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升任邊關主將(一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刺青的發現,絕對可以說是相當有價值的。

  「可還記得是什麼圖案?」

  女子搖搖頭隨後又點點頭,「我可以試著大概地畫下來。」

  楚陽立馬命人將筆墨奉上。

  很快,能看到了一個有些模糊的圖案。

  刺青這種東西,霍瑤光前世倒是見了不少,可是這小姑娘畫的,她雖然大概能猜出是狼頭來,可是其它的,卻什麼也看不出來。

  「這是大漠的野狼。」

  「野狼?」幾人的視線,都落在了霍良城的身上。

  「關外的部落多,而且更迭的速度也很快。這個刺青,我之前也曾見過,只是不想,幽州距上陽關如此遠,他們到底是如何潛進來的?」

  「父親的意思,這些人是關外的部落?」

  「嗯,如果我沒記錯,這支部落的名字叫察察,而他們的首領叫察爾,翻譯成我們中原話的意思,就是野狼。」

  原來如此!

  事情,似乎是清晰了,可是又更棘手了。

  難怪,對方能僅憑著那麼一點人手,就能控制了幾個縣城。

  看樣子,是早有預謀。

  不僅如此,這些人還驍勇善戰,再加上他們殺人不眨眼,心狠手辣,自然就足以震懾住那裡的百姓。

  「王爺,只怕是內外勾結。」

  楚陽看向她,青梅低頭,「屬下發現那些人中,所使用的兵器不同,正如剛剛她所說,有帶刺青的那些人,手上大都是持有長劍,可是腰身上,卻佩有彎刀。而有些人的身上,則是沒有佩戴彎刀的。」

  青梅再過了一遍腦子,將先前忽略掉的地方,再次串聯了起來。

  楚陽點點頭,「你們此行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是,王爺。」

  霍瑤光對於這個察察部落,是從未聽說過的,對於那個察爾,就更是知之甚少了。

  「岳父,可否請您將察察部落的事情說地再詳細一些?」

  事及幽州百姓,霍良城自然是毫無隱瞞。

  霍瑤光由始至終就在一旁聽著,時不時地皺眉,偶爾還會攥緊了拳頭。

  那些畜生,竟然連嬰兒都不放過!

  「察爾手下有一支驍勇善戰的親衛軍,據說,但凡是此軍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一個活口也不會留下。當年,我與他們在關外大戰,當時,他手下有三萬之眾。我將他的大軍打敗,可是他手底下的那支親衛軍,卻攔截了我的副將。」

  事隔多年,舊事重提,霍良城仍然是心有餘悸。

  「當年我的副將率五千兵馬去負責劫糧,可是沒想到,後來他的親衛軍鑽出,不過數百人,卻是一路上壓著我的副將在打。」

  話落,霍良城搖搖頭,現在想想,也只覺得是相當的恥辱。

  「這麼說來,這個察爾,也極有可能在幽州?」

  霍良城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此人生性多疑,而且之前在關外,也沒少算計其它的部落,我總覺得,他深入幽州的可能性不大。」

  楚陽點點頭,事實上,他對此也有懷疑。

  「察爾的親衛軍雖然厲害,可那是在大漠。一旦入了中原,到處都是城池山水,而且我中原兵強馬壯,他沒有那麼蠢!」

  霍瑤光此時擰緊了眉梢,「那會不會是他只打算劫掠一些財物,之後就匆匆離開呢?」

  楚陽搖頭,「想要出關,要麼從西京這裡出去,要麼就是這裡,再不行,就是上陽關了。可是上陽關距離幽州太遠,他們若是選擇這條路,未免有些冒險。」

  這麼一大批人,浩浩蕩蕩地走街串巷?

  那除非是腦子有病!

  還有,內外勾結的話,跟察爾勾結的人又是誰?

  起初,楚陽懷疑是趙書棋的人在有所動作,可是沒想到,竟然是關外的察察部落。

  他們想要做什麼?

  幽州離邊關不近,如果是為了奪取城池,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在幽州動手。

  或者,是有什麼被自己忽略了?

  楚陽想了許久,也不曾想出個所以然來。

  倒是後來,收到了幽州刺史的信。

  大意無非就是想要與楚陽聯手,內外夾擊,將那些亂民一舉攻破!

  楚陽想了想,還是將那些人的來歷都寫了下來,命古硯親自去送一趟消息。

  同時,又立馬寫了一封奏報,命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往京城。

  幽州刺史這邊,也正在頭疼。

  現在已經確定,六座縣城,已經全都是那些亂民的了。

  幽州不同於京西州,幽州就是個小地方,這六個縣,偏偏還是跨了兩個郡。

  眼下,他自己亦是又急又氣。

  按理說,郡尉府還有兩萬多人呢,他怕什麼?

  還滅不了數千的亂民嗎?

