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頁
趙幼澄仰頭看他一眼;「我病著,和我一路上記錄山河地理並不衝突。」
裴峴伸手摸摸她的腦袋,心裡輕嘆了聲。
十一月十九日安成公主大婚。
陛下在西苑受公主拜別,第二日左書房中內閣議政。
這是停了大半年的議政,再次開始,主要議繼承人。
所以這次也多是沉默,馬廷庸一反常態,選了太平王。
呂大人這次選了慶王一脈,而張玉提起了駙馬裴峴被彈劾一事。
趙暉淡淡應了聲:「此事暫且不提,今日主要議擇嗣繼承的事。」
第117章 年底
◎太子初定◎
左書房中氣氛不自覺的低沉, 便是陛下臉色也不對,但沒人敢說什麼。
馬廷庸表達了太平王繼承正統後,周憲實依舊一言不發。
趙暉問:「周卿以為如何?」
周憲實被點名, 按理說他是擁立太平王趙誠的中堅力量。
但這幾個月來, 周家閉口不提太平王,也不曾入宮和周太后有過任何交流。
但周家屬於太平王一體系,是不爭的事實。
「此時臣不當提議, 應避嫌。」
趙暉看他一眼,淡淡說:「不礙事, 朕想聽聽你的意思。」
周憲實長話短說:「按先例,是要擇文敬太子一脈的。」
他一句話將結果釘死在這裡, 且毫不避諱。因為他知道, 他選不選趙誠都沒有用, 康親王等人已經定下了, 現在只是清理趙誠身邊不安定的因素。
陛下要帶著儲君,開始為儲君鋪路了。
而他若是稍有不慎, 就是第一個被清出局的人。
他想了又想,才說:「眼下除了上京城,對擇嗣繼承一事炒的不可開交, 更有甚者, 在討論將來記載『還政於嫡支』,還是過繼繼承,若是將來有了爭議,宗廟上不好記載。」
子嗣向來是重中之重,更不能混淆血脈, 趙誠肯定是文敬太子的嗣子, 嗣子不能過繼。
趙暉也知道過繼趙誠, 不現實。再者他不想承認『還政於嫡支』這樣的鬼話。
左書房議不出結果,但周憲實將話挑到了明處。
因為無人表態,康親王和廉親王等人不在,勛貴們也不在,這件事內閣不可能定下。所以最後話題又到了裴峴操弄糧價案上。
何靜生的奏摺已經到了,趙暉始終沒有下決心處置裴峴。
實話講,何靜生手裡的證據,還不足以壓實就是裴峴所為。
但何靜生說了一句:裴蘊玉之過,不單單在糧價,他幾次往返江南,對江南的控制非眾人所知……
趙暉看張玉的彈劾,見內閣中無人為其說項。
他也不想趙誠對裴峴太過親近,他能用裴峴,但趙誠不可以。
其中的道理,趙誠大約是知道的。
趙誠的聰明,他很喜歡。
但大約是太聰明,趙暉總有種遺憾,這樣的聰明沒有得過他的教導。
內閣中六部政務都不能處理好,更何況這種關乎國本的大事,漕糧現在都沒有啟程,說是年後到達通州太倉,但看眼下年後怕是難。
趙暉聽著幾個人低聲商討,最後說:「那就撤裴蘊玉京衛營指揮使的職務。遼東經略使。令其閉門思過,若是江南糧價案刑部有傳喚,隨時配合。」
左書房的人都面色凝重,齊聲應聲。
裴峴被彈劾到革職,這個處罰不可謂不重。
左書房的關於裴峴的處罰結果,是江南文官集團極力促成的,這個結果也是趙誠最早知道的。
江南的事情是趙幼澄做的,他最清楚,乃至現在他都是個窮光蛋,他的錢全給了趙幼澄。
吳順有些驚慌失措,進來慌裡慌張說:「陛下撤了駙馬爺的職務。」
趙誠握著筆,穩穩說:「不要慌張,你慢慢說。」
吳順說完後,他想了片刻才說,等晚飯後我去召陛下問問。
吳順驚呆了,問:「殿下不可!眼下不能亂來。」
趙誠笑了下:「想什麼呢,我就是想問問陛下,明年開不開恩科。」
吳順其實想問,要不要給太微宮遞個消息。
趙誠見他欲言又止的模樣,笑說:「不用多說,這會兒這幫人出了西苑,滿朝上下都知道姐夫被革職了,阿姐知道怎麼做。不用你多嘴,記住了,什麼都不要多做,尤其在這裡。」
吳順心裡一驚,知道自己急躁了。殿下始終是這樣,冷靜且自持。
吳順心裡佩服,他深知將來殿下登上大位,他依舊會跟在身邊。這樣的野望,只要是人都會有……
眾人出了左書房,消息就被帶出來了,趙善易就聽到了風聲,他等到晚間下值,直奔太微宮而來,趙幼澄也是冬凌那裡得來的消息。
馮唐已經回京來了,但馮唐閉口不談,只交代了江南案已經脫身,何靜生沒查到太微宮身上。
趙幼澄才知道,是裴峴被何靜生查了,或者說是被周聿昭查了。
趙善易來的時候,裴峴並不在,趙幼澄面色凝重問:「是為了師叔撤職的事嗎?」
趙善易見她知道,問:「怎麼回事?裴蘊玉怎麼會牽扯到操弄糧價案中去?這幫狗東西,逮誰咬誰。」
趙幼澄沉沉說:「是我做的。師叔不知道。」
