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上面寫著她父母被抄家問斬的真相,一切的源頭都在於梁帝的貪心,他想要的太多了,於是手中的罪孽便越來越多。
她父母便是被端齊太子那封密信牽連,那封密信雖然他只看過一半,但是上面不過是端齊太子寫給楚懷澤的一些家常話。
但是梁丘以為這封密信是讓楚懷澤起兵造事,於是他不惜對昭城屠城,滿門問斬支持端齊太子的樓家,還將效忠端齊太子的聞家以莫須有的罪名問斬。
梁衡瑞死死握著這封信,如果,她知道真相是這樣,她還會在他身邊嗎?他的父皇殺了她的阿爹,害的她成為最低等的舞姬。
那一刻,他不敢再看她的臉,他將信扔在地上,落款的順頌時祺四字顯得是那般可笑。
她死在了那年的春日,花開的時節,她卻沒能再次綻放,一同帶走的還有他那點微不足道的愛,在她的愛面前,顯得是那般可笑。
信中人祝她順頌時祺,秋綏冬禧,可他祝福的人,再也等不來往後的秋歲與冬日了。
第174章 梨花亂(凌洲×何玉)
今年昭城周邊的幾個州縣因著發大水鬧了災荒,許多百姓的房屋都被打水淹了,無奈之下難民只能離開故居前往其他地方求生存。
剛滿十五的何玉一個人背著包袱來到了昭城,她抹了抹臉上的髒污抬頭看向城門上的兩個大字。
「快快快,城主施粥了,去的晚了可沒有了。」
聽到這話,城外的流民紛紛站起來跑了進去,何玉趕忙讓到一邊,一名好心的大伯看著她的模樣對著她說道:「小娘子,趕快進城吧,今日城主施粥,大家都能有一口飯吃。」
說罷他便先走進了城中,此時城門打開,流民卻是井然有序的進城,官兵也不驅趕他們,何玉默默的跟了上去。
大水沖走了她的爹娘,她的阿妹,如今存活下來的只有她,爹娘最後一句話便是讓她好好活下去,她不能辜負爹娘,她要活下去。
在施粥的棚子領了吃的,她便坐到了一旁,熱乎乎的白粥此時吃起來也是格外的美味,她咕嚕咕嚕的把粥喝完然後想看看周遭有沒有什麼可以做工的。
「城主到!」
忽然聽得一官兵高聲喊道,眾人紛紛跪下行禮,在何玉低頭的那一瞬間,她看到了站在馬車旁的一名黑衣男子,他手握長劍,黑色的衣擺上繡著祥雲。
「不必如此多禮。」
馬車的門被打開,一身著錦衣的男子從裡面走了出來,他面色溫潤含笑,比她這一路走來見過的大官兒都要和善。
「天災衝垮了大家的家園,也沖走了大家的親人,但是日子總歸還是要過的,所以我想在城中建一樂善堂,可以讓老弱婦孺進去做一些後勤工作。」
「壯丁男子,可到遠郊修建房屋,修橋,修路,按人計算,每人一月二兩三分錢,有意願的可以去官府報名。」
他的話音剛落,就看見人們又紛紛下跪:「多謝楚城主,您真是個大善人啊!」
一老者擦著眼淚哭著說道:「我們,我們就算給城主當牛做馬也償還不起啊。」
被喚作楚城主的人上前把他們扶起來說道:「你們都是大梁的子民,大梁又豈會不管你們,快些起來吧,農用耕具可以去找周邊百姓,他們都會拿出來給大家用的。」
何玉飛快的瞥了他一眼然後又低下頭跟著大隊伍去了官府報名,就這樣她留在了昭城樂善堂,做了一名廚娘。
「何娘子,你這一手好廚藝可把那些個男人迷死了。」
一名廚娘看著站在門口的那些男人笑著打趣道,樂善堂的飯食每日都要送到遠郊去給那些工人吃,有一些年輕的漢子在吃過幾次何玉做的飯後,千方百計的想著自己來拿飯,好一睹何娘子的風采。
何玉如今也不過才十五,年紀輕,話又少,關鍵樣貌生的也好,別提多受歡迎了,有些廚娘還被委託來當媒人呢。
「堵在這裡做什麼?」
身後傳來了一道男聲,那些工人看到一身勁裝的凌洲紛紛讓開:「凌大人。」
凌洲走了進來讓他們都退出去,何玉看到凌洲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說道:「大人。」
「何娘子不必客氣,前幾日城主在遠郊和大家一起用過飯,你做的那道湯很是對城主的胃口,他讓我來問問你願不願意去城主府伺候?」
他的臉上一絲不苟,連個笑容都沒有,何玉愣了一下,還是旁邊的廚娘碰了她一下她才忙回道:「願意,我願意的。」
「那跟我走吧。」
說罷,他便先轉過了身走了出去,何玉解了圍裙跟了上去,就這樣她進了城主府。
凌洲每日跟著楚城主早出晚歸,她也很少遇到他,直到有一日她去樂善堂給孩子們送吃食,他們的風箏掉到了那棵梨花樹上。
「阿玉姐姐,我們的風箏......」
小姑娘強忍著哭,說著話,何玉摸了摸她的頭笑著回她:「阿姐去給你們撿。」
其實她也很怕高,但是她畢竟是大孩子,總不能讓這群孩子爬上爬下吧,梨花樹很高,風箏掛在那最高的枝丫上,她死死的握著梯子去夠拿風箏。
咔嚓一聲,樹枝斷了,她拽著風箏在漫天梨花飄揚下落入了他的懷中。
「何娘子?」
