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被人輕視時候,把爵位抬出來震懾一番,平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半點兒驕狂浮躁。

  這一點,別說他跟著驕傲,就是皇上偶爾說起都是驚訝誇讚。

  「好,這事我應下了,明日就回新都一趟,營地這邊交給你們了。」侯爺看向李老四和李勇說道,兩人趕緊點頭應下。

  很快,江澄就把午飯送來了。

  壇肉燉油豆角,菠薐菜肉丸子湯,肉沫醬茄子,涼拌青瓜,外加一大盆米飯。

  李老二在路上差不多走了一晚加一上午,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了。

  李老四、李勇和江澄每日訓練辛苦,也都練成了大胃王。

  就是侯爺,同他們一起搶著吃,也多添了兩次飯。

  眾人甚至都沒空閒說話,一直悶頭吃,直到盆碗都乾乾淨淨。

  李老二惦記家裡,又說了一會兒話,聽得鄭豐和鄭禾也都吃了飯,就張羅往回走了。

  軍營里沒什麼好東西給他帶回去,但幸好臨近金沙江,這個時節,魚獲不少。

  江澄帶人去把江岔子裡埋的圈網起了出來,大魚小魚抓了百十條,裝了四隻大木桶。

  於是,李老二這個中山伯,就坐在木桶中間,笑呵呵的踏上了歸程……

  夜幕下的碎金灘,比白日少了喧鬧,像個嫻靜的閨秀,溫柔又安靜。

  趙叔帶了幾個村人,在村里村外巡邏,重點看顧瓜田。

  雖然村長早就住到瓜田中間的窩棚里了,時時刻刻都盯著這片聚寶盆。

  但他們還是不放心,哪怕多走幾趟,嚇唬一下討人嫌的小獸也好,省得它們咬斷了瓜秧。

  要知道,少結一個瓜,夏末時候就少一個銀錁子!

  正這個時候,李老二就坐了馬車回來了。

  眾人跟著回了村子,幫忙往下抬木桶。

  聽說木桶里的大魚小魚是侯爺帶人抓的,特別給大伙兒帶回來嘗個新鮮,眾人都是高興。

  但夜太深了,他們悄悄說笑幾句,也就散了。

  第二日一早,佳音爬起來,洗漱吃飯,見得飯桌兒上有魚片粥,她才知道二伯回來了。

  可惜,她睡了懶覺,這會兒,二伯已經進城去了。

  她存了一肚子的好奇,還想問問溫先生那邊是怎麼安排的。

  但眼見奶奶、師姑和娘親都坐在一邊吃飯說笑,想必一切都很順利,她也就不惦記了。

  李老太一邊給孫女剝雞蛋,一邊囑咐,「吃完飯,就要把你耽擱的功課撿起來了。上午跟著何嬤嬤學規矩,下午去找蕙娘。你那個縫了一半的荷包,明日肯定要縫好的。」

  佳音埋頭喝粥,還想裝傻,就被娘親敲了腦袋,她只能抬頭,笑嘻嘻應下,「好,福妞兒聽奶奶的話。」

  「馬屁精!」陶紅英嘴裡笑罵,手下卻給閨女挑了一些魚片放到碗裡,「多吃魚,人家說多吃魚的小孩更聰明。」

  佳音忍不住吐槽,「娘,那多吃雞爪子是不是手巧?給我燉兩鍋吧,荷包太難縫了!」

  李老太和崔夫人差點兒噴了嘴裡的粥,都是笑的不成。

  陶紅英被閨女氣的頭頂要冒煙,「我看你啊,不是手笨,是豬肉吃多了,像豬一樣懶了!」

  眾人更是忍不住笑了起來!

  不管是不是情願,吃過飯,佳音又開啟了她的小學童生涯。

  何嬤嬤那裡還好,經歷了小主子的倦怠期和飛速期,她已經找到了適合小主子的教學風格,那就是——佛系。

  具體模式就是,一老一小對坐喝果汁吃點心,累了就去院裡院外溜達兩圈兒,說說閒話兒,講講故事,碰到小主子感興趣的地方,她就多說幾句,順帶教教規矩。

  這般兩日下來,一個教的沒啥壓力,一個學的輕鬆,也算卓有成效。

  但到了蕙娘那裡就不成了,女紅的基礎,就是日積月累的磨鍊。

  佳音這個懶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別說先前學的一點兒技巧忘光了,捏針都生疏了。

  荷包沒縫完,她的手指頭扎的就像蘿蔔頭一樣。

  碰巧,侯爺騎馬回來,佳音就舉著蘿蔔手跑了出去。

  侯爺心疼的一把把閨女抱了起來,眼見李老太迎出來,他就說道:「嬸子,福妞兒以後註定一輩子富貴榮華,身邊無數僕從伺候,想要新衣衫自有人縫製,她就不用學這些了吧?」

  李老太聽得哭笑不得,引著他們進屋,這才說道:「侯爺,全家都知道你心疼這丫頭,但福妞兒是個女孩子,總不能一點兒針線都不會啊。將來嫁人,就是做個樣子,嫁衣上也要繡幾針啊。

  「再說了,誰都不能一輩子看到頭兒,萬一這丫頭以後有落難的一天,她會洗衣做飯縫衣,起碼能讓自己活的乾淨體面一些,是不是?」

  這確實是老人家的金玉良言,侯爺再心疼也不好反對了。

  佳音也是聽得心暖,趕緊跑去抱抱奶奶,再也不敢耍小心眼兒,打算以後好好的認真的學點兒本事……

  第483章 求救

  侯爺留在家裡吃了晚飯,帶著胖閨女玩了一會兒,偷偷塞了點兒好東西,哄的胖閨女眉開眼笑,這才騎馬回了營地。

  第二日中午,佳音小睡了一會兒,醒來的時候,蕙娘抱了龍鳳胎過來走動,崔夫人也過來閒話兒。

  上課的地點就改到了李老太的屋子裡。<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