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頁
聽他這般說,僧人們唯有個個面帶苦澀,依次盤坐於青磚之上,念起了彌陀經。
高燒燈燭下,佛偈聲聲中,主持找了寺中四個和尚焚香淨手,將瓷缸開蓋。
缸內滿填的石灰木炭被一把把捧出,最後,中間只剩下一團漆黑的骨殖,盤腿坐於缸中,尚有乾瘦皮肉附在骨架之上。
顯然道衍法師遺體防腐不錯,金身已經成了。
在木魚聲聲中,誦經聲越發響亮。金身被緩緩起出,迎進旁邊空置的小屋,暫時安放在木桌之上。
朱聿恆抬手示意僧眾們全部退出,只剩下他們三人守於室內。
李景龍向著金身合十為禮,正在低頭默念佛偈之際,一個不留神,阿南這個女煞星已抓過朱聿恆手中麟趾,向著金身上包裹的麻布狠狠劈下。
利刃在那團腐爛的布匹上划過,一挑一抹,便將這團漆黑干布給剝了下來。
李景龍一見她居然在金身上動刀,頓時驚慟不已,不顧一切撲了上來,攔在遺體之前,哀求朱聿恆道:「殿下,求您看在聖上面子上,將法師的金身保住吧!當年法師在靖難之中,可是立下不世大功……」
「怕什麼,貼金的時候,不反正要剝掉這層麻布的嗎?」阿南反問。
李景龍啞口無言之際,朱聿恆面色凝重地盯著那具骨殖,對李景龍微抬下巴:「太師,你仔細看看,法師這具屍身,可對麼?」
李景龍見他神情不似酒醉,遲疑著回頭看向了後面的屍身。
被剝除了麻衣的屍身,肉身已變得漆黑,肌肉因為失去了水分而萎縮乾枯,下面的骨頭與經絡更為明顯。
李景龍落在金身上的目光頓了許久,臉上終於露出驚詫錯愕之色。
朱聿恆見情況與自己所料不差,便又問:「如何,太師與法師最為交好,對他身上的情況,應當略知一二吧?依你看來,這屍身時候有什麼不對勁?」
李景龍看著這具屍身,艱難地道:「確實不對……法師當年與我一起釣魚時,夏日衣衫單薄,偶爾會因為釣到大魚而弄濕了衣衫,我記得他身形矯健如松柏,要精瘦許多,當然……」
他看著如今已經變成乾屍的道衍法師,脫水乾癟的身軀上卻可以看到小腹上下垂的一層肚腩,似是一層小口袋罩在身上。
朱聿恆又問:「另外,太師不是說法師身上有青色的痕跡麼?本王身上的青色痕跡與法師身上的應是一樣的,在遇到石灰之時會顯出紅色,但這具身軀埋藏在石灰混合的防腐物中,如何會毫無痕跡?」
畢竟,那是埋在體內的藥物,並不會隨著死亡而消失。
「原來,那青龍遇到石灰,還會有這般變化?」李景龍倒吸一口冷氣,遲疑道,「這麼說……難道這具軀體……這具……」
朱聿恆肯定道:「依本王看,很有可能被掉包了。」
阿南挑亮燈火,仔細查看,確定皮下絕無任何藥物痕跡後,才在乾枯遺體的面容上仔細尋找。
李景龍正努力回憶著當日情形,心亂如麻之際,卻見阿南已經勝利地一笑,臂環中小刀彈出,在遺體的耳廓之前輕挑。
隨著她手下極輕細微小的挑刮動作,耳廓之前,有一張薄得幾乎一吹即破的皮,被她揭了出來。
只可惜,東西在千日炭灰中埋藏,雖然保存住了,卻也脆干無比,即使她下手再輕,也只揭出了比指甲略大的一小塊,便破損了。
阿南將它展示給面前二人看,又指了指屍身依舊完好的面部皮膚:「很顯然,入缸時這具屍體的臉上,罩著一層□□。」
李景龍震撼不已,呆在原地久久無法反應。
而朱聿恆與阿南將麻布重新草草敷回乾屍之上,示意李景龍與他們離開。
等候在外的僧人們趕緊搶進去,將遺體陳設好,商議請匠人來修金身的大事。
畢竟,皇太孫殿下酒後胡作非為,他們誰敢說什麼,只求朝廷多撥點金銀下來貼金身才是正事。
……第228章 風雨如晦(4)
出了大報恩寺,李景龍依舊沉浸在震驚中。
送他回府時,朱聿恆下了馬車,問:「天寒地凍,太師可方便我們去你家中,喝一盞茶暖暖身子?」
李景龍哪敢拒絕,趕緊請他們入府。
阿南蜷在椅中,一邊剝著橘子,一邊問神思還有些恍惚的李景龍:「太師,在大報恩寺的那具屍身,定然不是法師無疑了。那依你看來,法師的金身,什麼時候有可能被調換?」
李景龍喃喃道:「不可能啊。我親眼看見法師進入酒窖,也親眼看到他上一刻讓我嘗嘗美酒,下一刻便失足墜亡,更親手把他搬上馬車,一直跟著馬車不曾停下,直到確定法師斷氣……」
說到這裡,他一拍桌子,怒道:「這麼說,法師定是在去世之後,遺體被人調換了?這可是聖上降的旨,要金身永存以供香火的,誰敢如此大膽,居然調換法師遺體?」
朱聿恆安慰道:「太師放心,我看其中可能有內幕,定會讓人好生調查。」
李景龍點頭稱是,灌了半壺茶卻消不掉他的火氣。
阿南又問:「太師,你說道衍法師身上有青龍,那,當日在酒窖出事的法師,身上可有這痕跡?」
李景龍肯定道:「那自然有啊!而且那日我們因為喝酒而全身發熱,法師還將衣襟扯開了,我記得清清楚楚!」<hr>
