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周聿昭見他識趣,也就笑說:「殿下言重了,陛下對褚大人還是很信重的。」
慶王笑著說:「為陛下辦差,是他的本分。」
周聿昭順勢就說:「褚大人和趙總督交情頗深,他和裴大人同領武職,兩人倒是有些相似。」
慶王端起茶杯,然後又放下了。
他兩個伴讀,說來都是人中龍鳳,趙善易是心思敏捷,深得帝心,裴峴更是簡在帝心,他的兄長是先帝朝就有名的直臣,他的兩位師兄,一位是巡撫名,一位是先帝朝的有名的大師。他如今娶了文敬太子的長女,更是如虎添翼。
文敬太子一脈繼承帝位,是百利無一害的。
慶王看著周聿昭說:「趙總督是廉親王的孫子,自然是陛下的左膀右臂。蘊玉性情耿直,陛下很喜歡他的性格。」
他暫且不確定周聿昭的意思,按理說,周聿昭和裴峴是能站在一起的,都是屬於文敬太子一脈的人。
但是看周聿昭的意思,和裴峴和趙善易兩人也不像是有交情的意思。
「這是自然,兩位都是殿下的伴讀,陛下信重殿下,自然對兩位伴讀也信重。」
周聿昭極盡說好話,慶王難免有些飄飄然,這半年來他的日子簡直如魚得水。
「忠義候這話嚴重了,趙善易不出京城,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蘊玉可不一樣,蘊玉年年來江南,漕運、水路上的關係比我都熟悉。江南官場上大部分人都買他的帳。」
他這是指給周聿昭看,裴峴在江南不乾淨。透露給周聿昭讓他去查,去追問。
周聿昭聽到想聽到的了,十分滿意。
總是周聿昭拜訪慶王后,在江南在漕運上,十分順暢。
連著幾日他直奔蘇州府,和何靜生透露,仔細查裴峴在漕運上的把柄。
趙幼澄對江南的事情不清楚,但裴峴是知道的。周聿昭到江南,裴峴就知道了,連同何靜生在江南查他,他也知道了。
但是他毫不在意,因為知道自己在江南沒有沾過手,所以他不懼怕何靜生查。
趙幼澄在太微宮宴請了相熟的朋友。
舅舅李璫如今在吏部,得了周聿昭得推舉一升再升,已經成了禮部右侍郎,但他因為周家的關係,平日裡十分低調,萬事不管,不爭不搶。
舅母見趙幼澄回太微宮,特意來看她。
趙幼澄問起隴西的其他人,舅母笑說:「殿下只管放心,只要你和小殿下好好的,我們都好好的。」
可見舅舅也是盼著趙誠能奪得大位。
「我盼著舅舅能實現抱負,幾位表哥能早些成家立業,這樣舅母就放心了。」
李氏笑起來,只管說奉承話。
文敬太子妃去世多年了,他們的感情也就淡了。
隔了一日,太微宮中設宴,安成難得從西苑出來赴宴,她的婚事就在下個月,在宮中出嫁。
宋寶珍今日帶了孩子,奶娘抱著孩子,幾個人稀罕的看著睡著的孩子。
趙幼澄抱了一下,笑著說:「我都做姑姑了。」
寶珍原本就穩重,如今做了母親,說話做事更是有了章法,教育趙幼澄:「你叫我一聲表嫂,我就不講理數,當你是妹妹,既然成婚,就早些生育。讓長輩們放心。想必裴家也心急,畢竟裴大人年紀到了。」
趙幼澄無奈笑說:「你這話說的更像是裴蘊玉的表嫂。」
在場的幾個人聽得大笑。
宋寶珍失笑:「真真是說不過你,。你表哥整日在家中操心你,當日送嫁回來就說,裴家看著是本分人家,裴大人雖然看著面冷,但是心熱,是個會心疼人的人。他一直擔心你。」
趙幼澄知道五哥一直心疼他。
所以她也多問了句:「傅嘉宜呢?」
寶珍輕嘆了聲:「夫君半月前送她回姑蘇了。家中老夫人想她了。她現在有點像心如死灰,我也不知怎麼開導她。她性格太執拗了,誰說了都不肯聽,母親心疼的整日吃齋念佛,兩個人連面都不見。她心狠著呢,回姑蘇時都沒看母親一眼。」
趙幼澄:「京中是她的傷心地,回姑蘇也好,回去後她是風光的嘉儀郡主,多得是好夫婿等著她挑選,讓表哥放寬心,她比我都小一歲,不著急。」
宋寶珍:「哪有你說的那麼容易。」
安成突然說:「她既然迷戀忠義候,當初為何不肯去上門求親?忠義候當初有難,她若是出手相助,怎麼可能錯過這等姻緣?人不能只想得到好的,麻煩一點都不肯沾手。忠義候當初願意娶那位劉娘子,未必就是他當真與那位有什麼苟且之事,而且成婚後忠義候待劉娘子很好,可見忠義候為人是不錯的。要不然安陽侯的千金也不能甘願入府做妾。」
趙幼澄第一次聽別人口中的周聿昭。
或許他是個不錯的人,只是因為這些人沒有威脅到他的事情,這些女人都是後院裡的花,後院裡養多少都無所謂。
他甚至不需要多花心思,只需要給個好臉,大家都覺得他是好人。
可周聿昭在她眼裡,還不如趙延之那等好色好的明明白白的。
或許,她自己也不什麼好人吧。
裴芝玉笑著說:「可見一個人全憑自己怎麼看。」
