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頁
“孫大哥,杜大人這病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說一說啊,嘆氣是什麼意思?”
孫思邈看了一眼杜如晦,然後說道:“他這病,已經是進入膏肓,想要很好的治療,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關鍵的是,他自己也沒有想要治療的心思,每日都在操勞,積勞成疾啊。”
杜如晦站起身,對著孫思邈施了一禮,“謝過孫神醫為某看病,所謂久病成醫,我自己的病,我還是清楚的,不過人生短短几十年,我能夠跟著陛下,看到百姓能夠過生安寧的生活,不再有戰亂,也不再流離失所,已經是最大安慰,此生無憾已!”
雲毅連忙拉住想要走的杜如晦,說道:“哎呀,別著急走啊,孫大哥的意思是,你還有救!”
“真的?”
“嗯嗯。”
孫思邈在民間也聽說過杜如晦的此人,是李二身邊的謀臣,也是一個君子,也是在當政期間,為百姓謀福利的好官。
“你的病很難治好,如果你繼續操勞,或許就只能活過幾個月,如果你能夠放下,每日安心養病,或許老夫還能夠讓你活幾年。”
杜如晦站在那裡,微微思考了一下,嘆了一口氣,“人生自古以來,都難逃一死,我又何必執著於多活那幾年?如今陛下北征在即,正是需要微臣的時候,我又如何能夠放下。
多謝雲大人的好意,也多謝孫神醫的診斷,今日之事就當是什麼也沒有發生吧,告辭!”
天生杜如晦,決斷如雷霆。房謀杜斷說的一點兒也沒有錯,在幾年和幾個月之間,杜如晦不過是片刻之間,就做出了決定。
雲毅覺得自己絕對是做不到這樣的,在大義和生命面前,他很有可能就選擇了生命。
“可惜,可惜了啊!”
見識到了大唐這樣的大臣的風采,孫思邈嘆了一口氣,說了兩個可惜,然後也隨著去往前堂給病人看病。
雲毅也是微微搖頭,對於杜如晦這樣的人,那是更加的佩服了。
離開了醫館之後,直接到了皇宮裡面,找到了正在忙碌的李二,說明自己此次前來的目的。
“他真的是那麼說的?杜愛卿如果不接受治療,只有幾個月的時間?”李二從來不敢相信,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的杜如晦,會在他還沒有建立一個非常強大富有的大唐的時候,就離他而去。
“千真萬確,也是微臣聽到杜大人時長因病請辭,所以就拉著杜大人去找孫大哥診斷,陛下,微臣懇請陛下下旨,讓杜大人能夠辭官修養,他為大唐所做的,已經夠多了。”
其實作為一個臣子,直接上言讓皇帝的好幫手,另外一個大臣辭官,並不是一件好事,很有可能會得到別人的懷疑和猜忌,但是雲毅覺得,這件事情,他必須做。
活著的人,總要比死了的人有價值。
卷二 初唐風雲 第三百四十六章 血氣虧損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管如何,杜如晦還是救的,他自己想要轟轟烈烈的活,然後轟轟烈烈的死。
但是作為知情者,雲毅是不想見到的,杜如晦為了大唐,為了李二的天下,已經付出了很多,其實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了。
只不過李二現在真的是缺少人才,缺少能夠像杜如晦這樣的有決斷,也有謀略的大才,所以才會不想杜如晦辭官回家養病。
雖然沒有答應讓杜如晦回家養病,但是卻也一直派遣皇宮裡面的御醫,前往杜府給杜如晦看病治療。
只是這個時代沒有什麼腦科一說,這些郎中頂多就是治療一些比較簡單的病,稍微複雜的或者是特殊的病,他們就束手無策了。
杜如晦能夠拖到現在,能夠一直堅持上朝,真的是需要極大的毅力。
李二並不想要在這個時候,讓杜如晦辭官回家休養,北徵才剛剛開始,大軍才剛剛出動,這後續的補給和後勤都需要杜如晦等人來處理。
但是作為一個明主,要樹立一個愛民如子、君臣和諧的形象,其內心也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這位大臣因為勞累過度死去,因為自己的不鬆手而死去。
“朕准許了。”
第二日的早朝,李二直接下旨,提升了杜如晦的爵位和封地等,還保留了杜如晦隨時可以進宮面聖,有著諫言的權力,然後命令杜如晦回家休養。
最開始的時候,那些文臣還以為李二這是要打壓老臣,提拔一些新人,但是等到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後,對於自身的身體健康,也上了心,準備下朝之後,到那個醫館裡面,找孫思邈看一看。
沒有了杜如晦,朝堂之上就少了一個有力的大臣,很多事情都會壓在其他大臣的身上,就連雲毅也開始加班了。
早朝之後,李二把雲毅留了下來。
“你把朕的肱骨大臣直接勸說的回家養病,現在,趕緊給朕再推薦一位!”
李二有一些氣急敗壞,實在是因為朝堂上面沒有了杜如晦,讓他非常不習慣,心裡也是空落落的。
雲毅想了一想,回答道:“陛下,微臣這裡倒是真的有一個不錯的人選。”
“哦?快快道來!”
“此人名叫馬周,字賓王,清河人,現寄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雲毅回答道。
李二打趣道:“朕還以為你推薦的是什麼人,沒有想到,卻是別人家的門客,怎麼,你就不推薦自己的人?”
