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妻子想試探一下他,趁他熟睡後命人在他床邊鋪了一整圈的錢,叫他根本沒地方下床。結果這人醒來一看,立刻嫌惡地喊人進來「舉卻阿堵物」。

  像他這樣嫌棄銅臭味的人不在少數,再加上朝廷歷來採用重農抑商政策,所以即便你靠經商賺了錢也不會有人誇你厲害。

  李俅聽完三娘的分析後哼哼兩聲,倔強地說道:「可我還是想賺錢,至少讓我賺一次。」

  三娘沉吟片刻,才和他講起行商的道理:「商賈之事最初起源於『互通有無』,你自己有餘的而別人恰好又很需要的東西,便可以拿出去買賣。」

  三娘這段時間不僅讀的書多,出門接觸商販的機會也多。她好奇心特別重,遇到什麼事都愛追根究底,是以她雖沒想過去經商,卻比許多人要了解商販們是怎麼賺錢的。

  李俅搔了搔後腦勺,說道:「我的東西大多都是皇祖父賜的,不可隨意買賣。」

  他的衣食住行都是百孫院這邊置辦,大多有李唐皇室的標記,他真要敢拿出去賣的話一準得挨罰。

  三娘又思索了一會,才說道:「不賣也行,你可以去向聖人討要一艘足夠大的客船,挑些書放到那邊去置辦個臨時書肆僱人過來抄書,只要他們時間充裕的話便允他們自己抄一份帶走。」

  李俅不解:「我要這麼多書做什麼?」

  三娘說道:「到開春船上有了足夠多的抄本,你便能命人沿著河岸賣書去了,這樣既能賺到些許錢財又能叫許多讀書人有便宜又可靠的抄本可讀,旁人知曉了也不會嫌棄你沾了銅臭。」

  李俅聽後雙眼熠熠發亮。

  他就知道三娘肯定有辦法!

  不過李俅又想到一個難題:「這會兒外頭天寒地凍的,會有人願意來抄書嗎?」

  三娘說道:「會有的,就算是大雪天也會有的。何況如果天氣不佳,你們身邊那麼多人不都會閒下來嗎?你可以從中擇選些識字的來抄書。」

  三娘還把自己手頭的狀元書單分享給李俅。

  誰會不想當狀元呢!

  知曉有這麼一批好書免費供他們抄閱,就算是大風大雪的壞天氣他們也會冒著嚴寒過來把書抄回去細讀。

  冬天江河上不好行船,那些船隻在碼頭閒著也是閒著,正好可以利用起來。

  李俅連連點頭,認真記下三娘說的所有話後便屁顛屁顛回去研究自己的賣書大業了。

  他才剛跑回百孫院,便撞上了他長兄李儼。

  李儼見自家四弟一副興高采烈的模樣,不由問道:「這麼冷的天,你跑外面做什麼?」

  李俅說道:「我尋三娘討主意去了。」

  李儼眉頭微動。

  他問李俅到底討來了什麼主意。

  李俅把三娘給他想的營生一股腦兒告訴他長兄。

  百孫院既不缺書也不缺人,馬上就可以開幹了!

  至於討要客船當臨時書肆什麼的,尋個好時機給皇祖父講一聲應當是沒問題的。

  從前李俅都是沒頭蒼蠅一樣瞎胡鬧,如今有了三娘給他想的營生,可不就讓他幹勁十足嗎?

  能賺幾個錢不重要,哪怕是只賺了幾文錢也足夠讓他吐氣揚眉的!

  李儼沒料到李俅會私底下向三娘討教這個。

  他倒是知曉李俅為什麼對賺錢這麼執著,因為李俅那薄命的娘就是個商賈之女,生前曾因受人奚落而鬱鬱寡歡。李俅自小沒了親娘,偶爾聽了幾句難聽話便記在心裡。

  李俅傻乎乎地聽不出好話歹話,只記住了別人拿他娘說事時提及的出身,不知怎地就想學商賈賺錢去。

  李唐宗室是可以入朝為官的,想當個風雅人士吟詩作畫也沒問題,但絕不會自甘墮落去行商賈之事。

  李儼到底還小,想勸弟弟也不知該怎麼勸。見他平時折騰不出什麼水花來,便也沒不再多言。

  沒想到他這個弟弟居然還曉得去找別人給他支招!

  而且李儼聽完整個計劃,竟覺得這事能成。

  賣書的事能算是做買賣嗎?當然是不算數的!

  李儼說道:「這個營生倒是可以試試看,不過若是皇祖父不允的話你也莫要和他犟。」

  他年紀比李俅稍長那麼兩三歲,比李俅他們更能感受到東宮越來越艱難的處境。這種情況下他們哪怕不能給父親長臉,也要儘量避免給東宮帶來禍事。

  李俅還是很聽他長兄話的,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了。

  他只是憨了點,又不是真傻,怎麼可能和李隆基犟?

  要知道他們連像三娘那樣在御前侃侃而談都是需要極大勇氣的。

  第27章

  李俅走後, 三娘又繼續讀書。

  百孫院住的都是小孩兒,大多不太愛看書,倒是便宜了她這個外人。她每天都要借一卷書回來, 翌日一早便還回去,一卷書不過寥寥數千言,她靜下心來讀很快便能讀完了。

  因著能從書里學到不少新東西, 三娘每天都讀得孜孜不倦。她既沒有與她祖父提起書船之事,也沒跟著去摻和,只時常去向李泌請教自己讀書遇到的疑難問題。

  李泌本沒有太當一回事,等三娘提出的問題越來越多, 他才發現這小孩思維十分敏捷, 很能夠舉一反三。

  李泌偶爾也把自己看的書和三娘分享及討論,兩人漸漸變成了極聊得來的書友, 閒暇時便湊在一起圍爐讀書。<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