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嫂子本意是想討好孫思源夫妻,讓他們能對她和囡囡看重一些。

  沒想到,孫思源夫妻沒覺得如何,孫成建家裡卻鬧開了。

  孫成建的胖大婆娘,直接堵住孫思源一家的門口,罵的難聽之極。

  大意就是孫思源知道李嫂子和囡囡帶了絕戶財,故意設計讓他們一家遠離囡囡,然後自己占了便宜。

  否則囡囡這個親侄女,不住在親大伯家裡,怎麼住進了堂伯伯家?

  孫思源的夫人身體不算好,平日就不喜歡孫成建的媳婦兒,兩家少有走動,又因為這事氣的病倒了。

  孫思源一怒之下,請了鄰里做了見證,把當初孫成建簽下的字據拿了出來。

  李嫂子當然也不想被孫成建夫妻壓榨,抱了囡囡聲淚俱下,控訴個徹徹底底。

  孫成建夫妻不但沒占到便宜,還被所有鄉鄰鄙夷,壞了名聲。

  孫思源也是真厭煩這一家子了,正巧要送家裡孩子到書院讀書,一狠心賣了房子,搬來洛安小鎮住了。

  沒想到,好巧不巧,買的院子就在李家隔壁。

  趙玉茹嘆氣,「娘,您不知道,孫家剛搬來的時候,李嫂子整日抱了囡囡在門外晃蕩,想進來同我套近乎。

  「咱們不說囡囡,畢竟是個幾歲的孩子,但李嫂子已經是大人了,怎麼不懂之前傷了福妞兒,咱們家多生氣!

  「她就是想占便宜,打量咱們家心軟,卻不過當初的情面,一旦繼續走動,咱們家就是她和囡囡的依仗了。

  「我也不高興,就和老三說了。老三請孫先生過來喝了一杯茶,說了李嫂子行事的種種不妥,孫先生回去就把李嫂子派去守莊子了,又給囡囡換了個新的嬤嬤。」

  老太太長鬆一口氣,點頭應道,「原來如此,這其中居然有這麼多事兒。不過,李嫂子被送走,一定不願意吧?」

  「當然了,」趙玉茹咧嘴,小聲說道,「李嫂子那天鬧的簡直是天昏地暗,說孫先生要搶走囡囡。孫先生也不客氣,要把她送回囡囡舅舅家,她就不敢哭鬧了。」

  「就該這樣,」老太太搖頭嘆氣,「當初在船上,還覺得她是個不錯的,沒想到幾年功夫,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趙玉茹趕緊勸著,「娘,那都是旁人家裡的事了。既然做了鄰居,以後就把囡囡當做鄰居家的小姑娘好了。孫先生夫妻是明理的,只要好好教導,囡囡就錯不了。」

  佳音也是趕緊摟著奶奶的脖子,「奶奶,福妞兒餓了,想哥哥了!」

  「哎,好,好!」老太太望了一眼外邊,趕緊囑咐兒媳,「你先做飯,我帶福妞兒出去走走,順道接了家仁他們回來吃飯。」

  「好啊,娘,我這就去做飯。」趙玉茹帶了何嬤嬤和水靈下廚,老太太就背了孫女,帶著冬梅去街上轉悠。

  佳音自覺體重有些超標,想要自己走路,怕奶奶背著累。

  但老太太卻是不肯,堅持要背著孫女才踏實。

  這裡不是村子,還不算太熟悉,萬一有壞人見孫女可愛,把孫女拐跑怎麼辦!

  第411章 做人不能太自信,容易打臉

  這會兒離得書院午休還有兩刻鐘,她們就走去街尾買了粘糕,然後坐在自己鋪子門前,邊吃邊等書院開門。

  家仁帶了弟弟們剛走出大門,就見奶奶和妹妹等在對面,他們立刻歡喜瘋了,湧上前就把奶奶和妹妹圍住了。

  特別是貓哥兒,高興的又蹦又跳,惹得其餘學子都看過來。

  老太太就招呼孫子們,「走,回家吃飯,別耽誤鋪子做生意。」

  祖孫幾個呼啦啦拐回後邊巷子,趙玉茹已經在門口張望了。

  一大家子洗手,分碗筷,坐下來吃飯。

  老太太給這個孫子添飯,給那個盛湯,忙的不亦樂乎。

  即便一個米粒沒吃,卻覺得比誰都飽。

  過日子還是要這般熱熱鬧鬧才好!

  聽說奶奶和妹妹要多住幾日,小子們也不著急了,吃過飯,陪著奶奶坐了一會兒,吃了一塊粘糕,就蹦蹦跳跳回書院了。

  佳音躺下睡午覺,順帶跑去空間幹活兒,也把文抄公的工作收收尾……

  不說佳音和奶奶在洛安小住,每日清閒自在。

  只說碎金灘這邊,全村齊心合力,三四日的功夫,李勇的院子已經有了雛形。

  村長沒了半截胳膊,趙叔也沒了半條腿,這樣的重活,他們都是 有心無力,於是坐在石頭堆上,一邊閒話兒一邊看熱鬧。

  偶爾哪個村人手腳笨拙,鬧出點兒動靜,他們就高聲提醒幾句。

  李老二從家裡拐過來,坐到了兩個老爺子一邊。

  兩個老爺子早就惦記他上朝之事,這會兒逮到機會就仔細問問。

  李老二其實對上朝,也覺得挺新奇,從頭到尾說了一遍,其中還夾雜著自己的一些疑惑和好奇。

  兩個老爺子邊聽邊跟著胡亂猜測分析,得了李老二的誇讚,就高興的哈哈大笑。

  他們花白的鬍子在秋風裡紛飛,又添了幾分喜慶。

  幹活兒的村人們聽到了,都是忍不住扭頭望過來,又被村長吆喝,「幹活兒都認真點,又是石頭又是木方子,小心把門牙磕掉了!」

  李老二好笑,想了想,還是把幾個同僚,哄他一起去吃飯的事說了。

  兩個老爺子好似山林里的老狼,立刻嗅出了這事的不對勁。<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