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後來幾年一直沒有妹妹和大哥的消息,顧承光無奈之下就跟他說了大哥早已經犧牲了的事,他還記得當時的他萬念俱灰之下,心裡除了恨之外,沒有別的情緒,只有在戰場上不斷的殺倭兵才能好受一些,就這麼過了這麼多年……直到現在抗戰勝利了,終於等來了妹妹的消息了嗎?
雖然抗戰勝利已經兩年多了,季用還是不敢相信徐清音或許已經死了,但那些資料和後來發生的事,讓他不得不去接受這個事實,她再也沒有出現過。此時面對著她唯一的親人——兄長徐清驥,以為早就接受了的事實,此刻提及卻再次讓他的心中酸脹起來,他忍下這種複雜的情緒,從隨身的包里掏出一個長盒子,遞給徐清驥道:“這是徐清音同志交待要轉交給你的東西。”
徐清驥看了一眼沒接,冷靜地輕聲問道:“她在哪?”
“……非常抱歉,她失蹤了,有兩年多沒有任何消息了,很可能已經……”說到這裡,季用不敢也不忍說出那個字來刺激這個因家仇和國恨而消磨得有些過於沉靜的男人。
“你們找過她嗎?”徐
清驥啞聲問道。
“當然找過!你知道的,我們現在有這個能力和實力……只是……慚愧……非常抱歉……”季用無力道,如果可以,他當然希望他們都錯了,徐清音還在某個地方好好的活著。也許,她只是想過平靜的生活……
徐清驥沒再問下去,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整個人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
季用勸不了,說不清他是希望徐清驥鬧一場還是哭一場,好歹能發泄出來,還是希望他像現在這般平靜的接受這個“事實”。
他想或許他們都需要一些時間來面對,兩年遠遠不夠。
他將桌上的盒子往徐清驥面前推了推,轉身避了出去。
良久,徐清驥打開盒子,想看看妹妹給他留下的是什麼,妹妹向來聰明絕頂,或許她是有其他的打算呢?
可惜,盒子裡面只有兩封信,一封上書“二哥親啟”,一封上書“顧承光親啟”。
他放下“顧承光親啟”的那封信,打開給他的那封——
裡面交待了他一些事,包括告訴他已經報了父母兄嫂子侄以及徐氏一族的大仇,要他好好活著;還交待了他,徐氏一族的“根基”她都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十年之後再去取出來;還有拿好那張收條,可能以後會有大用處……諸此種種,繁瑣絮念,他竟不覺得囉嗦,只希望這封信寫得再長一些,再長一些,無有盡時才好……
看完最後一行字,徐清驥淚眼模糊,想若妹妹還活著,若父母兄嫂侄兒還活著,若所有人都活著,那該多麼好。
他一定會是全平都城最悠閒最享福的兒郎——妹妹出嫁後依然放不下他,常常要回娘家對他耳提面命一番,又不忘時時照應著他;大哥不放心父母跟著他過,常常帶著妻兒回家探望,口中不滿他的吊兒郎當,卻還是處處為他善後;他娶了個“厲害”娘子,兩人三不五時的就鬧得家中雞飛狗跳,妹妹和大哥忙著給他們當和事佬,勸和不勸分;他們三兄妹各自給爹娘生了好幾個孫兒孫女,老兩口天天忙著抱孫子抱孫女,根本沒閒心管他……父母康健,兄妹和睦,兒女繞膝,一生富足。
……
【番外顧承光】
他還記得那個夢……夢裡他親著她,說等到戰爭結束了,你要給我生一個兒子。她說好,生兩個也行……他還記得那個時候,她仰著臉,眼淚滾滾往下落,落在他的臉上、他的胸口、他的肩頭……他慌慌地伸出手去為她擦淚……他緊緊地將她擁在懷裡,像是擁著一件稀世珍寶……那是他這一生最後一次見到她。
此後多年,杳無音信。
guo黨敗走島外,他不願跟著走硬是留了下來。大哥寫了不知多少封信催著他去香江他也都毅然婉拒了。
他想著,在國內他還能有個盼頭,這裡有他至愛的女子,他不能走,若是去
了外面,她找他該是多麼難啊。
果然,抗戰結束兩年後,徐清驥帶了一封信過來交給他,裡面除了一張份量不輕的收條外,還有寥寥數語——
見字如晤:
我心昭昭,日月可鑑。
若此番能再歸來,願與君共白首。
然紙短情長,無以訴盡……及今思之,空餘淚痕。
惟願君,年年無恙,福壽綿長。
或前事渾忘,大概也好……
山河無恙,來日方長。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不過是短短几行字,斷斷續續的筆跡,可見不是一天寫就的,他捧著信笑了,笑著笑著,雙目發紅,眼淚便肆意決堤,像個孩子般哭了起來。
他總歸是不能接受她不在了的這個事實的,一直以來,他盼著她有消息,又盼著她沒消息。他至始至終,也不過是盼她能夠活著,只要她能好好地活著,他願意從此不再見她,他只要她活著!
