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也不知道穿嫁衣的人尷不尷尬?
也不知道迎親的人會不會騎馬?
他一想到五大三粗的漢子蒙著紅蓋頭的畫面,猛的捂住心口,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撅過去。
眼前滿是揭開紅蓋頭之後,紅蓋頭下一張鬍子拉渣的臉。
……哎喲喲,辣眼睛辣眼睛哦……
還有洞房花燭夜,他倆準備怎麼辦?
……
影三的目光看向屋子裡的幾人。
實話實說,一開始他很害怕。
後來他很疑惑。
再之後他很擔憂。
到現在,有點期待是怎麼回事?
聽說洞房的時候有人會哭。
所以,他倆,誰哭?
哦,這該死的好奇心。
第242章 皇帝心知肚明
宮中。
御書房。
皇帝在批閱奏摺,不時問一句康公公:湛王府有沒有新情況。
康公公回答:「回皇上的話,根據太醫院的來報,湛王府沒有別的消息傳來。」
皇帝眉頭微皺。
康公公上前安慰:
「皇上放寬心,太醫說了,湛王殿下沒有性命之憂,只是到底受了傷,得養上幾日。湛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
皇帝:「最好如此。
「大理寺那邊查出了什麼消息嗎?高嵐怎麼還沒有入宮?」
康公公:「皇上放心,高大人鐵面無私,雷霆手段,一定能將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皇帝:「嗯,送去湛王府的東西都送去了嗎?」
康公公回答:「是,皇上,已經送過去了。」
皇帝:「嗯,那就好,也算是朕的一點安慰。」
快到傍晚的時候。
大理寺卿高嵐從宮外進來,皇帝當即宣見。
進了御書房,高嵐跪地磕頭行禮:
「微臣參見皇上。」
皇帝擺擺手:「罷了,起來吧,直接說事。」
高嵐起身:「是。」
「皇上,微臣查了那些死士和箭衛的兵器,是來自淮陽麥山的精鐵。那裡的精鐵,全部會送到兵部,由兵部統一打造分配。
「微臣去查了兵部的帳目,從材料到成品都有數,說明不是兵部出去的。」
高嵐說到這裡,頓了頓,才又道:
「此事,若要查個水落石出,那微臣要去一趟淮陽麥山。」
用的是那裡的原料,卻不是從兵部走的,那定然就是從原產地直接分走的原鐵。
只是,如果查到那裡,真相一定會大白,就是不知道皇帝能不能接受那個結果。
所以他特地來詢問,但這詢問,卻也沒有明說。
若皇帝真想查個水落石出,一定會同意他出京。
若皇帝不想,這個理由便可以從中做個緩衝。
話說到這裡,皇帝已經明白高嵐是什麼意思。
若真的查到了淮陽麥山,有些事情想瞞也瞞不住了。
事情到這裡,皇帝已經心知肚明。
能從麥山拿到兵部供給的原鐵,必定是京城中人,哪怕不是皇子,那也是皇子底下為皇子效力的人。
夜湛常年在外,不在京城,也沒有仇家,若是外敵想要對付,不可能用麥山的原鐵。
那便只能是京中的人,也只能是……皇子。
丞相確實一直在扶持老五,但是老五一直都沒什麼長進,這個時候殺老七,對老五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還會打破三方平衡。
但,老二不同。
皇帝閉上眼睛,許久才睜開。
「京城最近並不安穩,愛卿還是好好的呆在京城,等以後京城事了了,再派人去麥山走一趟。
皇帝沒有同意他去,說明是不想把事情捅到明面上來。
但說的話又保留餘地,等以後京城事了了再去。只是就算去,也不是大理寺卿本人,而是派人前去。
皇帝的態度已經很明顯:
不到萬不得已,他都不希望皇室里鬧出人命。
高嵐心領神會,對著皇帝拱手應道:
「是。」
高嵐離開,皇帝負手而立。
看向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
康公公前去添茶。
他開口問道:「你說,老七會不會怨朕?」
老七沒事,他選擇息事寧人。
若老七有事,他也不能給一個公道。
朝廷事上,比真相更重要的東西,是權衡。
康公公一副不明所以的語氣:
「皇上心疼湛王殿下,湛王殿下也一定理解皇上的難處。
「湛王殿下正直明理,不會聽信讒言,自然不會怨怪皇上。」
皇帝聽著這話,在椅子上坐下來,緩緩鬆了一口氣:
「如此,是最好的。」
「等他到了朕的位置,站在朕的立場,便會明白,朕所做決定的背後緣由。」
康公公:「是,湛王殿下只不大會表達,但心裡卻跟明鏡似的。」
皇帝:「去把蕭家和江家的的信息,都送一份上來,朕看看若有可用之人,便往上提一提。」
「是。」
湛王府。
打雀牌的幾人在屋子裡打了一下午。
到傍晚,剛剛散了回到書房,賀太醫便來傳了消息:
「殿下,那個死士中毒身亡了……」
等聽賀太醫說完細節,夜湛和穗寧相視一眼。<hr>
也不知道迎親的人會不會騎馬?