本以為她要摔到地上,不死也殘了,沒想到卻被他穩穩的接住,他喊了她一聲,何玉這才睜開眼,慌亂的從他懷中下來。<hr>
她父母便是被端齊太子那封密信牽連,那封密信雖然他只看過一半,但是上面不過是端齊太子寫給楚懷澤的一些家常話。
但是梁丘以為這封密信是讓楚懷澤起兵造事,於是他不惜對昭城屠城,滿門問斬支持端齊太子的樓家,還將效忠端齊太子的聞家以莫須有的罪名問斬。
梁衡瑞死死握著這封信,如果,她知道真相是這樣,她還會在他身邊嗎?他的父皇殺了她的阿爹,害的她成為最低等的舞姬。
那一刻,他不敢再看她的臉,他將信扔在地上,落款的順頌時祺四字顯得是那般可笑。
她死在了那年的春日,花開的時節,她卻沒能再次綻放,一同帶走的還有他那點微不足道的愛,在她的愛面前,顯得是那般可笑。
信中人祝她順頌時祺,秋綏冬禧,可他祝福的人,再也等不來往後的秋歲與冬日了。
第174章 梨花亂(凌洲×何玉)
今年昭城周邊的幾個州縣因著發大水鬧了災荒,許多百姓的房屋都被打水淹了,無奈之下難民只能離開故居前往其他地方求生存。
剛滿十五的何玉一個人背著包袱來到了昭城,她抹了抹臉上的髒污抬頭看向城門上的兩個大字。
「快快快,城主施粥了,去的晚了可沒有了。」
聽到這話,城外的流民紛紛站起來跑了進去,何玉趕忙讓到一邊,一名好心的大伯看著她的模樣對著她說道:「小娘子,趕快進城吧,今日城主施粥,大家都能有一口飯吃。」
說罷他便先走進了城中,此時城門打開,流民卻是井然有序的進城,官兵也不驅趕他們,何玉默默的跟了上去。
大水沖走了她的爹娘,她的阿妹,如今存活下來的只有她,爹娘最後一句話便是讓她好好活下去,她不能辜負爹娘,她要活下去。
在施粥的棚子領了吃的,她便坐到了一旁,熱乎乎的白粥此時吃起來也是格外的美味,她咕嚕咕嚕的把粥喝完然後想看看周遭有沒有什麼可以做工的。
「城主到!」
忽然聽得一官兵高聲喊道,眾人紛紛跪下行禮,在何玉低頭的那一瞬間,她看到了站在馬車旁的一名黑衣男子,他手握長劍,黑色的衣擺上繡著祥雲。
「不必如此多禮。」
馬車的門被打開,一身著錦衣的男子從裡面走了出來,他面色溫潤含笑,比她這一路走來見過的大官兒都要和善。
「天災衝垮了大家的家園,也沖走了大家的親人,但是日子總歸還是要過的,所以我想在城中建一樂善堂,可以讓老弱婦孺進去做一些後勤工作。」
「壯丁男子,可到遠郊修建房屋,修橋,修路,按人計算,每人一月二兩三分錢,有意願的可以去官府報名。」
他的話音剛落,就看見人們又紛紛下跪:「多謝楚城主,您真是個大善人啊!」
一老者擦著眼淚哭著說道:「我們,我們就算給城主當牛做馬也償還不起啊。」
被喚作楚城主的人上前把他們扶起來說道:「你們都是大梁的子民,大梁又豈會不管你們,快些起來吧,農用耕具可以去找周邊百姓,他們都會拿出來給大家用的。」
何玉飛快的瞥了他一眼然後又低下頭跟著大隊伍去了官府報名,就這樣她留在了昭城樂善堂,做了一名廚娘。
「何娘子,你這一手好廚藝可把那些個男人迷死了。」
一名廚娘看著站在門口的那些男人笑著打趣道,樂善堂的飯食每日都要送到遠郊去給那些工人吃,有一些年輕的漢子在吃過幾次何玉做的飯後,千方百計的想著自己來拿飯,好一睹何娘子的風采。
何玉如今也不過才十五,年紀輕,話又少,關鍵樣貌生的也好,別提多受歡迎了,有些廚娘還被委託來當媒人呢。
「堵在這裡做什麼?」
身後傳來了一道男聲,那些工人看到一身勁裝的凌洲紛紛讓開:「凌大人。」
凌洲走了進來讓他們都退出去,何玉看到凌洲停下了手中的活計說道:「大人。」
「何娘子不必客氣,前幾日城主在遠郊和大家一起用過飯,你做的那道湯很是對城主的胃口,他讓我來問問你願不願意去城主府伺候?」
他的臉上一絲不苟,連個笑容都沒有,何玉愣了一下,還是旁邊的廚娘碰了她一下她才忙回道:「願意,我願意的。」
「那跟我走吧。」
說罷,他便先轉過了身走了出去,何玉解了圍裙跟了上去,就這樣她進了城主府。
凌洲每日跟著楚城主早出晚歸,她也很少遇到他,直到有一日她去樂善堂給孩子們送吃食,他們的風箏掉到了那棵梨花樹上。
「阿玉姐姐,我們的風箏......」
小姑娘強忍著哭,說著話,何玉摸了摸她的頭笑著回她:「阿姐去給你們撿。」
其實她也很怕高,但是她畢竟是大孩子,總不能讓這群孩子爬上爬下吧,梨花樹很高,風箏掛在那最高的枝丫上,她死死的握著梯子去夠拿風箏。
咔嚓一聲,樹枝斷了,她拽著風箏在漫天梨花飄揚下落入了他的懷中。
「何娘子?」
本以為她要摔到地上,不死也殘了,沒想到卻被他穩穩的接住,他喊了她一聲,何玉這才睜開眼,慌亂的從他懷中下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