可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若,若……<hr>
雖然抗戰勝利已經兩年多了,季用還是不敢相信徐清音或許已經死了,但那些資料和後來發生的事,讓他不得不去接受這個事實,她再也沒有出現過。此時面對著她唯一的親人——兄長徐清驥,以為早就接受了的事實,此刻提及卻再次讓他的心中酸脹起來,他忍下這種複雜的情緒,從隨身的包里掏出一個長盒子,遞給徐清驥道:“這是徐清音同志交待要轉交給你的東西。”
徐清驥看了一眼沒接,冷靜地輕聲問道:“她在哪?”
“……非常抱歉,她失蹤了,有兩年多沒有任何消息了,很可能已經……”說到這裡,季用不敢也不忍說出那個字來刺激這個因家仇和國恨而消磨得有些過於沉靜的男人。
“你們找過她嗎?”徐
清驥啞聲問道。
“當然找過!你知道的,我們現在有這個能力和實力……只是……慚愧……非常抱歉……”季用無力道,如果可以,他當然希望他們都錯了,徐清音還在某個地方好好的活著。也許,她只是想過平靜的生活……
徐清驥沒再問下去,他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整個人仿佛失去了靈魂一般。
季用勸不了,說不清他是希望徐清驥鬧一場還是哭一場,好歹能發泄出來,還是希望他像現在這般平靜的接受這個“事實”。
他想或許他們都需要一些時間來面對,兩年遠遠不夠。
他將桌上的盒子往徐清驥面前推了推,轉身避了出去。
良久,徐清驥打開盒子,想看看妹妹給他留下的是什麼,妹妹向來聰明絕頂,或許她是有其他的打算呢?
可惜,盒子裡面只有兩封信,一封上書“二哥親啟”,一封上書“顧承光親啟”。
他放下“顧承光親啟”的那封信,打開給他的那封——
裡面交待了他一些事,包括告訴他已經報了父母兄嫂子侄以及徐氏一族的大仇,要他好好活著;還交待了他,徐氏一族的“根基”她都放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讓他十年之後再去取出來;還有拿好那張收條,可能以後會有大用處……諸此種種,繁瑣絮念,他竟不覺得囉嗦,只希望這封信寫得再長一些,再長一些,無有盡時才好……
看完最後一行字,徐清驥淚眼模糊,想若妹妹還活著,若父母兄嫂侄兒還活著,若所有人都活著,那該多麼好。
他一定會是全平都城最悠閒最享福的兒郎——妹妹出嫁後依然放不下他,常常要回娘家對他耳提面命一番,又不忘時時照應著他;大哥不放心父母跟著他過,常常帶著妻兒回家探望,口中不滿他的吊兒郎當,卻還是處處為他善後;他娶了個“厲害”娘子,兩人三不五時的就鬧得家中雞飛狗跳,妹妹和大哥忙著給他們當和事佬,勸和不勸分;他們三兄妹各自給爹娘生了好幾個孫兒孫女,老兩口天天忙著抱孫子抱孫女,根本沒閒心管他……父母康健,兄妹和睦,兒女繞膝,一生富足。
……
【番外顧承光】
他還記得那個夢……夢裡他親著她,說等到戰爭結束了,你要給我生一個兒子。她說好,生兩個也行……他還記得那個時候,她仰著臉,眼淚滾滾往下落,落在他的臉上、他的胸口、他的肩頭……他慌慌地伸出手去為她擦淚……他緊緊地將她擁在懷裡,像是擁著一件稀世珍寶……那是他這一生最後一次見到她。
此後多年,杳無音信。
guo黨敗走島外,他不願跟著走硬是留了下來。大哥寫了不知多少封信催著他去香江他也都毅然婉拒了。
他想著,在國內他還能有個盼頭,這裡有他至愛的女子,他不能走,若是去
了外面,她找他該是多麼難啊。
果然,抗戰結束兩年後,徐清驥帶了一封信過來交給他,裡面除了一張份量不輕的收條外,還有寥寥數語——
見字如晤:
我心昭昭,日月可鑑。
若此番能再歸來,願與君共白首。
然紙短情長,無以訴盡……及今思之,空餘淚痕。
惟願君,年年無恙,福壽綿長。
或前事渾忘,大概也好……
山河無恙,來日方長。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
不過是短短几行字,斷斷續續的筆跡,可見不是一天寫就的,他捧著信笑了,笑著笑著,雙目發紅,眼淚便肆意決堤,像個孩子般哭了起來。
他總歸是不能接受她不在了的這個事實的,一直以來,他盼著她有消息,又盼著她沒消息。他至始至終,也不過是盼她能夠活著,只要她能好好地活著,他願意從此不再見她,他只要她活著!
可為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若,若……<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