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日還要再賣一日,便得想辦法穩住宮中。」

  宮中?

  影三激動了一下。

  這大小姐能處,有事她是真上。

  連宮中都能算計,不得不說,很勇。

  夜湛:「傳話給京畿衛,讓京畿衛說有儲糧,但別說多少。

  「再讓禮部的洪大人入宮,讓父……讓皇上先解決太平倉的事。」

  影三驚了一下:這江大小姐懂得很多啊。

  京畿衛有點糧食她都知道。

  自家主子真是不解風情,和江大小姐在一起不談風花雪月,光說些這種老爺們的事。

  小話本沒有給自家主子安排上,實在是影衛的失職。

  影三:「是,不過京畿衛的糧食並不多,咱們這樣,算不算撒謊?」

  夜湛:「我們又沒有說多少,只說有糧便不算撒謊。

  「皇上的訴求只是京城安定,百姓們在這場天災中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這些,殿下都已經做好了。

  「我們只是需要一日時間賣糧而已。」

  對於皇帝來說,只要百姓安定,其它無關痛癢的小事,他都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自然要助阿寧一臂之力的。

  影三應聲,退了下去。

  宮中御書房。

  皇帝氣憤又急切的在大殿中走來走去,外頭雨聲嘩啦嘩啦,下得他心煩意亂。

  兩個時辰前。

  他看到了京兆尹傳上來的消息。

  說糧商漲價,百姓買不到糧。

  他當即下了口諭,讓戶部從太平倉調糧。

  萬萬沒想到,太平倉的糧已經被掏空,只餘下一些,也都被大雨泡了水。

  還好發現得早,人雖然不能吃,卻可以餵牲畜。若再晚些時日,糧食發臭發爛,就連餵牲畜也不行。

  百姓無糧,引起動盪,這種事在天災饑荒時,時有發生。

  但是,這樣的情況,卻不該出現在京城,京城乃天子腳下,實在不該發生這樣的事。

  而這件事,又關係到大皇子和已故皇后……

  皇帝想到這些事,只覺得頭疼。

  一件一件,要如何處理才合適。

  第223章 我們不必插手

  在皇帝讓戶部去調糧,等消息的時候,中途京兆尹來了一回。

  稟報說有幾家府邸帶頭施粥賣糧,動亂都平息下來,老百姓也買到了糧。

  皇帝聽到這個好消息,才堪堪鬆了一口氣。

  不過,府邸賣糧終究有限,這雨不知什麼時候停,能整規糧食分發,控制局面才最要緊。

  好歹動亂平息了下來,接下來,就等戶部那邊的消息了。

  康公公看皇帝走來走去面色急切的模樣,上前道:

  「皇上,御膳房溫了蓮子粥,可要用一些。」

  皇帝擺擺手,「你去門口守著,等曾嵩來了立馬帶進來。」

  「是。」康公公應聲。

  只是,人還沒有出去,就有內侍來報:

  「皇上,戶部的曾大人來了。」

  皇帝神情一凝:「讓他進來。」

  說完,在龍椅上坐下,康公公立馬提了爐子上的熱水,過來泡了茶。

  戶部尚書曾嵩進門,戰戰兢兢跪下行禮:「微臣參見皇上。」

  曾嵩低著頭,兩個時辰前,在皇上發現太平倉無糧之後,他已經被召進宮挨了一次罵,到現在依然心有餘悸。

  皇帝看向他,語氣威嚴,

  「別說廢話,說正事。」

  曾嵩磕頭:「是皇上,微臣已經加緊時間從各處調糧,京畿衛那邊回話說有一批糧食可以運出來,能解京城燃眉之急。」

  皇帝又鬆了一口氣。

  有糧就好,有糧就能救命。

  他正想問糧食有多少,可夠京城百姓用多久,就又聽到曾嵩說道:

  「還有其他各部也紛紛上報,能有餘糧抽出來,雖沒有說具體數額,不過微臣估摸大概,一定能讓百姓渡過難關。」

  皇帝聽到這裡,面色稍霽,點點頭。

  「這件事便交給你,務必給朕辦妥。」

  曾嵩不敢去擦額頭的汗,低頭應聲:「是,皇上。」

  等曾嵩退下去,皇帝的一顆心才終於放回肚子裡。

  按照京兆尹那邊的消息,京城的動亂已經平息,戶部這邊又說京城有糧,如此,京城能維持安穩。

  兩件他最關心的事情有了著落,接下來就要處理太平倉的事。

  皇帝的神情一下沉下來。

  他想了好一會兒,讓康公公派人去傳丞相進宮。

  說完,想到自己剛剛看到禮部洪大人送上來的摺子,又多補充了一句:

  「把禮部的洪大人,也請進宮裡來。」

  禮部洪安是老臣,最是正直敢說,這件事到這裡也該了結了,正好問問禮部的人。

  若是別人,自然是尋刑部大理寺,但是牽扯到自己的兒子,便先找禮部。

  康公公應聲退下。

  皇帝把這件事從大局想了一遍。

  薛家的職責隸屬於戶部,照理來說戶部也有監察職責,但現在戶部尚書曾嵩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這種連帶責任,便先放一放了。

  事有輕重緩急,先解決完重要的,其他的再慢慢處理。

  此時,丞相府。

  許丞相和戴幕僚還有杜老,正在討論著京城的糧食事件。

  <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