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狄平小小年紀滿面愁容,瞧著很是可愛。

  盧氏瞧見女兒一刻都沒消停過, 無奈地道:「她被我和外子慣壞了, 鬧騰起來誰都拴不住。」

  三娘笑道:「白天她們在縣衙可是靜下心來看了許久的書,這會兒玩一玩也不打緊,我小時候可比她能鬧騰多了。」

  這話脫口說出來,三娘心下也有些悵然。

  她在藍田縣做事雖然挺順暢,卻也算是走上了仕途,做起事來便不能像兒時那樣無拘無束。

  她埋頭讀書時還不覺得日子過得有多快, 如今開始獨當一面了,才恍然發現無憂無慮的孩提時光已經遠去很久了。

  盧氏白天其實去過一次縣衙, 遠遠見兩個孩子乖巧地坐在那兒看書就放心地回去了,直至臨近下衙才來接孩子回家。

  想到孩子白天的表現, 盧氏感慨道:「孩子果然還是得別人來教,平時她倆可坐不住。」

  三娘道:「只要我這邊沒什麼事,姐姐可以多帶她們過來看看書,我們也可以一起吃個飯聊個天。我最喜歡熱鬧了,這次自己一個人過來赴任總覺得怪孤單的。」

  三娘自己小時候被賀知章他們各種照拂,如今長大了遇到合眼緣的小孩也願意照顧一二,不說手把手教他們什麼,偶爾指點一下他們學業上的問題總是可以的。

  盧氏也是這麼個心思。

  養過孩子的都知道,不到十歲的小孩是最粘人的,至少她家兩個娃以前就恨不得天天和她這個當娘的湊在一起。可等她們再長大些,就有自己的想法了。

  這時候父母說的話反而不是她們最願意聽的,這就需要為孩子找個好老師。

  要論才學,藍田縣誰比得過三娘?

  三娘可是今年的進士科狀元啊!

  而且她都沒有守選三年,而是直接通過制科選官。她丈夫熬了多少年才熬成畿縣縣尉?人家才十來歲就和她丈夫一個職位了。

  當然了,單論學問的話崔縣令當然也不會差,可崔縣令會願意教兩個小孩兒嗎?這種事還是得別人願意才行,別人沒這個想法你還去提可就太不識趣了。

  既然存了讓兩小孩跟著三娘讀書的想法,盧氏當然不會拒絕三娘留她吃飯的邀請。

  娘三個開開心心地在三娘府上用過飯才走。

  回去的路上,盧氏還問狄平狄安願不願意拜三娘為師。

  盧氏同樣是世家出身,凡事最講究規矩。既然有心請三娘幫忙教導自家孩子,那肯定是不能讓人白教的,該拿的誠意肯定得拿,該有的姿態肯定得有。

  別看兩小孩和三娘年紀只差了那麼兩三歲,論學識、氣度、身份,那可都是天差地別。合該把師徒名分定下來!

  這樣她時常去三娘府上作客也算是名正言順。

  家長時不時去老師家裡待半天不是很正常嗎?

  老是白吃白喝也不成,回頭得看看家裡有什麼海味之類的拿去與三娘一起吃,還有家中送來的明前茶也該帶過去。

  就她丈夫那牛嚼牡丹的喝法,隨便喝點別的就成了,何必糟蹋好茶?

  兩小孩雖不知道他們親娘正盤算著把家裡的好東西都搬去三娘那邊,聽了盧氏的話後也都十分雀躍。

  昨兒她們聽自家阿耶那麼夸三娘始終半信半疑,想親自去見識見識;今兒她們親自去見了,才知道阿耶還是夸少了!

  三娘不僅長得好看,人也和氣,對她們非常有耐心。更重要的是她懂的東西很多,不管她們提什麼問題她都能答上來,且答得非常有趣!

  要是能一直跟著這麼厲害的人讀書,她們當然是願意的!

  盧氏領著直接歡呼起來的兒女回到家,看到的就是坐在那裡食不知味的丈夫。她摸摸兩小孩的腦袋,讓她們自己玩去,自己坐下和狄縣尉說起讓兩小孩拜師的事。

  狄縣尉:?????

  盧氏和丈夫說起話來,還是很給他面子的,語氣可謂是有商有量。

  只不過話里話外就是一個意思:我覺得不錯,女兒兒子也覺得不錯,你說說你啥意見吧。

  狄縣尉能有什麼意見,自家孩子能拜個狀元為師,有幾個人能不願意?何況聽妻子說的,孩子還是因為他昨天誇了三娘才去找人家的。

  他自己早上也在縣衙,兩小孩竟都沒來找自己,可見她們確實很喜歡三娘了。

  夫妻倆便有商有量地把拜師禮給準備好了。

  這個時候的狄縣尉還不知道,他送到三娘家的不僅是自己兩個孩子。

  縣衙點卯早,下衙也早,第二日盧氏夫妻倆便帶著狄平、狄安去三娘家行拜師禮。

  三娘本只是想得空時教教,沒想到盧氏居然讓兩小孩正式拜她為師。

  既然狄家來得這般鄭重,三娘便也正兒八經地喝了狄家兩小孩的拜師茶,熱情邀請盧氏多過府玩耍。

  三娘有縣務在身,與各家內眷接觸的機會少,總派繞樑她們出面又不夠鄭重。要是能有盧氏這麼個幫手,那很多事情辦起來就方便多了。

  想到這裡,三娘看向狄縣尉的目光就很有些羨慕。

  要不怎麼說「娶妻娶賢」,有個賢內助真的能省很多事。

  狄縣尉:「……」

  你那眼神是什麼意思?

  你那「你老婆好好哦我也好想擁有」的眼神是什麼意思?

  得虧三娘是個女孩兒,不然狄縣尉都要懷疑這傢伙對他妻子心懷不軌!<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