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家裡人一度都以為大青死在哪裡了,沒想到居然在這裡碰到了。

  原本又高又壯的大青,許是沒有得到好照顧,瘦骨嶙峋,毛色都灰暗了。

  這會兒,它也認出李老太和李老二了,眼裡居然有了一點兒光亮,甩了甩尾巴,打了個噴嚏。

  「好了,好了,這是認出家裡人了!」李老太有些高興的說道。

  「趕緊回家,老四和大青更熟,讓老四餵幾日就好了。」李老二也跟著說道。

  李老太和李老二重新上了車,葉山一甩鞭子就趕緊往家走了。

  冬梅小心護著兩盆花,不想因為顛簸摔碎了。

  別看這花兒看著不像樣,但只要進了李家門,保管它風風光光出來。

  不要問她為什麼,李家就是有這份神奇的本事……

  佳音不知道她在冬梅心裡已經被神化了,她正偷偷揉著屁股,實在是道路太坎坷了,她的肉墊再厚依舊被顛得骨頭架子都要散了。

  幸好李老太把她抱到懷裡坐了,晃晃悠悠,她就又睡著了。

  李老二本來還惦記小侄女要鬧著去酒樓看看呢,結果見她張著小嘴睡的香甜,就放心了。

  碎金灘里,今日也很熱鬧。

  山上的果園和河灘地里都沒了活計,村長就惦記著,把修路和造橋提上日程了。

  新都通往碎金灘的路,本來就算不得好,這兩年車來車往的,路就更破了,坑坑窪窪,隔三差五的還要顛壞一輛馬車。

  真是不修也不行了!

  先前,大槐樹村和大小王莊的里正都答應出人出力,畢竟碎金灘以後是所有人的根基和依靠。

  於是,村長就把三人找來,坐在風水寶地的牌子底下,一邊抽旱菸,一邊商量。

  大槐樹村的里正,年紀大了,對天氣有些經驗,說道:「老哥,咱們這裡雖然每年冬日沒有特別大的雪,但上凍之後再想動土就不成了。

  我瞧這天啊,再有一個月肯定就要入冬了。索性,咱們不如張羅一把大事,入冬之前,把活計都幹完!」

  三更奉上,明天更精彩,敬請期待。

  第394章 不聽話,就薅頭髮

  村長忍不住笑著說道:「你是說幾個村子全動員,一起把路都修了?」

  大槐樹村的里正姓景,比村長年歲小不了多少,這會兒也沒怯場,應道:「是啊,老哥,雖然我們的糧稅如今還是交給朝廷,但我們三個村子可都是郡主的封地。

  「以後無論是種瓜種豆,郡主總會對我們有安排啊!道路修好了,以後運東西,互相走動,來來往往都方便呢……」

  大王莊和小王莊裡正,當然都姓王,也是跟著點頭。

  大王莊裡正說道,「特別是村里到官路那一段兒,冬日還好,夏日一走一腳爛泥,馬車都能陷里,我們自己都不愛走,更別提外人了。」

  村長想了想,說道:「今日,伯爺和老夫人都不在,等他們回來,我同他們商量一下再說。」

  三個里正都是笑起來,聽這話頭兒,差不多就是成了。

  這個時候,李家的馬車回來了。

  眾人趕緊站起來迎接,結果見到馬車旁拴著的騾子,新村眾人都激動的圍了過去。

  「這是大青?」

  「哎呀,是大青!大青回來了!」

  李老二從車裡跳下來,解開大青的韁繩,開心的說道:「本來路上去買點兒東西,沒想到能碰到大青。這傢伙兒當初受傷跑沒影子了,沒想到兜兜轉轉,到底又回來了。」

  村長高興壞了,接了韁繩,親自牽著大青去路邊吃草。

  當初,全村為了逃命翻山越嶺,劉家也好,胡家那些人也罷,陸陸續續走了不少,倒是大青這個騾子,一直追隨在側。

  可以說,它已經是村裡的一員,只是一個不會說話的鄉親。

  雖然,崔夫人後來又送了個青騾子給李家,取名叫小青,但大青在眾人心裡的地位從來不曾被替代!

  景里正等人不知原委,小聲問幾句之後,越發堅定了要緊跟新村緊跟李家腳步的決心。

  這些人對一個共患難的畜生都如此惦記,可謂是重情重義,只要他們三個村子不背叛,不起外心,以後的日子絕對錯不了!

  李老二留下來同眾人商量造橋鋪路之事,李老太就帶了佳音回家了。

  蕙娘實在悶的不成,趁著這會兒沒有風,家裡也沒有人,就抱了孩子在門口站一會兒。

  李勇已經打馬跑回來了,抱了另一個孩子,陪著媳婦兒一起說話。

  眼見老太太回來,蕙娘扭頭就要往屋裡藏,但到底還是被裡老太給抓住了。

  「不聽話的丫頭,跟你說多少次了,月子要坐滿,少一天都不行!以後落病根兒遭罪,有你受苦的時候!」

  蕙娘被罵了,依舊笑嘻嘻,探頭出來回道:「嬸子,我這就回去,我就是出來透口氣而已,還不到半盞茶功夫呢!」

  李老太瞪了她一眼,擺手往屋裡攆人。

  李勇幫忙把孩子送進去,瞧著媳婦兒關了門,就上前搬了兩盆花陪著李老太往堂屋走。

  趁著無人,他就說道:「嬸子,張神醫要去雲霧山尋一樣藥材,我想陪他走一趟,這兩日,要辛苦您幫我多看顧蕙娘和孩子了。」

  李老太之前也聽張神醫說過兩句,如今劉鏢頭走不開,老四又在營地碼頭,真是只剩李勇能跟著了。<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