  可問題是,手底下的司兵命人打開倉庫的時候,才發現,他們的兵器,竟然不知何時早已被人搬空了。

  兩萬多人,除了身上現有的兵器之外,其餘的,什麼也沒有了。

  這才是讓幽州刺史最為惱火的。

  當然,同時,他又是十分震驚和後怕。

  司兵可是自己的手下,如今出了這等事,要麼就是司兵早已與反賊串通一起了,要麼,就是司兵被人算計了。

  古硯到的時候,幽州刺史正在大發雷霆。

  「大人,靜王爺派人過來了,據說是還帶了一則十分重要的情報。」

  「知道了,請進來吧。」

  這個時候,靜王的人,是萬萬得罪不得的。

  「參加大人。」

  「原來是古大人,免禮免禮。」

  古硯微微點頭,「大人,不知如今幽州的情況如何?聽聞大人手下還有兩萬餘兵馬,且打算與王爺內外夾擊,王爺特意命屬下來問問,具體計劃,以及大人這邊的兵馬情況。」

  「實不相瞞,我這裡出大事了。」

  幽州刺史將兵器的事情一說,古硯也的確是被嚇到了。

  整個幽州的兵器庫都被人搬空了?

  怎麼搬的?

  「那司兵現在何處?」

  幽州刺史搖頭,「發現的時候,他當場便自盡了。如今,本官只能先將他的家人軟禁起來,再仔細查問,看看是否能查到一些線索。」

  古硯點頭,「大人,此事事關重大,不知大人手下的這兩萬餘人,手上可有兵器?」

  這話,還真是問得幽州刺史有些尷尬了。

  「不足人手一件了。不過,兩萬人可以應戰,這還是沒有問題的。」

  古硯點頭,就算是有兩萬人可以應戰,可是誰又能保證,能將對方一擊即中?

  若真是反民,自然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顧慮,可問題是,這裡面不是還發現了蠻夷嗎?

  「大人,這是我家王爺給您的信。」

  刺史接過,連忙打開。

  看過之後,面色大變。

  「這?王爺所說,俱是真的?」

  「回大人,這是前幾天,王爺派人潛入縣城之後,得出來的結論。」古硯點頭,表示上面所言不虛。

  「這怎麼可能?怎麼會有了草原人?他們潛入幽州,究竟意欲何為?」

  西京的邊關,目前並不曾對外開放,是嚴陣以待的。

  而再往北走,的確是有些一關口是允許兩國的貿易自由往來的。

  只是,邊關對於這方面,一直都查地很緊,但凡是佩戴兵器的,一律不允通關的。

  那麼,這些人身上所佩戴的彎刀又是怎麼回事?

  「或者,他們並非是走了正常的途徑。」

  幽州刺史愣了一下,立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說,他們有可能是翻山越嶺過來的?」

  話落,又有幾分的不可思議,「可是那邊都是懸崖峭壁,這怎麼可能?」

  古硯不吭聲了。

  人都已經進來了,就別說不可能了。

  要麼就是從關口光明正大地進來的,要麼,就是另尋了法子。

  總之,人現在就在你的幽州地界兒上作亂呢,你自己說怎麼辦吧。

  「大人,信屬下已經帶到,皇上的旨意只說王爺亦可出後剿平亂民,只是,主要還是要看大人這邊才行。」

  幽州刺史點頭,事情是發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的,這個功,最好還是再由他來立。

  否則,就算是事了,他這個刺史的職位,也是定然保不住的。

  這一點,王爺做地倒還算是厚道。

  「另外,王爺讓屬下提醒大人一句,只怕其它地方,也未必太平,所以,還請大人定要提高警惕,加強戒備。」

  「古大人放心,本官都明白。還請古大人回稟王爺,就說王爺的恩情,下官記下了。」

  「屬下告辭。」

  古硯拿了回信,直接離開了。

  幽州刺史這會兒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兵器庫空了,好在糧倉還沒空。

  可是,他聽說那幾個縣城裡的糧倉也都有存糧,至於能堅持多久,還得再派人去細查。

  當務之急,就是布好防線,絕對不能讓這幫人再繼續擴大他們的版圖了。

  皇宮。

  砰!

  皇上一巴掌拍在了龍案上,震得桌子嗡嗡響。

  「皇上息怒,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著如何儘速地剿滅這些賊人。」

  「楚陽奏摺上所說,這些人是察察部落的。說來也巧了,正好武寧侯在西京散心,若非是他,現在那些人的底細,還摸不清楚呢。」

  眾人不語。

  都知道武寧侯鎮守邊關多年,與那些草原上的人打交道極多。

  大大小小的戰役,少說也是打了上百場了。

  「皇上,依微臣之見,對於那些亂民,就當手段更狠更快。直接命人強行破城便是。」

  皇上又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

  可是,對方為何會獨獨挑了幽州這個地方下手?

