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美軍經過這一連三次的交鋒,終於知道了志願軍的厲害,不得不小心從事。李奇微調集重兵,憑藉優勢空軍和精良裝備開始反撲。志願軍又發動第四次攻勢,把李奇微打得昏頭漲腦。等到李奇微清醒過來進行反撲時,志願軍又主動撤出漢城。李奇微“收復”漢城,自是非常高興,可誰曾想他一通吹噓還沒落地,志願軍就又展開第五輪攻勢,把過了三八線的美軍又打回三八線。從此以後,兩軍在三八線上展開了拉鋸戰。美軍發動過多次進攻,但始終沒有奏效。

  經過長時間的戰鬥,美國最後認識到了中國人民不是好欺負的。1951年6月,美國被迫接受停戰談判的建議。美軍總司令拉克克將軍在停戰協定上簽字後嘆了一口氣,說:“我是美國第一個在未取得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將軍。”自此,韓戰結束。

  在這次爭端中,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以及美國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整個朝鮮半島經濟接近崩潰的邊緣,幾乎每家都有親人戰死,整村整鎮的從地圖上消失。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36萬餘人,消耗各種物資560多萬噸,開支戰費折合人民幣62億元。美軍在戰爭中消耗掉各種作戰物資7300多萬噸,開支戰費830億美元,與李承晚的南朝軍隊加在一起傷亡了109萬人,僅次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日內瓦會議

  1954年舉行的日內瓦會議,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歷史意義與日內瓦這個古老的名字一樣,載入了外交史冊。

  第83章 世界新格局(3)

  1954年2月28日,蘇、美、英、法4國外長在柏林召開會議,並發表《蘇、美、法、英四國外長柏林會議公報》。《公報》指出,“鑑於用和平方法建立一個統一與獨立的朝鮮將是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恢復亞洲其他地區和平的重要因素”,建議由蘇聯、美國、法國、英國、中國、韓國、朝鮮及其他有武裝部隊參加韓戰並願意參加會議國家的代表於同年4月在瑞士的日內瓦舉行會議,討論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

  4月26日~6月15日,主要討論朝鮮問題。參加的除蘇、美、英、法、中五大國的代表外,還有有關國家的代表參加。中國代表團由總理周恩來率領,日內瓦會議是中國首次以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參加討論國際問題的一次重要會議。

  會議一開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代表提出了“恢復朝鮮統一和組織全朝鮮自由選舉”的方案。韓國代表卻提出“在選舉前1個月,中國軍隊應全部撤出朝鮮,聯合國軍隊作為監督方,則在選舉和完成統一後撤退”的無理建議,美國代表馬上對韓國代表的建議表示了支持。很明顯,美、韓是想把整個朝鮮劃歸旗下,用假和平吞併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周恩來代表中國同朝鮮、蘇聯代表團協商後指出:“聯合國是韓戰中的交戰方,不能由交戰方來監督朝鮮的選舉,而應該對選舉進行國際監督,成立中立國監督委員會,對全朝鮮選舉進行監督。”

  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蘇聯代表對周恩來的這一建議表示了贊同。但是,美國還是不甘心,糾合了屬於“聯合國軍”一方的16個代表團於6月15日在會上宣讀了“十六國宣言”,決意要破壞和談。

  周恩來不肯放過一線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希望,他又提出:“日內瓦與會國家將繼續努力,以期在建立統一、獨立和民主的朝鮮國家的基礎上達成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協議……如果這樣一個建議都不能被有關國家通過,那這種反和平的精神將為國際會議留下一個極不良的影響。”

  但是,美國還是以各種理由阻止了這一最低限度、最具有和解性的建議,致使朝鮮問題在日內瓦會議上的討論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日內瓦會議對朝鮮問題和印度支那問題的討論是交叉進行的。5月8日~7月21日,各國都在討論印度支那問題,參加者除五大國外,還有越南民主共和國、柬埔寨、南越、寮國的代表。

  會議中由蘇聯、英國首席代表輪流擔任會議主席。主要議題是:一是關於在印度支那三國停止敵對行動問題;二是關於政治解決印度支那問題。

  1954年7月21日,與會各國簽署了《越南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寮國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柬埔寨停止敵對行動的協定》,發表了《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簽訂了關於在印度支那三國交戰雙方停戰的協定,結束了法國在這個地區多年的殖民戰爭和統治,確定了印度支那三國的民族權利。

  美國政府代表沒有在《日內瓦會議最後宣言》上簽字。美國政府單獨發表聲明,將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脅來妨礙上述協議的執行,但美國以後還是違背了自己的諾言,發動了侵略越南的戰爭。

  日內瓦會議表明,國際爭端是可以用和平協商的方法求得解決的,不同制度的國家是可以和平共處的。持續了8年之久的印度支那戰爭通過協定停止下來是日內瓦會議的重大成就,這次會議對維護世界和平起到了巨大作用。

  萬隆會議

  1955年4月18日,印度尼西亞的萬隆沉浸在一片喜氣之中。原來,這裡將舉行一場國際盛會,29個亞洲和非洲國家的代表將要坐在一起,共同商討反對殖民主義、和平發展、共同進步等備受世人關注的話題,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行發起召開而沒有帝國主義國家參加與操縱的國際會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亞非會議”,因為開會地點在萬隆,所以又叫“萬隆會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