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督察院(一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宮之後,楚陽將自己的擔憂說了出來。

  「以前我們在西京的時候,也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你比較說劉俊,如果不是因為我們出現的及時,誰又知道,他能堅持當多久的清官呢。」

  霍瑤光點點頭,的確如此。

  「自古以來,在百姓的心目中,就是官官相護,百姓們根本就是完全不可能有資格與官家對抗的。這種想法,固然是有利於皇權的統治,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一旦過了,必然就會起到反作用。」

  楚陽點點頭,深以為然。

  「瑤光,在你以前所處的世界裡,可有什麼辦法來制衡這一切?」

  這倒是讓霍瑤光為難了。

  若是軍營里的一些東西,她或許能幫得上忙,可是官場上的事情,她還真是懂地不多。

  不過,腦子裡仍然是在細細地回想著現代社會裡的一些具體的機構構造。

  「我記得,好像是有一種機構叫做督察院吧?」

  霍瑤光記得不是太清楚了,好像是明朝時期開始有的。

  而楚陽在聽完她的話後,似乎是有所感悟。

  「你所說的督察院,與現在的言官不同,他們是真正地手上有實權的官員,可以直接出手懲治貪官污吏,這一點,的確是比較新穎的。」

  其實,大理寺也有查辦官員的職責和權限,只是,畢竟太過於單一了。

  而且,大理寺只有一處,全國各地的官員眾多,如何查辦?

  「監察御史的職權總的來說是主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

  楚陽點點頭,「這是一個好主意。瑤光,太謝謝你了!」

  話落,直接就捧著霍瑤光的臉,在上面親了一口。

  然後一溜煙兒就跑地沒影兒了。

  在之後的一個月里,李相忙著有關內閣一事,而楚陽則是在考慮著有關督察院一事。

  同時,他還在各地的官員中,層層篩選,挑選出那種公正廉明,清正無私之人!

  如今,內閣一事已經確立,而且早朝制度,也改為了朝會制,一切,可以說是正在快速地推進著。

  「丞相,新政的推行,必然是會受到一些阻力的。朕只希望,儘可能地減少傷亡。」

  「是,皇上,微臣明白。」

  楚陽雖然是不介意用一些暴力手段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可是不代表了,他就是一個崇尚於暴力的帝王。

  若是能和平解決,自然還是不動刀槍的好。

  「丞相,麻煩你再看看這個。」

  楚陽將自己早就擬好的有關督察院的部分文書給了他。

  「看完之後,還望丞相能再給出一個建議或者是意見來。」

  李相不愧為丞相,被幾位帝王都一直重用信任,那是絕對有道理的。

  「皇上,按您這上面所寫,督察院是直屬於皇帝的監察機構,也就是說,直接受命於皇上?」

  「不錯。」

  李相面色凝重嚴肅,皇上的這一想法,當真是極好。

  只是,想要真正的推行起來,只怕會有些困難。

  而且,即便是將來按這上面所寫地設立了各司衙門,只怕也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朕都考慮好了,在督察院,下設左右督御史、左右副督御史、左右僉督御史,再往下,再設各道的監察御史,分管種州的吏治。當然,這與之前的監察御史可是大大地不同了。」

  以往朝廷派去的監察御史,也不過就是一個只負責監督的言官罷了。

  而且,因為手上沒有太重的實權,所以,很容易被當地的官員所收買。

  可是一旦成立了督察院之後,這性質就大大地不同了。

  「由於監察御史身兼兩京直屬機關和本監察區的察糾工作,因此有在內、在外的兩個職權範圍。」

  楚陽已經開始有些小激動了。

  在他看來,若是這督察院能儘快地建立起來,不僅可以完善吏治,更可以造福百姓。

  唯有官員更為清明了,這百姓們,才能真正的受益。

  而朝廷的政令,才能被推廣地更順利,更廣泛。

  李相的眼中閃爍出了一種略有些驚詫的光茫,更準確地,更像是一種帶有幾分崇拜的光了。

  「還請皇上賜教。」

  楚陽笑笑,「在內:監察御史對協管的當地衙門,有權查究其文卷;巡察各營奸弊,凡有私役賣放,及不行如法操練等項,指實劾奏;巡視光祿寺、倉房、內庫;巡視皇城、王城,凡事有奸弊,聽其依法受理送問;監臨鄉會試及武舉,輪值登聞鼓,朝會糾儀等等,當然,具體的細節,還需要你們內閣再去詳細擬定。」

