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盧鴻愕然,半晌兒後對普寂說:“讓一行去遊學吧,此子誠非君所能教導!”

  5.一行03:到此水西流

  一行為求學大衍之數,四處尋師問友。這一日他雲遊到了浙江天台國清寺。

  國清寺是天台宗開山祖師智者大師規劃,其弟子隋煬帝敕令建造的天台宗祖庭。寺中自然也是臥虎藏龍,文殊菩薩的化身寒山、普賢菩薩的化身拾得和阿彌陀佛的化身豐干禪師就在此留下千年佳話。

  一行在寺中信步而行,走到一個禪院門前。只見古松參天,溪流潺潺,不覺止步,沉浸在此勝境中。

  鳥鳴山更幽,禪院裡僧人演布算籌的“簌簌”聲也清晰可聞。忽然,只聽那僧人對弟子說:“今天當有弟子來求我算法,且應該已經到門口了。怎麼沒見人引導他進來?”

  一行的心跳猛然加快,那僧人說的是不是自己?

  只聽那僧人又抽取一根算籌,肯定地說:“門前水改為西流,弟子當至矣!”

  但見門前東流的溪水忽然轉向西去,一行不再猶豫,入院稽首,向此僧人求法。

  這個故事看著有些眼熟?在《西遊記》第一回里,孫悟空尋師至斜月三星洞門外,未敢造次,同樣也是被須菩提祖師算定,讓童子出門迎接。

  其實《西遊記》中許多情節都是由古人故事演繹而成。比如菩提祖師打孫悟空三戒尺暗示三更天秘密傳道與他的情節,實際是從五祖弘忍傳法於六祖惠能的故事演化而來。

  當時弘忍大師至惠能勞作的碓坊,似不經意地問:“米熟了嗎?”

  惠能會意,說:“米熟久矣,只是還未過篩。”

  弘忍大師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當晚三更,惠能入丈室。五祖為他說《金剛經》,並授以衣缽。由是惠能成為禪宗六祖。

  那位僧人又是如何算出一行求法的呢?古人認為“萬物皆在數中”,即萬事萬物皆遵從某種數學規律,也都能用數字來表示,就像現在的數位電視,所有的畫面都可以用數字來傳輸。所以一切預測方法皆可稱為“術數”。數中有術,術中有數,天機盡在其中。

  像西漢時曹元理,曾拜訪朋友陳廣漢。陳家有兩囷(qūn)米,不知石數。曹元理用筷子為籌,算出東囷七百四十九石二升七合、西囷六百九十七石八斗,書之於囷門而去。

  陳家清點米倉時,發現東囷確如其算,而西囷只有六百九十七石七斗九升,但裡面有一隻大老鼠大約一升。

  後來,曹元理再次拜訪陳家。陳廣漢以實相告,曹元理以手擊椅,大呼:“太丟人了,居然沒算出來鼠與米不同。”於是發了一把狠,把陳家的糧食果蔬、牛羊雞鴨都算了個遍。陳家那可真算得上大地主,光牛就有上千頭,二百頭小牛犢還不算在內。

  曹元理邊算邊說:“哥們兒,你也太摳門了吧。家裡雞就有一萬多隻,生下的雛雞更有五萬多隻。你就整這來招待我?”

  桌上的下酒菜只有鹿脯數片。

  陳廣漢看他門兒清,那句“地主家也沒餘糧啊”硬是給咽了回去,只好賠著笑臉說:“哎呀,大哥,你這話說到哪兒去了。老話兒說‘有倉促客人,無倉促主人’。你看你,來也沒先打聲招呼,我也來不及整啥菜啊。”

  曹元理說:“小樣,還忽悠我呢。廚房案板上該不是有一頭蒸乳豬吧?還有荔枝一盤呢,也別藏著掖著了,都端出來吧。”

  5.一行07:不空

  羅公遠首先與不空比試的是祈雨。雨是下了,但這是誰的功勞呢?不空向玄宗匯報說:“臣為祈雨,昨天焚燒了白檀香龍。”玄宗讓左右掬庭中雨水嗅之,果然有檀香氣。

  祈雨可是不空的強項,羅公遠栽在這裡也不丟人。

  據說不空祈雨時無需複雜的儀軌。只要設幾個繡座,他手裡把弄一個數寸大的木神,念咒後擲之於座,那木神會自己站於座上。等到木神嘴角伸出獠牙,眼睛能眨之時,風雨自至。

  某年大旱,玄宗令不空祈雨。不空說一定要過了某日才行,現在強令祈之必會暴雨成災。玄宗不聽,又命金剛智三藏設壇請雨。結果暴雨連下好幾天,長安城變蘇州城了,還淹死了人。玄宗急召不空止雨。

  只見不空捏了泥龍五六個,放在檐下滴水處。然後,玄宗聽得一串“#$%^&*!”,開始只道是不空在念咒,但看神情語氣,方知不空在用胡語大罵那些泥龍。玄宗覺得無比滑稽,放聲大笑。

  不久之後,雨過天晴。

  又一次,羅公遠與不空同在便殿。羅公遠背癢,時時反手搔背。

  不空說:“借尊師如意。”

  大殿地磚瑩滑,不空將一柄如意(即痒痒撓)激滑至羅公遠面前。

  羅公遠彎腰去取,卻再三不得。

  玄宗欲起身幫忙,不空趕忙制止,“三郎勿起,此乃幻影耳。”

  順便說一下羅公遠的結局。玄宗曾向羅公遠學隱形術,可總是學不到家。或是衣帶、或是巾腳不能隱去,漏出馬腳。於是玄宗召羅公遠詢問。

  羅公遠答道:“陛下當以天下為重,不可以道為戲。如若盡得臣之術,陛下必微服潛行,萬一有個閃失,難免白龍魚服之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