趙善易其實並不清楚這回事,但也被她的話驚住了。<hr>
裴峴伸手摸摸她的腦袋,心裡輕嘆了聲。
十一月十九日安成公主大婚。
陛下在西苑受公主拜別,第二日左書房中內閣議政。
這是停了大半年的議政,再次開始,主要議繼承人。
所以這次也多是沉默,馬廷庸一反常態,選了太平王。
呂大人這次選了慶王一脈,而張玉提起了駙馬裴峴被彈劾一事。
趙暉淡淡應了聲:「此事暫且不提,今日主要議擇嗣繼承的事。」
第117章 年底
◎太子初定◎
左書房中氣氛不自覺的低沉, 便是陛下臉色也不對,但沒人敢說什麼。
馬廷庸表達了太平王繼承正統後,周憲實依舊一言不發。
趙暉問:「周卿以為如何?」
周憲實被點名, 按理說他是擁立太平王趙誠的中堅力量。
但這幾個月來, 周家閉口不提太平王,也不曾入宮和周太后有過任何交流。
但周家屬於太平王一體系,是不爭的事實。
「此時臣不當提議, 應避嫌。」
趙暉看他一眼,淡淡說:「不礙事, 朕想聽聽你的意思。」
周憲實長話短說:「按先例,是要擇文敬太子一脈的。」
他一句話將結果釘死在這裡, 且毫不避諱。因為他知道, 他選不選趙誠都沒有用, 康親王等人已經定下了, 現在只是清理趙誠身邊不安定的因素。
陛下要帶著儲君,開始為儲君鋪路了。
而他若是稍有不慎, 就是第一個被清出局的人。
他想了又想,才說:「眼下除了上京城,對擇嗣繼承一事炒的不可開交, 更有甚者, 在討論將來記載『還政於嫡支』,還是過繼繼承,若是將來有了爭議,宗廟上不好記載。」
子嗣向來是重中之重,更不能混淆血脈, 趙誠肯定是文敬太子的嗣子, 嗣子不能過繼。
趙暉也知道過繼趙誠, 不現實。再者他不想承認『還政於嫡支』這樣的鬼話。
左書房議不出結果,但周憲實將話挑到了明處。
因為無人表態,康親王和廉親王等人不在,勛貴們也不在,這件事內閣不可能定下。所以最後話題又到了裴峴操弄糧價案上。
何靜生的奏摺已經到了,趙暉始終沒有下決心處置裴峴。
實話講,何靜生手裡的證據,還不足以壓實就是裴峴所為。
但何靜生說了一句:裴蘊玉之過,不單單在糧價,他幾次往返江南,對江南的控制非眾人所知……
趙暉看張玉的彈劾,見內閣中無人為其說項。
他也不想趙誠對裴峴太過親近,他能用裴峴,但趙誠不可以。
其中的道理,趙誠大約是知道的。
趙誠的聰明,他很喜歡。
但大約是太聰明,趙暉總有種遺憾,這樣的聰明沒有得過他的教導。
內閣中六部政務都不能處理好,更何況這種關乎國本的大事,漕糧現在都沒有啟程,說是年後到達通州太倉,但看眼下年後怕是難。
趙暉聽著幾個人低聲商討,最後說:「那就撤裴蘊玉京衛營指揮使的職務。遼東經略使。令其閉門思過,若是江南糧價案刑部有傳喚,隨時配合。」
左書房的人都面色凝重,齊聲應聲。
裴峴被彈劾到革職,這個處罰不可謂不重。
左書房的關於裴峴的處罰結果,是江南文官集團極力促成的,這個結果也是趙誠最早知道的。
江南的事情是趙幼澄做的,他最清楚,乃至現在他都是個窮光蛋,他的錢全給了趙幼澄。
吳順有些驚慌失措,進來慌裡慌張說:「陛下撤了駙馬爺的職務。」
趙誠握著筆,穩穩說:「不要慌張,你慢慢說。」
吳順說完後,他想了片刻才說,等晚飯後我去召陛下問問。
吳順驚呆了,問:「殿下不可!眼下不能亂來。」
趙誠笑了下:「想什麼呢,我就是想問問陛下,明年開不開恩科。」
吳順其實想問,要不要給太微宮遞個消息。
趙誠見他欲言又止的模樣,笑說:「不用多說,這會兒這幫人出了西苑,滿朝上下都知道姐夫被革職了,阿姐知道怎麼做。不用你多嘴,記住了,什麼都不要多做,尤其在這裡。」
吳順心裡一驚,知道自己急躁了。殿下始終是這樣,冷靜且自持。
吳順心裡佩服,他深知將來殿下登上大位,他依舊會跟在身邊。這樣的野望,只要是人都會有……
眾人出了左書房,消息就被帶出來了,趙善易就聽到了風聲,他等到晚間下值,直奔太微宮而來,趙幼澄也是冬凌那裡得來的消息。
馮唐已經回京來了,但馮唐閉口不談,只交代了江南案已經脫身,何靜生沒查到太微宮身上。
趙幼澄才知道,是裴峴被何靜生查了,或者說是被周聿昭查了。
趙善易來的時候,裴峴並不在,趙幼澄面色凝重問:「是為了師叔撤職的事嗎?」
趙善易見她知道,問:「怎麼回事?裴蘊玉怎麼會牽扯到操弄糧價案中去?這幫狗東西,逮誰咬誰。」
趙幼澄沉沉說:「是我做的。師叔不知道。」
趙善易其實並不清楚這回事,但也被她的話驚住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