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殷岃見女兒的心思不再停留在自己手中的紙張上,暗自鬆了一口氣,趁著孩子又往書案後面挪的功夫,在御書房內的書架上重新尋了一本書出來,把微微發黃的紙張重新鋪在了內頁合住。
鈺兒剛好瞧見了他把紙張仔細鋪好,那是她很少在自己淡然冷靜的父親身上見到的仔細,她不由得微愣,待殷岃回過頭來時猛地垂下頭看眼前的奏摺。
殷岃沒有留意到女兒的小動作,他也行到書案後,指節朝那封奏摺上點了點,低聲問道:「哪個字不認識?」
小丫頭踮起腳尖,指著「壅蔽」的「壅」字道:「這個字不認識,要是認識這個字,兒臣大概就能知道這奏摺是什麼意思啦。」
殷岃看著她所指的字,「唔」了一聲:「確實有些難。」
說著,男人提起筆,在空白的紙上一筆一划地把這個字寫了一遍,低聲問道:「看會了嗎?」
鈺兒搖搖頭:「有點不會。」
雖然這般說著,但小丫頭卻主動從懸掛著的筆架上拿了一隻她平時用的小些的毛筆,認認真真地在殷岃所寫的字旁邊又寫了一遍。
殷岃微微頷首:「不錯,有幾下不對,再多練練便會了。」
說著,他虛虛握著女兒的小手,又重新寫了一遍,一遍寫,一遍低聲道:「這字與『中庸』的庸一般念法,意味堵塞,壅蔽的意思是,隔絕蒙蔽,看來上疏這奏摺的臣子,是覺得朕被蒙蔽了。」
小丫頭用力點頭,道:「沒錯呢,就是這個意思,好像是哪位都御史上諫,說他隨同夫人回老家農耕,見當地百姓農具破舊,便生了好奇,因為父皇每年春耕前都會讓各地官署提前投放更換農具。結果查探之下發現,當地官員懶得分發,便將新的農具堆在庫中。這奏摺的意思是提醒父皇,有時候官吏行了惡事不單因為利字,更多是為著自己方便。」
言罷,鈺兒眨巴眨巴黑亮亮的眼睛,挺了挺小胸脯:「父皇您再看看,兒臣說的對不對。」
那可愛的小動作,和她娘親原先求夸時,一般無二。
她本想等到父親的一番誇讚,儘管更多時候只是一個「好」或者「不錯」,但也能讓她開心許久。
可今日有些出乎意料,明明自己覺得已經把奏摺意思了解地很好了,但她滿頭銀髮的父親只是定定地凝視著她,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
「父皇?」
她輕喚一聲,殷岃才回過神來。
「父皇,你怎麼哭了呀。」
鈺兒開始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但偏過頭湊近一看,發現還真是!
她英明神武的父皇眼角不知什麼時候有了淚痕,按照殷錦鈺到目前為止,人生大半輩子都在哭的情況來判斷,一定是哭了。
殷岃微微闔了闔眼,再睜開時,已經是清明一片:「父皇沒有哭,只是,今日看了太多奏摺,眼睛酸。」
鈺兒這才放下心,她就說嘛,她的父皇怎麼會哭!
小丫頭踮起腳尖,小大人一般地拍了拍男人的肩膀,勸慰道:「父皇,既然累了便歇歇吧,鈺兒來幫您看奏摺。」
殷岃緩緩搖頭,低聲道:「無事,朕有鈺兒。」
何其有幸,他能有這麼聰慧機敏的一個孩子,要不是有她在,這五年來的每一個漫漫長夜,又該如何自處?
席臨然在外間站著,透過門縫瞧見了裡間的動靜,先是微笑,隨後又輕嘆了一聲。
若是周皇后在,這該是一副多麼其樂融融的畫面啊,可惜,可惜。
他沒有上前打擾,同喜顏說了一聲後,便提腳離開了御書房,反正想說的,他也已經說到了。
殷岃穩住心緒,重新把孩子抱在了懷裡,在適才那封奏摺上用硃筆批閱了,才低聲問道:「你剛剛匆匆忙忙地跑到御書房來,所謂何事?」
孩子微愣,隨即才想起來自己究竟是要幹嘛。
她把自己原先便想同父親說的話全部說了,說完後喃喃自語道:「真是奇怪,我剛聽見他說的時候很生氣,但是壓下來了,看不見他時更生氣,可現在同父皇說出來時,好像已經完全不生氣了。」
殷岃輕撫過鈺兒圓圓的發頂,道:「這就是了,這世間哪裡有人值得我們鈺兒生氣,就像你同堂哥說的,不過是蠻夷之人,不必在意。」
鈺兒重重點頭,她望了一眼窗外,驚訝道:「父皇父皇,這都快晌午啦,鈺兒還有課業沒有完成,先走啦。」
殷岃頷首,把孩子從自己膝頭放了下去,默默地注視著她「噔噔噔」地快步離開。
等孩子小小的背影徹底消失後,他才垂下頭,提起硃筆,快速批閱眼前的奏摺來。
待外間的天色暗了下來時,男人終於安排完了事務。
「你們先下去吧,朕想一個人歇歇。」
喜顏望了皇上一眼,低聲應是,隨即便帶著御書房裡間的內侍全部走了出去,給皇上關上了屋門。
待屋中只剩下他一人後,殷岃緩緩起身,來到早些時候放下書冊的那處,打開書冊,從裡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發黃的畫來。