高燒燈燭下,佛偈聲聲中,主持找了寺中四個和尚焚香淨手,將瓷缸開蓋。
缸內滿填的石灰木炭被一把把捧出,最後,中間只剩下一團漆黑的骨殖,盤腿坐於缸中,尚有乾瘦皮肉附在骨架之上。
顯然道衍法師遺體防腐不錯,金身已經成了。
在木魚聲聲中,誦經聲越發響亮。金身被緩緩起出,迎進旁邊空置的小屋,暫時安放在木桌之上。
朱聿恆抬手示意僧眾們全部退出,只剩下他們三人守於室內。
李景龍向著金身合十為禮,正在低頭默念佛偈之際,一個不留神,阿南這個女煞星已抓過朱聿恆手中麟趾,向著金身上包裹的麻布狠狠劈下。
利刃在那團腐爛的布匹上划過,一挑一抹,便將這團漆黑干布給剝了下來。
李景龍一見她居然在金身上動刀,頓時驚慟不已,不顧一切撲了上來,攔在遺體之前,哀求朱聿恆道:「殿下,求您看在聖上面子上,將法師的金身保住吧!當年法師在靖難之中,可是立下不世大功……」
「怕什麼,貼金的時候,不反正要剝掉這層麻布的嗎?」阿南反問。
李景龍啞口無言之際,朱聿恆面色凝重地盯著那具骨殖,對李景龍微抬下巴:「太師,你仔細看看,法師這具屍身,可對麼?」
李景龍見他神情不似酒醉,遲疑著回頭看向了後面的屍身。
被剝除了麻衣的屍身,肉身已變得漆黑,肌肉因為失去了水分而萎縮乾枯,下面的骨頭與經絡更為明顯。
李景龍落在金身上的目光頓了許久,臉上終於露出驚詫錯愕之色。
朱聿恆見情況與自己所料不差,便又問:「如何,太師與法師最為交好,對他身上的情況,應當略知一二吧?依你看來,這屍身時候有什麼不對勁?」
李景龍看著這具屍身,艱難地道:「確實不對……法師當年與我一起釣魚時,夏日衣衫單薄,偶爾會因為釣到大魚而弄濕了衣衫,我記得他身形矯健如松柏,要精瘦許多,當然……」
他看著如今已經變成乾屍的道衍法師,脫水乾癟的身軀上卻可以看到小腹上下垂的一層肚腩,似是一層小口袋罩在身上。
朱聿恆又問:「另外,太師不是說法師身上有青色的痕跡麼?本王身上的青色痕跡與法師身上的應是一樣的,在遇到石灰之時會顯出紅色,但這具身軀埋藏在石灰混合的防腐物中,如何會毫無痕跡?」
畢竟,那是埋在體內的藥物,並不會隨著死亡而消失。
「原來,那青龍遇到石灰,還會有這般變化?」李景龍倒吸一口冷氣,遲疑道,「這麼說……難道這具軀體……這具……」
朱聿恆肯定道:「依本王看,很有可能被掉包了。」
阿南挑亮燈火,仔細查看,確定皮下絕無任何藥物痕跡後,才在乾枯遺體的面容上仔細尋找。
李景龍正努力回憶著當日情形,心亂如麻之際,卻見阿南已經勝利地一笑,臂環中小刀彈出,在遺體的耳廓之前輕挑。
隨著她手下極輕細微小的挑刮動作,耳廓之前,有一張薄得幾乎一吹即破的皮,被她揭了出來。
只可惜,東西在千日炭灰中埋藏,雖然保存住了,卻也脆干無比,即使她下手再輕,也只揭出了比指甲略大的一小塊,便破損了。
阿南將它展示給面前二人看,又指了指屍身依舊完好的面部皮膚:「很顯然,入缸時這具屍體的臉上,罩著一層□□。」
李景龍震撼不已,呆在原地久久無法反應。
而朱聿恆與阿南將麻布重新草草敷回乾屍之上,示意李景龍與他們離開。
等候在外的僧人們趕緊搶進去,將遺體陳設好,商議請匠人來修金身的大事。
畢竟,皇太孫殿下酒後胡作非為,他們誰敢說什麼,只求朝廷多撥點金銀下來貼金身才是正事。
……第228章 風雨如晦(4)
出了大報恩寺,李景龍依舊沉浸在震驚中。
送他回府時,朱聿恆下了馬車,問:「天寒地凍,太師可方便我們去你家中,喝一盞茶暖暖身子?」
李景龍哪敢拒絕,趕緊請他們入府。
阿南蜷在椅中,一邊剝著橘子,一邊問神思還有些恍惚的李景龍:「太師,在大報恩寺的那具屍身,定然不是法師無疑了。那依你看來,法師的金身,什麼時候有可能被調換?」
李景龍喃喃道:「不可能啊。我親眼看見法師進入酒窖,也親眼看到他上一刻讓我嘗嘗美酒,下一刻便失足墜亡,更親手把他搬上馬車,一直跟著馬車不曾停下,直到確定法師斷氣……」
說到這裡,他一拍桌子,怒道:「這麼說,法師定是在去世之後,遺體被人調換了?這可是聖上降的旨,要金身永存以供香火的,誰敢如此大膽,居然調換法師遺體?」
朱聿恆安慰道:「太師放心,我看其中可能有內幕,定會讓人好生調查。」
李景龍點頭稱是,灌了半壺茶卻消不掉他的火氣。
阿南又問:「太師,你說道衍法師身上有青龍,那,當日在酒窖出事的法師,身上可有這痕跡?」
李景龍肯定道:「那自然有啊!而且那日我們因為喝酒而全身發熱,法師還將衣襟扯開了,我記得清清楚楚!」<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