  要知道,這裡可是距離草原遠著呢。

  再則,幽州刺史上奏,幽州的兵器庫都讓人搬空了。

  事情,只怕是沒有那麼簡單呢。

  「察察部落?皇上,以前與這個部落交手最多的,應該就是武寧侯了。而且,據臣所知,察察部落有一支精銳,所向披靡,除了武寧侯之外,近十年內,我朝再無人曾打敗過他手下的這支精銳。」

  皇上的臉色微凝,眸底已是一片冰寒。

  兵部尚書所言,句句都是實情。

  只是這實情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被說出來,總有那麼幾分的不舒服。

  這是在強調武寧侯用兵如神?更驍勇善戰?

  還是想要強調,其它的武將,都是窩囊廢?

  事實上,幽州刺史,可不就是窩囊廢一個嗎?

  這都鬧成這樣了,竟然連兵器庫空了都不知道。

  誰知道半夜裡被人抹了脖子,是不是能有人發現了?

  「皇上,依微臣之見,察察部落潛入的人,定然不多,否則,早就引起了注意。微臣現在以為,還是要強勢鎮壓之餘,應該儘快查出,到底是何人,與外邦勾結,來殘害我大夏的百姓!」

  這話,說了等於沒說。

  眼下誰不想在這個呢?

  可問題是,就連這個察察部落的消息,還是楚陽急奏過來的。

  估計,幽州刺史也是知道的時間不久。

  皇上一想這個,臉就更黑了。

  原本被幾個亂民,強占了幾座縣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畢竟泱泱大夏,只是幾個縣城,能有什麼效用?

  可是,現在牽扯到了外族部落,這就不能再小瞧了。

  而且,皇上也在考慮這個問題,這些人,是如何潛入的?

  朝堂上並沒有因為此事有多激烈的爭論。

  無外乎,大家都認定了,這些人其實是翻不起什麼大浪來的。

  只要幽州刺史和楚陽這邊能合力發兵,就一定會迅速地控制住局勢。

  到時候,只要將縣城攻破了,事情自然也就明了了。

  只是,他們的以為,也只是他們的自以為。

  事情的走向,往往都是令人始料不及的。

  因為,幽州亂民的事情還沒有被壓制,上陽關就告急了!

  上陽關,其實是大夏與百夷國之間的關卡。

  當然,兩國的邊界,相距還有二十餘里。

  此次上陽關告急,竟然不是因為百夷國,而是因為遭到了突襲,上陽關損失慘重。

  皇上看著奏報,氣得臉色猙獰無比。

  「廢物!一群廢物!」

  上陽關駐軍十萬,只是不想,突然遭到了對方的夜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餘,竟然還被人攻破了關口一個時辰,裡面的諸多物資被洗劫一空不說,將士們亦是損失慘重。

  上陽關關有兩道關口。

  被攻破的,自然就是第一道關口。

  那裡的百姓不多,基本上都是駐軍。

  因為近來上陽關一直太平,所以,第一道關口上,晚上也總共就有五千人值守。

  只是沒想到,對方突襲,這五千人,幾乎是一個也沒剩。

  不僅如此,就連後來趕來支援的將士們,也遭到了重創。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最令人覺得可恥的是,對方發動突襲的總人數,竟然不過是在三千左右。

  最後,竟然是殺了他們近萬人。

  這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龍威震怒,百官緘口!

  這個時候,誰說話,都是在主動找死呢。

  到最後,這上陽關的守將命人送來的戰報上,竟然還敢說連對方是什麼人都不知曉,這如何能不讓皇上震怒?

  「來人,宣武寧侯世子進諫。」

  「是皇上。」

  御書房內,氣氛冰冷之中,又似乎是如同火烤一般,讓人格外地難受。

  這等有損我大夏國威一事,誰聽了,都會惱火。

  皇上此時召霍流雲進殿,只怕就是為了上陽關一事。

  「末將霍流雲參見皇上。」

  「平身。」

  「謝皇上!」

  「這是上陽關的奏報,你先看看。」

  霍流雲一臉凝重,格外仔細地看完了。

  一刻鐘後,霍流雲面色沉重的出了御書房,急匆匆地趕往武寧侯府。

  剛剛與妻子說了幾句話,皇上的旨意便已經到了。

  霍流雲臨危受命,成為上陽關主將,原上陽關主將,因守關不利,直接剝奪一切官職,押送回京。

  葉蘭笙嚇了一跳,「夫君?」

  「放心,你好好在家養胎,有什麼事,就多與二嬸娘和三嬸娘商議,實在不行,回娘家住幾天也是可以的。」

  「夫君在外,一定要小心謹慎才是。」

  「嗯。我還要回來陪著你生產呢。」

  說著,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一臉溫柔。

  ------題外話------

  也不知道是好是壞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