  李相點點頭,面上已經有了些許的激動之色。

  僅僅只是聽了這對內的幾項職責和權限,李相就已經有些激動了。

  「在外職權有:巡按,清軍,即往各處清理軍役,每年八月末仍具請解過軍數,回京具奏。提督學校;巡鹽,巡漕、巡關,如守備等官有疲軟疾弱不堪任事之人,指實具奏替換;監軍等。如此一來,便可起到對外震懾的一個作用。」

  李相已經完全聽呆了。

  他沒想到,皇上竟然考慮地如此周全。

  「皇上,這些都是您想出來的?」

  楚陽抬眼看過去,見李相的臉色微紅,眸子裡閃爍著幾分光茫,一時弄不清楚,他是太贊同了,還是太想反對了。

  「怎麼?丞相以為不妥?」

  話落,楚陽微微擰眉,「丞相以為朕是為了削弱你的權利?朕此舉,只是想要建立起更為完善的制度,想要讓大夏的子民們生活地更好,也是想要讓大夏更好!」

  「皇上所言極是,若此舉一經推動,必然是會在全國上下引起轟動。微臣以為,此法當真是絕妙!微臣定當全力支持皇上的督察院構建,絕無二話!」

  楚陽見他是這樣的態度,自然是分外高興。

  「得能丞相的支持,朕心甚慰。接下來,便是這都御史的人選了。朕的意思,是設左右都御史二人,正二品,丞相以為如何?」

  「微臣以為極好。有了這個機構,倒是能讓那些被外放的官員們安分一些了。」

  楚陽也是這樣想的。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後期的監管力度一定不能鬆懈。

  「有關人選方面,還得勞煩你們內閣去商議了。督察院手握重權不假,可是同時,也是得罪人的差使。」

  「微臣明白。」

  楚陽這意思說地明白,既得是有本事的,清正廉明的,還得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最好。

  不然,指不定什麼時候,就得被人給報復了。

  「皇上,微臣看您這上面所書的監察御史,與目前朝中的監察御史,也就只是官名相同了,而實際的工作性質,可是有了天差地別。」

  「監察御史則為都察院直接行使監察權的專職官吏。既受都察院的管轄,又可以不受都察院的統制而獨立行事,有事可單獨進奏天子。至於派遣充任巡按者,則代天子巡狩,權力更崇重。所以,在人選上,就必須要更為嚴謹。」

  「是,皇上。」

  「督察院一旦成立,前期的官員自然都需要內閣來商議討論,而之後,督察院底下的各個官員,則是可以由左右都御史來負責考校核查。再由他們做出一個考評來。」

  「是,微臣明白。」

  楚陽看出李相是真地明白了他的用意,心中當真是頗為欣慰。

  能有一個懂他的人,來幫著他一起完成大業,這是一件何等快活之事呀!

  軍營里,有一個雲容極,還有一個霍良城,再往下看,還有霍流雲和高寒楚遼等人,個個都是只需要一個眼神,就能明白他心意的人。

  而在這朝堂之上,還有一個能幫著他掌控全局的李相,當真是全天底下最好的好運,都湧向了他。

  楚陽自然是不信所謂龍氣一說的。

  他只是覺得,自己何其有幸,能得到了這麼多人的理解和幫助。

  當然,若非是有霍瑤光的提醒,他也不可能會想到的這麼多。

  督察院的設立,自然不是一兩句話就可行的。

  內閣這邊才剛剛穩當下來,勉強算是都能正常地進入工作狀態了。

  可是這底下的各部衙門,還是有些不太適應的。

  現在還沒有督察院,而皇上也不可能天天上各衙門裡去抓他們的小辮子,所以,只能先這麼僵著。

  當然,楚陽心裡頭也明白,萬事想要一蹴而就,那是不可能的。

  總得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

  若是將這些人都給砍了或者是罷了官,這誰來替他做事?

