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頁
「李穆,」唐小白打斷他,朝他招了招手,「你過來!」
皇帝陛下立即掀袍角起身,快步走到她身邊坐下,臉微側,專注地凝視著她,等著她開口。
乖得教人心疼。
唐小白心中軟得不行,她跪直了身子,捧著他的臉,與他視線齊平。
「李穆,我從前總覺得我們不合適——別動!」
李穆攥緊手心,抿著唇,聽話地坐了回去,眼裡卻滿是威脅,頗有一種「你再說錯一個字試試」的兇狠。
唐小白忍俊不禁,親了他一下,才見皇帝陛下的神色目光緩和許多。
「我從前覺得我們不合適,為什麼後來又覺得可以了?」唐小白繼續說道。
李穆理所當然地接話:「因為我長大了。」
唐小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那時候你也沒多大!」
她決心一試的時候,李穆也就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脫了上衣就只見乾巴巴的骨頭,哪裡像現在……
「咳咳……」唐小白清了清嗓子,道,「我只是突然想通了——」
「從前,我一直覺得我們年紀太小,尚未定性,很多東西都說不準,也許過兩年你長大了,想法就跟一開始不一樣了;」
或許會發現與她只是一場誤會,或許還會真正地愛上另一位姑娘。
「但過於防範未然無異於因噎廢食,我突然想通了,如果我想擁有一段無悔的感情,我就必須先擁有面對分離的勇氣;」
「哪怕後來知道你是太子, 哪怕現在你做了皇帝,哪怕朝臣逼著你充實後宮,我也無所畏懼;」
「從我決定和你在一起的那一刻起,我就接受了每一種與你分離的可能。」
接受,所以心安。
在一起的每一個朝夕都不再心懷惴惴。
「人生無常,我們不知道分離會在哪一刻降臨,我們也不該為了未知的那一刻終日不安,反而錯過了追求幸福的機會——」
「我覺得,我們有個孩子,會是件幸福美好的事;」唐小白想了想,覺得話應該都被自己說完了,便大大方方給了對方一個開口的機會,「你覺得呢,李穆?
李穆靜靜看了她半會兒,直看到唐小白隱隱挫敗時,才開口:「叫哥哥!」
唐小白:……
「叫夫君也行。」面色淡淡,暗渡陳倉。
唐小白抬手拍打:「幹什麼!說話呢!」明明這么正經的話題!
「你說得對,有個孩子也不錯。」
既然達成共識,那就身體力行。
李穆將人抱起,附耳低問:「吃飽沒,阿皎姐姐?」
(帝後番外終)
(接下去要插播一篇沒有人點到、但我自己想寫的小番外,是甜甜的戀愛~)
------------
第435章 陶郎本善——陶顧番外(一)
太興十四年,九月。
京城,燕國公府門口。
陶汾與門客周荀辭別後,將簡便的行李往背上一甩,翻上馬背,出親仁里, 往西城門去。
京城的街道,少有人敢奔馬,萬一衝撞了貴人可不是玩笑。
陶汾也不趕時間,便由著馬兒悠悠閒閒前行。
城東多權貴,街上來往俱是駿馬雕車,其中不乏裝飾或典雅或華美的女子座駕。
偶然一駕馬車與他擦肩而過, 留下一縷香風。
陶汾嗅了嗅, 覺得這家的女孩兒頗有品味,用的薰香極其淡雅。
可能是個書香門第的小姐,他想。
不過京城裡的書香門第也很多,書香門第的小姐也多到尋常,陶汾沒有怎麼在意。
即便那駕馬車與他擦肩而過時,車內傳出女子喚停的聲音,也沒有讓陶汾感覺到特別。
頂多覺得這女孩兒嗓音還透著稚嫩,應該年紀不大。
一點兒也沒意識到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直到身後響起那女孩兒珠落般清脆悅耳又咬字分明的呼喊:「前面可是新豐陶郎?」
咦?
陶汾驚訝地回過頭。
馬車側面的車窗簾子掀了起來,影影綽綽露出半張姑娘的小臉,看著十分矜持。
大約是見他沒動靜,那姑娘的臉朝外探了探,一雙明亮乾淨的眼睛倏然撞進陶汾的視線。
她像是個闖禍被抓了現行的孩子一樣,眼裡閃過慌亂,忙不迭縮回了腦袋。
陶汾呵呵一笑。
是個小姑娘啊!
催馬走近幾步,拱手道:「正是陶某,小姐有何吩咐?」
小姑娘剛縮回陰影中的臉又朝外探了一點點,矜持地留在車窗內,才開口自報家門:「我是顧氏之女,唐二小姐的表姐, 家中行五。」
她開口之前, 陶汾已經認出來了。
「原來是顧五小姐!」既是認識的,陶汾臉上又多了幾分笑容。
顧家的五小姐,顧氏三房的嫡長女。
比唐二小姐年長一歲,今年十三,確實是個小姑娘。
他過去也見過這小姑娘幾面,不過沒說上話。
顧氏是江南名門,顧氏的小姐以嫻雅多才著稱,不是他這種粗人能說得上話的。
也不知這小姑娘喚住他有什麼事?