畫面上,一大一小兩個女子栩栩如生,有著近乎相同的眉眼,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筆墨漸漸褪色,女子的衣衫顏色也舊了,可以想像,再過幾年光陰,女子的容貌可能也會變得模糊。<hr>
鈺兒剛好瞧見了他把紙張仔細鋪好,那是她很少在自己淡然冷靜的父親身上見到的仔細,她不由得微愣,待殷岃回過頭來時猛地垂下頭看眼前的奏摺。
殷岃沒有留意到女兒的小動作,他也行到書案後,指節朝那封奏摺上點了點,低聲問道:「哪個字不認識?」
小丫頭踮起腳尖,指著「壅蔽」的「壅」字道:「這個字不認識,要是認識這個字,兒臣大概就能知道這奏摺是什麼意思啦。」
殷岃看著她所指的字,「唔」了一聲:「確實有些難。」
說著,男人提起筆,在空白的紙上一筆一划地把這個字寫了一遍,低聲問道:「看會了嗎?」
鈺兒搖搖頭:「有點不會。」
雖然這般說著,但小丫頭卻主動從懸掛著的筆架上拿了一隻她平時用的小些的毛筆,認認真真地在殷岃所寫的字旁邊又寫了一遍。
殷岃微微頷首:「不錯,有幾下不對,再多練練便會了。」
說著,他虛虛握著女兒的小手,又重新寫了一遍,一遍寫,一遍低聲道:「這字與『中庸』的庸一般念法,意味堵塞,壅蔽的意思是,隔絕蒙蔽,看來上疏這奏摺的臣子,是覺得朕被蒙蔽了。」
小丫頭用力點頭,道:「沒錯呢,就是這個意思,好像是哪位都御史上諫,說他隨同夫人回老家農耕,見當地百姓農具破舊,便生了好奇,因為父皇每年春耕前都會讓各地官署提前投放更換農具。結果查探之下發現,當地官員懶得分發,便將新的農具堆在庫中。這奏摺的意思是提醒父皇,有時候官吏行了惡事不單因為利字,更多是為著自己方便。」
言罷,鈺兒眨巴眨巴黑亮亮的眼睛,挺了挺小胸脯:「父皇您再看看,兒臣說的對不對。」
那可愛的小動作,和她娘親原先求夸時,一般無二。
她本想等到父親的一番誇讚,儘管更多時候只是一個「好」或者「不錯」,但也能讓她開心許久。
可今日有些出乎意料,明明自己覺得已經把奏摺意思了解地很好了,但她滿頭銀髮的父親只是定定地凝視著她,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
「父皇?」
她輕喚一聲,殷岃才回過神來。
「父皇,你怎麼哭了呀。」
鈺兒開始還以為自己看錯了,但偏過頭湊近一看,發現還真是!
她英明神武的父皇眼角不知什麼時候有了淚痕,按照殷錦鈺到目前為止,人生大半輩子都在哭的情況來判斷,一定是哭了。
殷岃微微闔了闔眼,再睜開時,已經是清明一片:「父皇沒有哭,只是,今日看了太多奏摺,眼睛酸。」
鈺兒這才放下心,她就說嘛,她的父皇怎麼會哭!
小丫頭踮起腳尖,小大人一般地拍了拍男人的肩膀,勸慰道:「父皇,既然累了便歇歇吧,鈺兒來幫您看奏摺。」
殷岃緩緩搖頭,低聲道:「無事,朕有鈺兒。」
何其有幸,他能有這麼聰慧機敏的一個孩子,要不是有她在,這五年來的每一個漫漫長夜,又該如何自處?
席臨然在外間站著,透過門縫瞧見了裡間的動靜,先是微笑,隨後又輕嘆了一聲。
若是周皇后在,這該是一副多麼其樂融融的畫面啊,可惜,可惜。
他沒有上前打擾,同喜顏說了一聲後,便提腳離開了御書房,反正想說的,他也已經說到了。
殷岃穩住心緒,重新把孩子抱在了懷裡,在適才那封奏摺上用硃筆批閱了,才低聲問道:「你剛剛匆匆忙忙地跑到御書房來,所謂何事?」
孩子微愣,隨即才想起來自己究竟是要幹嘛。
她把自己原先便想同父親說的話全部說了,說完後喃喃自語道:「真是奇怪,我剛聽見他說的時候很生氣,但是壓下來了,看不見他時更生氣,可現在同父皇說出來時,好像已經完全不生氣了。」
殷岃輕撫過鈺兒圓圓的發頂,道:「這就是了,這世間哪裡有人值得我們鈺兒生氣,就像你同堂哥說的,不過是蠻夷之人,不必在意。」
鈺兒重重點頭,她望了一眼窗外,驚訝道:「父皇父皇,這都快晌午啦,鈺兒還有課業沒有完成,先走啦。」
殷岃頷首,把孩子從自己膝頭放了下去,默默地注視著她「噔噔噔」地快步離開。
等孩子小小的背影徹底消失後,他才垂下頭,提起硃筆,快速批閱眼前的奏摺來。
待外間的天色暗了下來時,男人終於安排完了事務。
「你們先下去吧,朕想一個人歇歇。」
喜顏望了皇上一眼,低聲應是,隨即便帶著御書房裡間的內侍全部走了出去,給皇上關上了屋門。
待屋中只剩下他一人後,殷岃緩緩起身,來到早些時候放下書冊的那處,打開書冊,從裡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張發黃的畫來。
畫面上,一大一小兩個女子栩栩如生,有著近乎相同的眉眼,不過隨著時間的流逝,筆墨漸漸褪色,女子的衣衫顏色也舊了,可以想像,再過幾年光陰,女子的容貌可能也會變得模糊。<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