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南邊的商賈難得來一趟,沒門路展示自己的商品怎麼辦?北方的商賈要去南方發展,不知道帶什麼貨怎麼辦?藍田縣可以組織雙方交流交流,順便趁著東道主的便利夾帶點藍田縣的私貨進去。

  這樣一來對三方都有好處!

  三娘的提議對崔縣令來說是沒什麼吸引力的,因為出身的緣故,他對商賈諸事不太上心。

  不過縣令底下還有縣丞和主簿,他們對這件事就分外感興趣。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能靠名聲吃飯的,他們出身沒崔縣令、狄縣尉好,起步沒三娘高,如今年紀又不小了,興許這輩子都升不上去了,要是能撈點好處對他們來說當然最好。

  而且沒好處?

  和商賈打交道能沒好處?

  何況縣裡馬上要著手修纂《藍田縣誌》了,他們到時候總不好一事無成只記個名吧?他們怎麼也得拿出點實績來才行!

  所以對於三娘這個提議,縣丞和主簿都是積極支持。

  狄縣尉就更不必說了,他妻兒都在三娘手裡,自然沒什麼可反對的。

  崔縣令微微訝異。

  三娘的想法是真的多,而且為人處世可真不簡單。誰見過縣尉來不到半年就能把整個縣衙班子安排去幹這干那,而且還能讓他們一團和氣?

  不過底下的人有幹勁,崔縣令當然也高興。聽說郭家弟弟妹妹不少,以後可以考慮結個兒女親家。

  至於為什麼不考慮直接和三娘議親,那當然是因為自家那些個臭小子沒一個能叫人看上的。

  兒女親事首先要看門戶,其次則是要看雙方的意思。

  要是人家自己沒那個意思,好事就成壞事了。

  就三娘家裡這种放心讓她自己到藍田縣赴任的態度,她的婚事想來也得考慮她本人的意見。

  這要是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還好,看她自己的想法哪裡看得上他家那些個小子?別的不說,蕭家那小子就天天跟在她屁股後面轉悠。

  蕭戡雖然不愛讀書,可人家長得好,身量也高大,且他的蕭字還是「蕭梁」的蕭,修纂《昭明文選》的蕭統就是他們家的,祖上那是真的闊過。

  那可是正兒八經出過皇帝的家族,能不算闊過嗎?

  更別提上次還有位出身東宮的郡王特意過來找她玩兒。

  李俅過來的時候雖沒怎麼招搖,崔縣令還是能摸清他底細的,自然也知道三娘從小與他們一起長大。

  這樣的小姑娘還真不是別人能勉強的。

  三娘都不知道崔縣令在考慮小一輩的婚事,她每天忙忙碌碌,終於等到了重陽。

  晦日、上巳、重陽是唐代人心中的三大節,親朋好友都是要聚在一塊的。

  照理說三娘在藍田縣,約親朋好友過來登山應該更應景,可賀知章他們年紀都大了,爬不動山了,三娘便打算回去見見他們。

  至於朋友們的話,馬上便該是授衣假了,足有半個月之久,足夠她們好好聚一起玩耍。

  三娘重陽節短暫的一天假期便在探親訪友中度過。

  可能是很少讓自己不痛快(專門讓別人不痛快)的緣故,鍾紹京精神頭還是很不錯的,賀知章倒是漸漸有些精力不濟。

  太醫讓他戒酒,他表面上說好好好,實際上還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一點都沒有消停的意思。

  兒孫勸他,他就表示自己已經沒幾年可喝了,便是天天喝個爛醉,又還能醉多少回?與其天天忍得那麼難受,還不如盡情喝個快活。

  這樣的情況是最難勸的,賀家兒孫對此都無計可施。

  見三娘來了,便與三娘說了這情況。

  三娘聽後有些憂愁,她滿打滿算也才活了十幾個年頭,雖讀過許多書,卻也不曉得該如何說動賀知章。

  賀知章見向來快快活活的三娘滿臉糾結地進門,就知道是兒孫們又多事了。他隨意地盤坐在原處,招手讓三娘坐下與自己說話。

  還順手給三娘倒了杯清酒。

  賀知章道:「你別聽他們亂講,我身體好得很。他們一個兩個擔心我酒喝多了對身體不好,可你瞧瞧世上有幾個人活得過我去?可見喝酒不喝酒,和活得長不長久壓根沒關係。」

  這其實也是很玄妙的事,有的人喝了一輩子酒還是能活到九十九,有的人哪怕小心將養身體也活不過三五十歲。

  三娘道:「您這麼愛喝酒都這般高壽,說不準戒酒了能活彭祖那麼久!」

  賀知章聽樂了。

  彭祖那可是傳說中的老壽星,據說活了個好幾百歲。真能活那麼久,豈不是成妖怪了?

  賀知章本身就是修道之人,對生死倒也不甚看重。道家的死不叫死,叫羽化登仙。

  那可是成仙享福去了。

  賀知章道:「你們這些有出息的後輩得空多回來與我聊聊天喝喝酒,給我講講你們在外頭的樂事,我便能多活許多年了。」

  三娘自無不應的道理。

  下午三娘在家與家裡人吃了頓飯,便趕在宵禁之前出城回藍田縣去。

  蕭戡也回了趟家,新昌公主問他在藍田縣過得怎麼樣,他說「很有意思」;問他有沒有想阿娘,他說「常想常想」;讓他要不別去藍田縣了,他飯都不吃就跑了。

  氣得新昌公主都差點叫人追上去把人逮回來。

  還好身邊還有個聰明貼心的兒子在,不然真能叫這小子給氣死!<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