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由帕福斯到尼科西亞的高速公路好得不能再好,小陸開的是使館的沃爾沃740GL,據說是世界上最經撞的好車。小陸輕車熟路,可我總是習慣不了靠左行的英式公路。遠處海面上三塊巨石,就是愛美女神阿佛洛迪成誕生處。可由於滂沱大雨,什麼也看不清。眼看離尼科西亞還有20英里,我們就要到家。不料斜刺里鑽出一輛粉紅色的小福特,沒給燈光就上了快行線。當時我們的時速至少有95英里,一下子就頂在了小福特的屁股上。

  眼前仿佛是在演慢鏡頭,小紅車在大雨中向右前方旋轉著滑去,掃斷十二根中心隔離樁,車內雜物飛得滿天都是,小陸一腳剎車停在路中。

  我弄不清我是怎麼從後排座位上飛起來,撞斷前排枕頭的靠墊,又打在小陸脖子上的。路過這裡的賽普勒斯交通部長目睹了全過程,立即用他車上的無線電話通知了中國大使館。警方當即裁決,責任全在小紅車一方。可我的左臂和小陸的脖子全不能行動自如了。

  第三次撞車是在伊拉克。當時聽說美軍到了扎胡,正在修建難民營,我們就開始摩拳擦掌,由於路途太遠,我們幾個輪著干。首席老朱技術最精,從凌晨五點開到上午九點半,跑的全是沒有燈光的夜路,險情叢生。我照例坐在後排,將自己緊緊捆在座位上,估計我們的新式奔馳260不會撞不過別人,除非有人撞我們屁股那我可就慘了。因為行李箱裡裝了200升備用汽油,一著火我先得變烤鴨。

  天亮了,路也好了,老朱把方向盤交給了英文記者江亞平,江是新華社駐開羅記者,有兩年開車經驗。老朱關照他先把速度搖起來,再上快車道。

  前方視野很好,自動換檔的大奔馳眨眼速度就上了一百三,速度表電子音響發出動聽的鳴鳴聲。就在這眨眼之際,只聽江亞平大叫了一聲“羊”,幾團黑呼呼的東西就越過奔馳的風擋,從我們頭頂呼嘯過去。車身猛然一抖,安全帶勒得我心臟狂跳不止。

  停下一看,傻了!原本傲視群車的奔馳,前臉五官全挪了位,僅剩左前角還殘留一隻轉向燈。冷卻系統徹底撞壞,擠在引擎中。車身上滿是腥膻的羊血和碎肉。百米開外,兩隻死羊倒臥路中,幾隻傷羊正落荒而逃。

  老朱老跟我說,伊拉克大沙漠中夏季最高氣溫可達八十多度。我說這不可能,並要與他打賭。今天我全信了。

  一望無際的大沙海在烈日下蒸汽騰騰,金光萬丈,仿佛有十萬個太陽從三百六十個角度圍著我轉,弄不清哪邊是地,哪邊是天。柏油路在烈日下象一條曬乾了的死帶魚,泛著死光。剛才開著空調不覺熱,現在一切全來了。

  烈日下無處躲無處藏,眼看著奔馳260內的液晶溫度計已經跳到了60℃,可還在逐步前進。連截了幾輛小車,都說拖不動這個大個兒的奔馳。昨天我還為我們車有六個缸得意,今天卻恨它為什麼不是輛“飛鴿”,騎上就可以走。

  終於來了一輛大拖車,我穿上攝影背心,模仿標準的交通警察姿勢,左手上伸,右臂輕微向左揮動。這輛大車還居然停下了。老朱誇我挺有眼力,我忍不住又來了勁:“是魅力。”

  拖車司機一聽我們是中國人,很願意幫忙。但翻遍全車僅找到一根丈把長的繩子,可好歹把我們的奔馳260與他的龐然大物聯在了一起。

  汽笛一聲長鳴,我們總算顫顫巍巍上了路。由於繩子太短,前面大車尾燈一亮,我們就手忙腳亂踩剎車,生怕給已經沒面目見人的前臉再錦上添花。就這樣,還是險象環生,三搶兩拽丈把長的繩子上又打了兩個結。

  車速只敢維持在60公里上下,車內的空氣總算又流通了。可撲面而來的全是熱風,液晶溫度計降到55℃就再也停滯不前了,體內再也排不出汗。我粗壯的汗毛有如乾柴根根直立。這種感覺不知算蒸還是算烤。似睡非睡,從曼蘇爾到巴格達兩小時的路程卻足足花了五個半小時,我們幾乎也全似涅磐了的烏鴉,肉體乾癟,只剩下一絲遊魂。等見到巴格達鄭大使,我只剩下說“水”的勁。

  三十一、海灣戰爭和北大人

  三十一、海灣戰爭和北大人

  79年,我是稀里糊塗進北大國際政治系的,這全怪我那九十多歲的爺爺,我爺爺畢業於京師大學堂(北大前身)文科中國文學門。當時,他老人家硬說凡是上過這所學校的人都會變得勇敢誠實,樂於助人,一輩子受用不完。其實當時我更想進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象所有多夢的中學生一樣,幻想當個古德里安式的好軍官。(海因茨·馮·古德里安,普魯士貴族,第三帝國裝甲兵創始人,德國裝甲兵總監,閃擊戰創始人,由於在奧地利、波蘭、法國、蘇聯等戰役中以快速鍥入敵後而著名,有“飛毛腿海因茨”之稱。著有《閃擊英雄》、《坦克進攻》等著作)。為了能和我爺爺歷數的毛澤東、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們成為校友,我狠心放棄了當裝甲師長的念頭,咬著牙進了北大。可我怎麼也想不到,就因為我爺爺一句話,竟會引出那麼多不可思議的故事。

  開學後第一個星期天,我們宿舍全體到校園裡拍紀念照。北大素有照相的傳統,六十年前劉半農就在此建立過“光社”。在末名湖南岸,我們與長眠於此的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合影,斯諾早年在這裡教過新聞,用相機記錄過轟轟烈烈的一二·九運動。在北大37樓,我沖了我平生第一個黑白膠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