳州的土產。
「今日剛回來,東西都堆著沒規整完。」徐春君有些抱歉地說,「等我明日都收拾完了,再把給姑姑的東西都拿過去。」
「這些盡夠了,」陸夫人說,「你留著送別人吧,我又不是外人。」
「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就是一點兒心意。」徐春君說,「知道姑姑家什麼都不缺。」
「快回去吧!別在這濕地上站著。」陸夫人揮了揮手,「你自己要當心,別累著,早些休息。」
看著陸夫人的馬車遠去,鄭無疾對徐春君說:「你和姑姑兩個人的緣分還真是深,她其實疼你勝過疼我。」
「姑姑是個難得的明白人,」徐春君微微一笑,「我要多學習才行。」
夫妻兩個手挽著手往回走,看著燈火輝煌的院落,心中也頗感慨。
想著也不過幾年前,鄭無疾還是那個遊手好閒的浪蕩子。
而如今已經成了官聲清廉的大臣了。
「兩位小姐已經睡了,」丫鬟過來說,「大人和夫人也歇息吧。」
室內生了碳火,暖融融的,新鋪的被褥柔軟蓬鬆。
「泡了腳就睡吧!」鄭無疾打了個哈欠,他明早天不亮就得上朝去。
第599章 褒獎
第二日早朝,鄭無疾上殿述職。
皇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褒獎鄭無疾:「鄭愛卿自到陳州以後,興修水利,廣辦學堂;革除陋習,懲處豪強。
惠及百年,利在千秋。於社稷有功,於百姓有功。
朕深感欣慰。」
「聖上過譽了,這都是臣的本分。」鄭無疾恭敬謙虛。
「陳州百姓上的萬民書,朕看過了。已經命人裝裱起來,傳示各州縣官員。讓他們看看什麼樣的官,才是被百姓愛戴的好官。」皇上說,「無論哪一朝哪一代,這樣的官,永遠都不嫌多。」
其他官員聽著,都知道皇上對鄭無疾十分滿意。
這樣的褒獎之詞,他們還是頭一次從皇上口中聽說。
下了朝之後,不少人立刻圍攏過來,和鄭無疾攀談。
都明白他在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深居要職。
因為鄭無疾不但有才幹,而且關係網很牢靠。
他的妻子和當今皇后以及定北公夫人關係匪淺。
還有他姑母陸家,岳丈徐家,以及陳家柯家,在官場上都舉足輕重。
皇上給鄭無疾放了半個月的假。
鄭無疾回去後就陪著徐春君回娘家了。
「趁著現在有時間,你身子也方便,回去住上些日子。
再過些天,我可能又要忙起來,你也要忙過年的事,就沒法兒在娘家久住,」鄭無疾拉著徐春君的手說,「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外頭,跟家裡人聚少離多。
況且過了年你就要生孩子,又要好久才能回娘家來。」
「人人都說我操心,卻還要你替我操心。」徐春君笑了。
「自己的媳婦兒自己疼。」鄭無疾也笑了,「我不疼你,誰疼你?」
到了徐家,除了大老爺和二老爺眾人都在。
徐春君和鄭無疾帶著兩個孩子給長輩們一一問安,看到長輩們都身心安泰,自然高興。
徐琅也帶著兩個兒子來了。
眾人見了徐春君他們都喜笑顏開,更是爭著抱兩個孩子。
「哎呦,這對小美人兒。」宋氏不住口地誇讚,「就跟白玉雕的一樣。」
「二嫂嫂這麼喜歡,自己也生一個吧。」徐春君笑著說。
「哎,我這兩個兒子直鬧得我頭疼。」宋氏苦笑著搖頭,「我是怕再生還是兒子。」
「知道你今天回來,孩子們都跟學堂告了假。」徐琅抱著阿鸞笑吟吟地說,「這會兒我們正後悔呢,弄了一院子的鑽天猴兒,吵得大人不安生。」
「就是這樣熱熱鬧鬧的才好,思難思義都長得這麼高了,只是我還是分不清他們兩個。」徐春君看著歡騰騰的場面,打心裡頭高興,「柏哥兒和松哥兒都長成大小伙子了。」
「可不是,孩子們長得最快了。」徐琅也不禁嘆息一聲,「你三哥家的孩子也聰明著呢,別看才一歲多。」
「是呢,我剛才還抱了一會兒,一點兒都不認生。」徐春君說。
徐道慶的孩子也是個男孩兒,白白胖胖的,很是可愛。
「道凱也要定親了。」白氏走過來說,「他是最小的,剛來京的時候才十二歲。」
「可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徐春君聽了忙問。
「我的姑奶奶,你快歇歇吧!也不看看自己的身子。」二太太孫氏聽了就說,「我們這些閒人多的是,哪能累著你?」
「對了姑姑,聽說姑父進宮給太子做侍讀去了?」徐春君問徐琅。
「是啊,學堂里的事他也顧不上了。」徐琅笑著說,「如今是劉先生在那裡主持著。」
「姑父的學問好,被徵召是在情理之中。」徐春君說,「道啟給我寫信說的,還說劉先生講的太細了,他聽不慣。」
「道啟這孩子太聰明了,劉先生已經說教不了他了,讓再給找別的先生呢。」徐琅說。
「那姑父可有合適的人推薦?」徐春君對弟弟的學業很是關心。<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