孫思邈看了一眼杜如晦,然後說道:“他這病,已經是進入膏肓,想要很好的治療,已經是不可能的了,最關鍵的是,他自己也沒有想要治療的心思,每日都在操勞,積勞成疾啊。”
杜如晦站起身,對著孫思邈施了一禮,“謝過孫神醫為某看病,所謂久病成醫,我自己的病,我還是清楚的,不過人生短短几十年,我能夠跟著陛下,看到百姓能夠過生安寧的生活,不再有戰亂,也不再流離失所,已經是最大安慰,此生無憾已!”
雲毅連忙拉住想要走的杜如晦,說道:“哎呀,別著急走啊,孫大哥的意思是,你還有救!”
“真的?”
“嗯嗯。”
孫思邈在民間也聽說過杜如晦的此人,是李二身邊的謀臣,也是一個君子,也是在當政期間,為百姓謀福利的好官。
“你的病很難治好,如果你繼續操勞,或許就只能活過幾個月,如果你能夠放下,每日安心養病,或許老夫還能夠讓你活幾年。”
杜如晦站在那裡,微微思考了一下,嘆了一口氣,“人生自古以來,都難逃一死,我又何必執著於多活那幾年?如今陛下北征在即,正是需要微臣的時候,我又如何能夠放下。
多謝雲大人的好意,也多謝孫神醫的診斷,今日之事就當是什麼也沒有發生吧,告辭!”
天生杜如晦,決斷如雷霆。房謀杜斷說的一點兒也沒有錯,在幾年和幾個月之間,杜如晦不過是片刻之間,就做出了決定。
雲毅覺得自己絕對是做不到這樣的,在大義和生命面前,他很有可能就選擇了生命。
“可惜,可惜了啊!”
見識到了大唐這樣的大臣的風采,孫思邈嘆了一口氣,說了兩個可惜,然後也隨著去往前堂給病人看病。
雲毅也是微微搖頭,對於杜如晦這樣的人,那是更加的佩服了。
離開了醫館之後,直接到了皇宮裡面,找到了正在忙碌的李二,說明自己此次前來的目的。
“他真的是那麼說的?杜愛卿如果不接受治療,只有幾個月的時間?”李二從來不敢相信,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的杜如晦,會在他還沒有建立一個非常強大富有的大唐的時候,就離他而去。
“千真萬確,也是微臣聽到杜大人時長因病請辭,所以就拉著杜大人去找孫大哥診斷,陛下,微臣懇請陛下下旨,讓杜大人能夠辭官修養,他為大唐所做的,已經夠多了。”
其實作為一個臣子,直接上言讓皇帝的好幫手,另外一個大臣辭官,並不是一件好事,很有可能會得到別人的懷疑和猜忌,但是雲毅覺得,這件事情,他必須做。
活著的人,總要比死了的人有價值。
卷二 初唐風雲 第三百四十六章 血氣虧損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不管如何,杜如晦還是救的,他自己想要轟轟烈烈的活,然後轟轟烈烈的死。
但是作為知情者,雲毅是不想見到的,杜如晦為了大唐,為了李二的天下,已經付出了很多,其實已經到了安享晚年的時候了。
只不過李二現在真的是缺少人才,缺少能夠像杜如晦這樣的有決斷,也有謀略的大才,所以才會不想杜如晦辭官回家養病。
雖然沒有答應讓杜如晦回家養病,但是卻也一直派遣皇宮裡面的御醫,前往杜府給杜如晦看病治療。
只是這個時代沒有什麼腦科一說,這些郎中頂多就是治療一些比較簡單的病,稍微複雜的或者是特殊的病,他們就束手無策了。
杜如晦能夠拖到現在,能夠一直堅持上朝,真的是需要極大的毅力。
李二並不想要在這個時候,讓杜如晦辭官回家休養,北徵才剛剛開始,大軍才剛剛出動,這後續的補給和後勤都需要杜如晦等人來處理。
但是作為一個明主,要樹立一個愛民如子、君臣和諧的形象,其內心也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這位大臣因為勞累過度死去,因為自己的不鬆手而死去。
“朕准許了。”
第二日的早朝,李二直接下旨,提升了杜如晦的爵位和封地等,還保留了杜如晦隨時可以進宮面聖,有著諫言的權力,然後命令杜如晦回家休養。
最開始的時候,那些文臣還以為李二這是要打壓老臣,提拔一些新人,但是等到了解了事情的始末之後,對於自身的身體健康,也上了心,準備下朝之後,到那個醫館裡面,找孫思邈看一看。
沒有了杜如晦,朝堂之上就少了一個有力的大臣,很多事情都會壓在其他大臣的身上,就連雲毅也開始加班了。
早朝之後,李二把雲毅留了下來。
“你把朕的肱骨大臣直接勸說的回家養病,現在,趕緊給朕再推薦一位!”
李二有一些氣急敗壞,實在是因為朝堂上面沒有了杜如晦,讓他非常不習慣,心裡也是空落落的。
雲毅想了一想,回答道:“陛下,微臣這裡倒是真的有一個不錯的人選。”
“哦?快快道來!”
“此人名叫馬周,字賓王,清河人,現寄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雲毅回答道。
李二打趣道:“朕還以為你推薦的是什麼人,沒有想到,卻是別人家的門客,怎麼,你就不推薦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