「聽聞陶郎隨同涼州巡察使去了西北,不知何時回的京城?」
陶汾笑。
他不是隨同涼州巡察使去的,而是護送唐二小姐去找父兄。<hr>
皇帝陛下立即掀袍角起身,快步走到她身邊坐下,臉微側,專注地凝視著她,等著她開口。
乖得教人心疼。
唐小白心中軟得不行,她跪直了身子,捧著他的臉,與他視線齊平。
「李穆,我從前總覺得我們不合適——別動!」
李穆攥緊手心,抿著唇,聽話地坐了回去,眼裡卻滿是威脅,頗有一種「你再說錯一個字試試」的兇狠。
唐小白忍俊不禁,親了他一下,才見皇帝陛下的神色目光緩和許多。
「我從前覺得我們不合適,為什麼後來又覺得可以了?」唐小白繼續說道。
李穆理所當然地接話:「因為我長大了。」
唐小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那時候你也沒多大!」
她決心一試的時候,李穆也就是個十五六歲的少年,脫了上衣就只見乾巴巴的骨頭,哪裡像現在……
「咳咳……」唐小白清了清嗓子,道,「我只是突然想通了——」
「從前,我一直覺得我們年紀太小,尚未定性,很多東西都說不準,也許過兩年你長大了,想法就跟一開始不一樣了;」
或許會發現與她只是一場誤會,或許還會真正地愛上另一位姑娘。
「但過於防範未然無異於因噎廢食,我突然想通了,如果我想擁有一段無悔的感情,我就必須先擁有面對分離的勇氣;」
「哪怕後來知道你是太子, 哪怕現在你做了皇帝,哪怕朝臣逼著你充實後宮,我也無所畏懼;」
「從我決定和你在一起的那一刻起,我就接受了每一種與你分離的可能。」
接受,所以心安。
在一起的每一個朝夕都不再心懷惴惴。
「人生無常,我們不知道分離會在哪一刻降臨,我們也不該為了未知的那一刻終日不安,反而錯過了追求幸福的機會——」
「我覺得,我們有個孩子,會是件幸福美好的事;」唐小白想了想,覺得話應該都被自己說完了,便大大方方給了對方一個開口的機會,「你覺得呢,李穆?
李穆靜靜看了她半會兒,直看到唐小白隱隱挫敗時,才開口:「叫哥哥!」
唐小白:……
「叫夫君也行。」面色淡淡,暗渡陳倉。
唐小白抬手拍打:「幹什麼!說話呢!」明明這么正經的話題!
「你說得對,有個孩子也不錯。」
既然達成共識,那就身體力行。
李穆將人抱起,附耳低問:「吃飽沒,阿皎姐姐?」
(帝後番外終)
(接下去要插播一篇沒有人點到、但我自己想寫的小番外,是甜甜的戀愛~)
------------
第435章 陶郎本善——陶顧番外(一)
太興十四年,九月。
京城,燕國公府門口。
陶汾與門客周荀辭別後,將簡便的行李往背上一甩,翻上馬背,出親仁里, 往西城門去。
京城的街道,少有人敢奔馬,萬一衝撞了貴人可不是玩笑。
陶汾也不趕時間,便由著馬兒悠悠閒閒前行。
城東多權貴,街上來往俱是駿馬雕車,其中不乏裝飾或典雅或華美的女子座駕。
偶然一駕馬車與他擦肩而過, 留下一縷香風。
陶汾嗅了嗅, 覺得這家的女孩兒頗有品味,用的薰香極其淡雅。
可能是個書香門第的小姐,他想。
不過京城裡的書香門第也很多,書香門第的小姐也多到尋常,陶汾沒有怎麼在意。
即便那駕馬車與他擦肩而過時,車內傳出女子喚停的聲音,也沒有讓陶汾感覺到特別。
頂多覺得這女孩兒嗓音還透著稚嫩,應該年紀不大。
一點兒也沒意識到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直到身後響起那女孩兒珠落般清脆悅耳又咬字分明的呼喊:「前面可是新豐陶郎?」
咦?
陶汾驚訝地回過頭。
馬車側面的車窗簾子掀了起來,影影綽綽露出半張姑娘的小臉,看著十分矜持。
大約是見他沒動靜,那姑娘的臉朝外探了探,一雙明亮乾淨的眼睛倏然撞進陶汾的視線。
她像是個闖禍被抓了現行的孩子一樣,眼裡閃過慌亂,忙不迭縮回了腦袋。
陶汾呵呵一笑。
是個小姑娘啊!
催馬走近幾步,拱手道:「正是陶某,小姐有何吩咐?」
小姑娘剛縮回陰影中的臉又朝外探了一點點,矜持地留在車窗內,才開口自報家門:「我是顧氏之女,唐二小姐的表姐, 家中行五。」
她開口之前, 陶汾已經認出來了。
「原來是顧五小姐!」既是認識的,陶汾臉上又多了幾分笑容。
顧家的五小姐,顧氏三房的嫡長女。
比唐二小姐年長一歲,今年十三,確實是個小姑娘。
他過去也見過這小姑娘幾面,不過沒說上話。
顧氏是江南名門,顧氏的小姐以嫻雅多才著稱,不是他這種粗人能說得上話的。
也不知這小姑娘喚住他有什麼事?
「聽聞陶郎隨同涼州巡察使去了西北,不知何時回的京城?」
陶汾笑。
他不是隨同涼州巡察使去的,而是護送唐二小姐去找父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