  而此時,西京書院那邊可就相當地給力了。

  因為朝堂制度的改革,再加上了之前楚陽處置了一大批官員,所以,朝廷現在是急需擴充官員。

  而西京書院的優秀學子,就成了優先考慮的人選。

  也正是因為這個,再次令西京書院揚名了。

  各地的學子,紛紛入西京書院來求學,只為求得能有朝一日,一步登天。

  在楚陽入京之前,已經在西京供養了不少的後備官員。

  如今,基本上都已經被楚陽給調用了。

  有的被補在了西京,他將西京原職的部分官員調入了京城。

  有的則是被指派到了其它的州郡,總之,這些人現在都已經是開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而且,這起步明顯就是比其它人高了一些的。

  因為西京書院是楚陽一手創立的,所以,從西京書院出來的這些學生,或者是官員,都以天子門生而自稱。

  從這一點來說,倒也不算是他們在故意給自己身上貼金。

  畢竟,現在入朝的這些人,都是最早一批進入西京書院的學子們。

  大多數,也都是真正地曾一睹當年靜王爺風采的學子們。

  因為現在朝堂上急需用人,所以,楚陽就藉此機會,招賢納士,不問出身,破格錄用。

  而那些世家名門的一些弟子們,也都想借著這個機會,直接入仕了。

  當然,若是有著李遠舟之材的公子哥兒們,自然是不需要為自己的將來發愁的。

  自己不去爭取,也總會有一些長輩或者是同窗極力舉薦的。

  可若是一無是處之輩,則仍然是不太可能有出頭之日。

  畢竟,舉薦有功,可若是舉薦不當,也同樣是會受罰的。

  而且,皇上廣招天下賢才,看似是不拘小節,可是實際上,卻是頗有一番考校的辦法的。

  在有兩個被皇上給直接喝斥得趕出宮的學子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隨意地舉薦了。

  那可真的是有風險的。

  過不了李相那關,就必然是過不了皇上那關的。

  這些舉薦出來的人選,大都要先在內閣過一遍的。

  之後,才能呈報皇上。

  不然,皇上個個都要見一見,那不是得累死?

  夜楚玄小朋友已經正式地被冊立為太子了。

  而李遠舟這個太子少師,也開始走馬上任了。

  太子太師是李相,可是他忙地根本就是腳不沾地了,哪裡還有時間去教導小太子?

  所以,這重擔自然就落在了李遠舟的身上。

  所以,在東宮,就常常會看到了李遠舟跟雲容極碰面的場景。

  而且,兩人見面說不過幾句話,必然就會吵起來。

  而每次,被氣得暴跳如雷的,一定是雲容極。

  這種場面,對於東宮的侍從們來說,初時還有些心驚肉跳的。

  畢竟這都是主子們,一旦他們不高興了,自己的日子也必然不會好過。

  可是時日長了,便發現這二位其實也就只是鬥鬥嘴,偶爾雖然會動手,可是誰也不會下狠招。

  如此一來,眾人的心中也便有數了。

  這二位是相愛相殺的關係呀。

  每次見面若是不鬥鬥嘴,好像就對不起這東宮似的。

  可是不管哪次哪位有了什麼急事,另一位,倒也是義不容辭地站出來。

  日子就在這樣緊張且有趣的氣氛中一天天過去,眨眼,年關將至。

  霍瑤光看著宮人們四處忙碌著,不由得有些感慨了。

  「又到了過年,也是孩子們最樂意的日子了。」

  「娘娘不高興?」青苹拿了一件大氅出來,給她披上。

  霍瑤光抬手在衣領處攏了攏,「倒也不是不高興,只是覺得,這日子過地快,孩子長地也是一天比一天高了,自己的歲數可就是一天比一天大了。」

  青苹輕笑,「娘娘這話又錯了,您現在看上去,和那些十五六的大家閨秀有什麼區別呢?」

  青苹這話倒也不完全是在刻意地吹捧她。

  這些日子霍瑤光過地舒心,再加上本來也才是二十出頭的年紀,正好著呢,哪裡能看出年歲長不長來?

