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相比上次走鏢,這次兩人顯見吃的辛苦不多。

  除了臉上凍了兩塊紅彤彤,倒沒有旁的傷處。

  一家人簇擁著他們進屋,李老四又開始倒騰包裹。

  「娘,京都的東西貴,我沒捨得買什麼,只給您和福妞兒買了兩雙鞋子。」

  第47章 母子離心

  眾人都看過去,忍不住誇讚,「這鞋子的繡工真漂亮!」

  「娘快試試大小!」

  「福妞兒,你看,爹爹給你買鞋子了,過了年,咱們就慢慢學走路了。」

  李老太那雙鞋是黑色的底子,繡了朵朵紅梅,特別精緻,連金色的梅花蕊都看得清清楚楚。

  她也真是喜歡,愛不釋手,穿上試試大小就趕緊脫了下來,留著大年初一再穿。

  佳音也喜歡她的鞋子,雖然她還不會走路,可不耽誤她歡喜。

  小鞋子是紅色底子,後邊沒繡什麼圖案,卻在鞋尖上縫了兩隻蝴蝶。

  蝴蝶的布料不知道怎麼處理的,翅膀翹著,正落在一朵黃色的小花上,活靈活現。

  李老四見閨女老娘都這麼高興,半個多月的辛苦就沒有白費。

  他又拿出錢袋塞給老娘,「娘,我和家義的工錢總共二兩,買了這兩雙鞋子就沒剩什麼了。但我們運氣好,正好有富貴人家從南邊運來的果子爛掉,管事的著急呢。

  見到咱家的果子,那管事就都買過去交差,給了四十兩。那些大棗是零賣的,也有八兩多銀子,都在這裡了。」

  李老太還想多問問,但遠遠瞧著吳翠花披著棉襖從廂房裡跑來,她就把錢袋子塞到懷裡,話頭也收了回去。

  眾人默契的起身,散去各做各事了。

  倒是讓吳翠花撲了一個空,恨得偷偷咬牙。

  但旁人還好,但家義是她兒子啊,怎麼可能躲得過?

  最後家義被扯進廂房,好一頓刨根問底。

  家義推說一直在幫著鏢局幹活,賣果子是四叔去的。

  他不知道,工錢也都給奶奶買鞋了。

  氣得吳翠花捶了他好幾拳頭,又不敢打的太厲害。

  萬一惹了老太太心疼,她這半個李家人怕是就要被攆出門了。

  家義皮糙肉厚,在外跑了兩趟,更是皮實了,老娘這樣的拳頭根本就不在乎。

  他抬腳兒出去就領著家喜家安去河邊打爬犁去了,氣得吳翠花更是跳腳兒。

  這幾日,吳二狗又偷偷回來一次,沒敢到李家門前晃悠,只在村口劉家落腳兒。

  她偷偷去看,大冬日的,二狗只穿了個夾棉的衣褲,凍得鼻涕淌成河。

  聽說賭場那邊欠了銀子,打手滿城的找他還債。

  萬一被抓住,就是打斷手腳。

  她心裡急的油煎一樣,又幫不上。

  還是要想個辦法,否則二狗怕是要完,這可是老吳家最後的命根子了…

  李家眾人不知道吳翠花心裡的盤算,每日都忙碌著準備過年。

  家裡又有了大筆進項,老太太也是大方。

  喊了兒子們進城,一口氣買了兩罈子素油,五十斤粳米,五十斤細面。

  豬肉也割了十斤,甚至還有七八根棒骨,打算過個肥年。

  陶紅英和趙玉茹忙的腳不沾地,泡米磨漿做年糕,炸油糕。

  還要發麵蒸棗饅頭,兩合面的饅頭。

  陶紅英手巧,甚至還炸了三十根麻花。

  饞的廂房裡讀書的孩子口水淌成河,回家就同爹娘鬧個不停。

  許是秋收時候交糧稅,各家省了不少。

  這時候也難得大方,紛紛找到李家請陶紅英幫忙炸麻花。

  但各家炸的都不多,幾乎都是十根左右。

  陶紅英索性要各家婦人拿了細面和素油過來,她幫忙一起炸出來。

  最後,各家得了麻花,炸過的素油也端了回去。

  李家什麼都沒留,純粹的幫忙。

  各家心裡過意不去,只能又往李家送些乾菜、花生、瓜子之類。

  這個大年還沒等到來,整個清水村已經是處處飄香,熱熱鬧鬧了。

  佳音天天淌口水,可惜,什麼都吃不到,只能晚上跟著奶奶越發賣力的啃果子。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願望太強烈,下邊牙齦居然開始冒小牙兒了,樂的她小腳丫亂蹬。

  大年二十五,李老二和李老四一起進了城。

  李老四送年禮去劉鏢頭家,李老二則給孫先生帶了二斤肉,一籃果子,一隻熏兔,一盒子點心。

  這年禮不算厚,卻也絕對不簡薄。

  特別是書院的十幾個農家學子裡,已經是最最好的。

  所以,孫先生同李老二多說了幾句。

  誇讚了家仁刻苦勤勉,天分也好,這樣下去,後年就可以下場了。

  就算秀才的火候差一些,起碼先考個童生回來。

  李老二高興之極,也沒等李老四,扛著兒子的被褥,腳下生風跑回了家報喜。

  李老太也是樂的合不攏嘴,欣慰的一直拍著大孫子的後背。

  「好,好,以後出息人,咱家就指望你撐腰了。不過也別太累,什麼事盡力就行,別把自己逼太狠了。過年放假,好好歇息幾日,少看書。」

  「是,奶奶。」

  家仁笑的溫和,又起身去東屋看熟睡的佳音。

  剛進屋,家義就從外邊回來了,哥倆兒守著妹妹說閒話兒。<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