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舊事重提,且是在這樣的場合,眾人耳聽此言,隱約覺得有些不妙。

  而正待此時,卻見左丞相范時余站出來道,“永陵王,先太子已經薨逝這麼多年,您現在說這話是什麼意思?今日這樣的場合,您此作為,怕不是有些不合適吧?”

  哪知永陵王毫不畏懼,冷笑一聲,道,“先太子確實已經薨逝,可他尚有遺孤在世,那麼陛下,是不是該履行自己的諾言,重新考慮一下儲君之位?”

  第一百零七章

  什麼, 遺孤?

  永陵王這話一出, 著實令在場眾人深感意外, 難道先太子還有子嗣?

  龍椅之上的宣和帝也皺起了眉來, 開口道,“先太子還有子嗣在世?你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朕怎麼從來沒有聽說過?”

  左丞相范時余也忙道,“永陵王休得胡言,平白污衊人清白!前太子遺孀龔太妃這些年一直獨居於皇陵,何時曾有過子嗣?您貴為郡王,要為言行負責的。”

  誰料卻見永陵王冷笑了一聲,道,“本王當然會為言行負責。本王只說是先太子的遺孤, 又沒說孩子是龔太妃所生,龔太妃沒有子嗣, 並不代表先太子沒有, 這怎麼就是胡言了呢?”

  他語聲鑿鑿, 似乎頗有把握的樣子,范時余見狀,忽覺哪裡不太對, 一時不敢輕易再說些什麼。

  哪知宣和帝今日性子似乎出奇的好, 聞言卻哦了一聲,問道, “那據你所言, 這遺孤是哪裡來的?你憑空變出來的?”

  永陵王一噎, 立刻否認, “當然不是。先太子曾有一側妃朱氏,先太子身故之時,她才剛有身孕,為了自保,她那時離開東宮,隱居在民間,並誕下一名男丁,如今算起來,也與皇長子差不多的年紀。”

  忽然被提到的蕭鈞微微凝目,卻聽父皇又問道,“那這個孩子,現如今在哪裡?”

  永陵王自是有備而來,聞言道,“就在宮外,陛下若真心想見,現在就可以見到。”

  既然事情已經開了頭,必須是要解決的了,宣和帝便頷首道,“好啊,那就領進來,叫朕瞧瞧。”語氣並沒有什麼怒意,但很明顯已經已經斂了神色。

  永陵王卻無所畏懼,真的去領人了。

  沒過多久,果然見他帶著一青年入到了殿中,眾人凝目望去,只見這青年一身文人打扮,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別說,僅從氣質來看,還真與當年以文雅著稱的先太子有那麼些相似。

  年紀也確實與蕭鈞差不多,但是身上的氣勢,卻絕對不能與蕭鈞相較。

  宣和帝一派威儀之相,面上看不出喜怒,但這青年倒表現的不卑不亢,入到殿中之後,也不見什麼怯懦,向著他行了個禮,自稱道,“草民蕭瑞,見過陛下。”

  宣和帝沒有應答,只冷冷掃過一眼,沉聲問道,“你是先太子遺孤,有何為證?”

  卻見這自稱蕭瑞的青年拿出一塊碧色的玉佩,說,“此乃先父所留,高.祖爺親賜於子孫之物,足可以證明。”

  眾人聞言趕忙看去,只見那玉佩乃是龍紋,呈圓形,見過宣和帝常服之人都是心間暗頓,這一枚,還真與宣和帝平素腰間所系的那塊龍佩很是相似。

  宣和帝目中沒什麼波瀾,只從下立的眾臣中尋到了太常寺卿,問道,“當年是你負責先太子的後事,你可能辨認,這是不是先太子的遺物?”

  太常寺卿得令上前,將那青年手中玉佩瞧了幾眼,卻道,“啟稟陛下,請恕臣眼拙,此乃皇家之物,不敢輕易辨認,但當年臣在辦理先太子喪葬之時,曾發生過宮人偷偷盜取先太子遺物之事,因此,就算此玉佩為真,僅憑這一點,也並不能證明這就是先太子遺孤。”

  太常寺卿說話慢條斯理,卻很是嚴謹,這話一出,叫這青年不由得有些著急。

  正當此時,卻聽宣和帝又道,“的確,僅是一塊玉佩,太過薄弱,你可還有別的證據?”

  永陵王到底老練,沉得住氣,聞言道,“當然,臣還有人證。”

  說著朝殿外拍了拍手,卻見又有一奴僕打扮的男人進到了殿中。

  這人約莫也是五十來歲的年紀,面淨無須,朝宣和帝行了個禮,卻直接問道,“不知陛下可還記得奴才?奴才正是當年太子殿下貼身侍奉的宮人。”

  這話一出,左丞相當即斥責道,“混帳,一個奴才,怎麼敢對陛下說這種話?你若真是先太子侍者,此時要麼該去守陵,要麼遣散在宮外,怎麼會去了永陵王身邊?”

  誰料這人也毫不見氣短,聞言答說,“當年朱側妃有孕,為了保護主子血脈,我只能追隨永陵王。”

  聞言,宣和帝冷笑起來,道,“這話說得,若先太子真有血脈,朕就不能保護嗎?永陵王身在荊州,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去找他,難不成你們之間有什麼勾當?”

  永陵王登時急了,嚷道,“陛下休要血口噴人!他為什麼來找我,你心裡最該清楚!當年先太子因何而死,難道你忘了嗎?”

  隨著這一聲,殿中情勢陡然嚴峻起來。

  蕭鈞見狀,終於開口,道,“先太子死因一筆一划記在宗正,他英年早逝,父皇也十分可惜,若他果真有血脈在世,父皇也定會好好照顧,只是現在令人頗為費解,他為什麼要去找你,僅憑這一塊玉佩一個自稱前東宮奴才的宮人,你就要證明此人是皇家血脈,為免太輕浮了些。你方才難道沒聽見太常寺卿所言?若這玉佩正是這宮人所竊,你當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