  況且,因為這後宮裡又沒有其它的女主子,她過地舒心,又不用整天跟人爭奇鬥豔的,天天的淡妝素抹,日子簡直就是不要太好過了。

  倒是小殿下,這是眼瞅著真地就長高了。

  年初做出來的棉衣,現在穿著已經是顯小了。

  果然如人們所說,不見小孩子長,只見這小衣服短。

  大寶現在已經是太子殿下了,過完年才四歲,可是沒辦法,已經是自己單獨住進東宮了。

  當然,到了晚上,霍瑤光還是不放心。

  總覺得孩子太小了,所以,常常會借著一起用晚膳的機會,將大寶留在身邊。

  一次兩次的,楚陽也就不說什麼了。

  可是次數多了,楚陽就不大樂意了。

  這天,楚陽從御書房回來,看到碧華宮裡的宮燈都亮著,別提多高興了。

  只是,剛進門,就聽到了那母子倆說話的聲音,心情立馬就跌了下來。

  「給父皇請安。」

  大寶在楚陽面前,向來都是規規矩矩的,一點兒孩子氣也不敢表現出來。

  越是如此,霍瑤光看了就越是心疼。

  就算是太子,現在也只是小孩子呢。

  「好了,大寶去和晃晃一塊兒玩一會兒,不過不能太久。」

  「謝謝母后。」

  大寶就算是再怎麼裝著老成,也還是小孩子,霍瑤光一拿著晃晃來說事兒,大寶立馬就原形畢露了。

  霍瑤光過來幫著楚陽將外袍給解了,「可用過晚膳了?」

  「嗯。在御書房和李相等人一起用的。」

  「你呀,李相和梁國公畢竟年紀大了,你就算是再怎麼想著把朝廷整治好,也得顧慮著大傢伙兒的身體才行。若是他們病倒了,誰來幫你?」

  她說的這些話,楚陽也都明白。

  也的確如此。

  若是這些幫手都不能再頂事兒了,那還真是有些麻煩。

  「之前那個綠喜的事情,一直沒有查出眉目來。慎刑司走水,那個綠喜可不一定就死了。」

  霍瑤光點頭,「我也知道,綠喜十有八九是被人給救走了。難不成,是王太傅又在朝堂上給你找麻煩了?」

  「朕昨日朝會之時,斥責了他幾句,他當即便跪在大殿上,痛哭流涕的。今日便上了請罪摺子,還說自己年歲大了,想要告老還鄉了。」

  「那你是如何批覆的?」

  霍瑤光隱約覺得,這次王太傅怕是真地要自己作死了。

  「他自己樂意,朕又何必要強留?不過,朕也不是那等趕盡殺絕之人,只是暫時免了他的實職,暫且還頂著一個正一品的頭銜呢。他自己稱病,那就先讓他養病,就算是朕不提,他自己也得心急,總得有病好的時候吧?」

  「我不太懂。你既然覺得他有問題,那為何不直接處置了?」

  「王太傅在朝中為官二十餘年,根基極深。他是那種看著不顯山不露水,可是實際上,一直在大力地培植自己的勢力。這一次,朕之所以堅持要朝廷制度的改革,也是為了應對王家的這些藤蔓們。」

  「已經讓你有所忌憚了?」

  楚陽搖頭,「這倒是談不上。只是,朕向來不喜歡被人牽著鼻子走。朕的江山,還容不得一個外姓人來指手劃腳!」

  霍瑤光明白了。

  這個王太傅只怕是想要的太多了。

  而且,仗著自己年長,又曾是先帝時的重臣,便覺得自己可以在朝堂上一錘定音了。

  可是偏偏,遇上了楚陽這麼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以前夜明慎在位時,可是沒少縱著這些老臣們,不就是怕他們不好好給自己辦事?

  可是到了楚陽這裡,卻是完全不吃這一套了。

  你不想干就可以不幹了?

  好呀!

  那等你想乾的時候,也得問問他答不答應!

  「年節將至,宮裡頭是要準備的。只是不知道,這宮宴向來都有些什麼講究?」

  「不必操心那麼多。」

  楚陽一把將霍瑤光拉進自己的懷裡,讓她坐在了自己的腿上。

  「你是皇后,你想如何便如何。什麼規矩禮儀,無需過多在意。現在你是這裡的女主人,一切就都是你說了算。」

  霍瑤光聽著心裡倒是甜絲絲的,可是理智告訴她,哪能就真地那麼任性妄為了?

  「行了,你的心思我都懂,不過,既然有規矩,還是得照章辦事。我在想,年關到了,安國侯元慶,會不會露面?」

  聞言,楚陽的眼神也暗了暗。

  這麼久了,這個元慶,倒是真能藏!

  ------題外話------

  二更儘量在九點。今天要開始上班工作了,小妹妹們也要開始上課了。新的一周,希望大家都有一個好狀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