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以後只要我們李家在這清水村住著,我每年都讓兒孫們來祭拜,不會叫地下這兄弟斷了香火供奉。」

  村長就是想要這句話呢,趕緊道謝。

  「我替兄弟謝謝你們一家了。」

  眾人燒了紙,又一起磕過頭,把墳頭荒草拾掇乾淨。

  照舊村長是要留下多說一會兒的,李家人就結伴下山了。

  李家人動靜這麼大,村里人自然也知道了。

  有說李家仁義的,也有說李家膽子大的,到了劉家這裡當然就沒有好話了。

  「真是錢多了燒的,有那好東西倒是巴巴兒的給個死人送去!一家子都是沒眼色的玩意兒!」

  郭氏氣得坐在院門口破口大罵,李家人願意貼補一個死人,也不肯給她們家一點兒。

  劉來福前兩天從城裡回來,看到自己媳婦把大嫂打得鼻青臉腫,連個屁都沒放。

  這會兒聽著郭氏罵罵咧咧的,他越發煩躁,索性直接進城去賭場找吳二狗了。

  「吳二,你還在這兒做什麼夥計啊?你姐她婆家多有錢啊,你讓你姐養你不就行了?」

  劉來福的話酸溜溜,聽得吳二狗犯糊塗。

  他平日做夥計賺的那點兒工錢都拿去賭了,這會兒輸得一個子兒都不剩,正發愁呢。

  聽了這話,忙不迭的跑回了李家。

  吳翠花見弟弟回來了,忙前忙後要給他準備吃的,還打算把留下的鹿肉和熏好的兔子拿出來。

  「二嫂!這鹿肉和兔子,娘說了留著過年吃。你弟要是想吃,自己上山打去!」

  陶紅英一點兒也不客氣,直接關了庫房的門。

  佳音趴在老娘後背上,正好看個熱鬧,這會兒伸著小手咿呀了兩聲,給她娘助威!

  第32章 李老三有個提議

  吳翠花氣得不行,正要呵斥陶紅英,就聽到堂屋裡傳來李老太的聲音。

  「吳二,你大老遠從縣城回來,是知道你外甥要讀書了,送銀子給他買筆墨嗎?」

  吳二憋得臉紅脖子粗,哪裡敢說是回來占便宜的。

  再看門口拳頭有陶碗大的李老四,他吭哧了半晌,到底灰溜溜的走了。

  吳翠花還想追上去,但被全家冷冷看著,也縮了脖子…

  轉眼到了家仁去書院的日子,陶紅英早早起來做飯。

  天蒙蒙亮的時候,李老二就帶了家仁,李老四挑著被褥行李一起出發了。

  全家人都站在院門口送他們,依依不捨的模樣讓家仁鼻子發酸。

  「啊啊!」佳音在陶紅英懷裡,奮力沖家仁比了比小拳頭。

  家仁湊過去,貼了貼佳音的小臉兒。

  佳音想摸摸大哥的帥臉蛋兒,結果控制不住力道,打的有些響。

  她羞紅了臉,家裡人確實習慣了,都是笑起來,離別的悲傷就淡了很多…

  家仁去讀書後,李家人的生活照舊。

  李老四說到做到,每日帶著村裡的年輕人們上山打獵,幾乎每次都有收穫,但要找大野獸卻不容易。

  倒是李老三帶了孩子們挨家給老人們修房子,很見成效。

  今天要修的房子是村口附近的一家,李老三站在房頂,家義帶著兩個弟弟幫忙遞蒲草。

  「寒生啊,歇會兒吧。」村長正好過來走動,見李老三滿頭的汗,就喊了一聲。

  李老三從屋頂溜下來,扯了袖子胡亂抹兩把汗珠子,笑的憨厚,招呼道,「大叔來了!」

  「是啊,家裡無事,過來轉轉。今年村里多虧有你們,否則,這個冬日怕是又要帶走兩三個老兄弟。」

  村長看著修補了一半的屋頂,打心眼裡的感激和高興。

  李老三不在意的擺手,「都是鄰居,互相幫襯是應該的。」

  說完,他猶豫了一下,又說道,「大叔,我有句話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說啊,是不是需要人手,還是缺什麼木料磚瓦?」村長趕緊應道。

  李老三搖頭,「大叔,我這幾天修房子,發現有幾家的房子已經破得不像樣了,就是勉強修補上,怕是也頂不住冬日大雪。」

  他抬手指了村里另外幾個位置,又道。

  「我想著,能不能把這樣房子破舊又孤單度日的老人們集中到一戶人家住,一起過冬。不但節省燒柴,還能互相照應解悶兒,您說怎麼樣?」

  村長聽得眼睛一亮,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往年只顧犯愁冬日難熬,怎麼就沒想過抱團兒取暖?

  「這主意好,我看可行,但畢竟是大伙兒的事兒,等我去挨家問問再說。」

  村長是個急脾氣,說完扭身就走了。

  他當真把打光棍兒的幾個老兄弟家裡都問了一遍,也沒有一個反對的。

  最後一戶人家,是李家隔壁的瘸腿趙大叔家。

  他家院子是幾家中最寬敞的,房子也還算齊整,再住五個老兄弟,正好兩屋兩鋪炕,完全住的開。

  趙大叔也是個豪爽的,當時就讓老兄弟們都搬來了。

  村長更是滿意,這些老兄弟守著李家,李家人口多,有事時候搭把手也方便。

  村里人聽說,都幫著幾家搬行李,倒騰柴火,運糧食,熱熱鬧鬧的把老兵們搬到了一處。

  陶紅英和趙玉茹也勤快熱心,幫著拾掇了屋子,就是炕席都刷洗一遍,曬乾了。

  但老兵們都沒有媳婦,被褥免不得髒了一些,她們又幫忙拆洗縫補。<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