宋寶珍是萬萬不認同的,因為傅嘉宜在周聿昭的別院中住了幾日,她怎麼回來的,寶珍不清楚,只知道夫君受辱才把人接回來,在她眼裡,周聿昭可不是什麼好東西。<hr>
慶王笑著說:「為陛下辦差,是他的本分。」
周聿昭順勢就說:「褚大人和趙總督交情頗深,他和裴大人同領武職,兩人倒是有些相似。」
慶王端起茶杯,然後又放下了。
他兩個伴讀,說來都是人中龍鳳,趙善易是心思敏捷,深得帝心,裴峴更是簡在帝心,他的兄長是先帝朝就有名的直臣,他的兩位師兄,一位是巡撫名,一位是先帝朝的有名的大師。他如今娶了文敬太子的長女,更是如虎添翼。
文敬太子一脈繼承帝位,是百利無一害的。
慶王看著周聿昭說:「趙總督是廉親王的孫子,自然是陛下的左膀右臂。蘊玉性情耿直,陛下很喜歡他的性格。」
他暫且不確定周聿昭的意思,按理說,周聿昭和裴峴是能站在一起的,都是屬於文敬太子一脈的人。
但是看周聿昭的意思,和裴峴和趙善易兩人也不像是有交情的意思。
「這是自然,兩位都是殿下的伴讀,陛下信重殿下,自然對兩位伴讀也信重。」
周聿昭極盡說好話,慶王難免有些飄飄然,這半年來他的日子簡直如魚得水。
「忠義候這話嚴重了,趙善易不出京城,這是大家都知道的。蘊玉可不一樣,蘊玉年年來江南,漕運、水路上的關係比我都熟悉。江南官場上大部分人都買他的帳。」
他這是指給周聿昭看,裴峴在江南不乾淨。透露給周聿昭讓他去查,去追問。
周聿昭聽到想聽到的了,十分滿意。
總是周聿昭拜訪慶王后,在江南在漕運上,十分順暢。
連著幾日他直奔蘇州府,和何靜生透露,仔細查裴峴在漕運上的把柄。
趙幼澄對江南的事情不清楚,但裴峴是知道的。周聿昭到江南,裴峴就知道了,連同何靜生在江南查他,他也知道了。
但是他毫不在意,因為知道自己在江南沒有沾過手,所以他不懼怕何靜生查。
趙幼澄在太微宮宴請了相熟的朋友。
舅舅李璫如今在吏部,得了周聿昭得推舉一升再升,已經成了禮部右侍郎,但他因為周家的關係,平日裡十分低調,萬事不管,不爭不搶。
舅母見趙幼澄回太微宮,特意來看她。
趙幼澄問起隴西的其他人,舅母笑說:「殿下只管放心,只要你和小殿下好好的,我們都好好的。」
可見舅舅也是盼著趙誠能奪得大位。
「我盼著舅舅能實現抱負,幾位表哥能早些成家立業,這樣舅母就放心了。」
李氏笑起來,只管說奉承話。
文敬太子妃去世多年了,他們的感情也就淡了。
隔了一日,太微宮中設宴,安成難得從西苑出來赴宴,她的婚事就在下個月,在宮中出嫁。
宋寶珍今日帶了孩子,奶娘抱著孩子,幾個人稀罕的看著睡著的孩子。
趙幼澄抱了一下,笑著說:「我都做姑姑了。」
寶珍原本就穩重,如今做了母親,說話做事更是有了章法,教育趙幼澄:「你叫我一聲表嫂,我就不講理數,當你是妹妹,既然成婚,就早些生育。讓長輩們放心。想必裴家也心急,畢竟裴大人年紀到了。」
趙幼澄無奈笑說:「你這話說的更像是裴蘊玉的表嫂。」
在場的幾個人聽得大笑。
宋寶珍失笑:「真真是說不過你,。你表哥整日在家中操心你,當日送嫁回來就說,裴家看著是本分人家,裴大人雖然看著面冷,但是心熱,是個會心疼人的人。他一直擔心你。」
趙幼澄知道五哥一直心疼他。
所以她也多問了句:「傅嘉宜呢?」
寶珍輕嘆了聲:「夫君半月前送她回姑蘇了。家中老夫人想她了。她現在有點像心如死灰,我也不知怎麼開導她。她性格太執拗了,誰說了都不肯聽,母親心疼的整日吃齋念佛,兩個人連面都不見。她心狠著呢,回姑蘇時都沒看母親一眼。」
趙幼澄:「京中是她的傷心地,回姑蘇也好,回去後她是風光的嘉儀郡主,多得是好夫婿等著她挑選,讓表哥放寬心,她比我都小一歲,不著急。」
宋寶珍:「哪有你說的那麼容易。」
安成突然說:「她既然迷戀忠義候,當初為何不肯去上門求親?忠義候當初有難,她若是出手相助,怎麼可能錯過這等姻緣?人不能只想得到好的,麻煩一點都不肯沾手。忠義候當初願意娶那位劉娘子,未必就是他當真與那位有什麼苟且之事,而且成婚後忠義候待劉娘子很好,可見忠義候為人是不錯的。要不然安陽侯的千金也不能甘願入府做妾。」
趙幼澄第一次聽別人口中的周聿昭。
或許他是個不錯的人,只是因為這些人沒有威脅到他的事情,這些女人都是後院裡的花,後院裡養多少都無所謂。
他甚至不需要多花心思,只需要給個好臉,大家都覺得他是好人。
可周聿昭在她眼裡,還不如趙延之那等好色好的明明白白的。
或許,她自己也不什麼好人吧。
裴芝玉笑著說:「可見一個人全憑自己怎麼看。」
宋寶珍是萬萬不認同的,因為傅嘉宜在周聿昭的別院中住了幾日,她怎麼回來的,寶珍不清楚,只知道夫君受辱才把人接回來,在她眼裡,周聿昭可不是什麼好東西。<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