他一想到五大三粗的漢子蒙著紅蓋頭的畫面,猛的捂住心口,生怕自己一不留神就撅過去。
眼前滿是揭開紅蓋頭之後,紅蓋頭下一張鬍子拉渣的臉。
……哎喲喲,辣眼睛辣眼睛哦……
還有洞房花燭夜,他倆準備怎麼辦?
……
影三的目光看向屋子裡的幾人。
實話實說,一開始他很害怕。
後來他很疑惑。
再之後他很擔憂。
到現在,有點期待是怎麼回事?
聽說洞房的時候有人會哭。
所以,他倆,誰哭?
哦,這該死的好奇心。
第242章 皇帝心知肚明
宮中。
御書房。
皇帝在批閱奏摺,不時問一句康公公:湛王府有沒有新情況。
康公公回答:「回皇上的話,根據太醫院的來報,湛王府沒有別的消息傳來。」
皇帝眉頭微皺。
康公公上前安慰:
「皇上放寬心,太醫說了,湛王殿下沒有性命之憂,只是到底受了傷,得養上幾日。湛王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
皇帝:「最好如此。
「大理寺那邊查出了什麼消息嗎?高嵐怎麼還沒有入宮?」
康公公:「皇上放心,高大人鐵面無私,雷霆手段,一定能將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
皇帝:「嗯,送去湛王府的東西都送去了嗎?」
康公公回答:「是,皇上,已經送過去了。」
皇帝:「嗯,那就好,也算是朕的一點安慰。」
快到傍晚的時候。
大理寺卿高嵐從宮外進來,皇帝當即宣見。
進了御書房,高嵐跪地磕頭行禮:
「微臣參見皇上。」
皇帝擺擺手:「罷了,起來吧,直接說事。」
高嵐起身:「是。」
「皇上,微臣查了那些死士和箭衛的兵器,是來自淮陽麥山的精鐵。那裡的精鐵,全部會送到兵部,由兵部統一打造分配。
「微臣去查了兵部的帳目,從材料到成品都有數,說明不是兵部出去的。」
高嵐說到這裡,頓了頓,才又道:
「此事,若要查個水落石出,那微臣要去一趟淮陽麥山。」
用的是那裡的原料,卻不是從兵部走的,那定然就是從原產地直接分走的原鐵。
只是,如果查到那裡,真相一定會大白,就是不知道皇帝能不能接受那個結果。
所以他特地來詢問,但這詢問,卻也沒有明說。
若皇帝真想查個水落石出,一定會同意他出京。
若皇帝不想,這個理由便可以從中做個緩衝。
話說到這裡,皇帝已經明白高嵐是什麼意思。
若真的查到了淮陽麥山,有些事情想瞞也瞞不住了。
事情到這裡,皇帝已經心知肚明。
能從麥山拿到兵部供給的原鐵,必定是京城中人,哪怕不是皇子,那也是皇子底下為皇子效力的人。
夜湛常年在外,不在京城,也沒有仇家,若是外敵想要對付,不可能用麥山的原鐵。
那便只能是京中的人,也只能是……皇子。
丞相確實一直在扶持老五,但是老五一直都沒什麼長進,這個時候殺老七,對老五一點好處都沒有,而且還會打破三方平衡。
但,老二不同。
皇帝閉上眼睛,許久才睜開。
「京城最近並不安穩,愛卿還是好好的呆在京城,等以後京城事了了,再派人去麥山走一趟。
皇帝沒有同意他去,說明是不想把事情捅到明面上來。
但說的話又保留餘地,等以後京城事了了再去。只是就算去,也不是大理寺卿本人,而是派人前去。
皇帝的態度已經很明顯:
不到萬不得已,他都不希望皇室里鬧出人命。
高嵐心領神會,對著皇帝拱手應道:
「是。」
高嵐離開,皇帝負手而立。
看向窗外淅淅瀝瀝的小雨。
康公公前去添茶。
他開口問道:「你說,老七會不會怨朕?」
老七沒事,他選擇息事寧人。
若老七有事,他也不能給一個公道。
朝廷事上,比真相更重要的東西,是權衡。
康公公一副不明所以的語氣:
「皇上心疼湛王殿下,湛王殿下也一定理解皇上的難處。
「湛王殿下正直明理,不會聽信讒言,自然不會怨怪皇上。」
皇帝聽著這話,在椅子上坐下來,緩緩鬆了一口氣:
「如此,是最好的。」
「等他到了朕的位置,站在朕的立場,便會明白,朕所做決定的背後緣由。」
康公公:「是,湛王殿下只不大會表達,但心裡卻跟明鏡似的。」
皇帝:「去把蕭家和江家的的信息,都送一份上來,朕看看若有可用之人,便往上提一提。」
「是。」
湛王府。
打雀牌的幾人在屋子裡打了一下午。
到傍晚,剛剛散了回到書房,賀太醫便來傳了消息:
「殿下,那個死士中毒身亡了……」
等聽賀太醫說完細節,夜湛和穗寧相視一眼。<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