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1881年 七年 正月,曾紀澤與沙俄簽訂
《中俄改訂條約》
1883年 九年 中法戰爭爆發。法軍占領河
內、南定,越南國王請劉永福
所部黑旗軍助越抗法,
四月,兩軍在河內城西的
紙橋激戰,大敗法軍,擊
斃法軍司令李維業中校
1884年 十年 五月,法國派遣遠東艦隊司
令孤拔率艦隊侵入福建馬
尾,福州水師覆沒。七月,
清廷下詔對法宣戰。法國
艦隊占領台灣基隆炮台,
封鎖台灣海峽
新疆改建行省
1885年 十一年 鎮南關──涼山大捷。四月,
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
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
南條約》(即《中法新約》)。
中法戰爭結束
台灣改建行省
1886年 十二年 英軍由錫金侵入西藏
1888年 十四年 十月,康有為第一次向皇帝
上書請求變法,未達
北洋海軍建成,以丁汝昌為
提督,林泰曾、劉步蟾為
左右翼總兵,擁有艦船二
十五艘,四萬餘噸
1889年 十五年 二月,光緒帝載湉親政
十一月,李鴻章創辦的上
海機器織布局投產
1890年 十六年 張之洞在漢陽興建鐵廠
1894年 二十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六月,日
本海軍在朝鮮牙山口外豐
島海面襲擊中國運兵船,
同時出動陸軍進攻駐牙山
附近成歡驛的清軍。七月
初一(八月一日)中日兩國
同時宣戰。八月十六,日
軍進攻朝鮮平壤,清軍敗
績,總兵左寶貴壯烈犧牲。
兩日後,北洋海軍與日艦
隊在黃海激戰,“致遠”
艦管帶鄧世昌殉國。九月,
日軍渡鴨綠江攻入中國境
內。十月,占大連、旅順。
十二月,日軍在山東半島
榮成灣龍鬚島登陸
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
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
命綱領
1895年 二十一年 一月,日軍攻占威海衛,北
洋海軍覆沒,丁汝昌、劉
步蟾自殺殉國。三月二十
三日李鴻章與日本政府簽
訂《馬關條約》,把遼東
半島和台灣全島及所有附
屬各島嶼(包括澎湖列島)
割讓給日本。俄、德、法
三國照會日本,勸告放棄
遼東半島,日本被迫接受,
清政府以銀三千萬兩贖回,
史稱三國干涉還遼
康有為聯合十八省會試舉人
一千三百餘人“公車上書”
是年起至光緒二十四年,直
隸、山東、河南、江蘇、安
徽、浙江、福建、湖南、湖
北、廣東、廣西、四川等
十餘省先後發生群眾抗租、
抗稅、搶米風潮
1896年 二十二年 四月,李鴻章與沙俄代表簽
訂《中俄密約》
1897年 二十三年 德國武裝占領膠州灣;沙俄
出兵強占旅大
1898年 二十四年 四月,與英國簽訂關於香港
對岸九龍半島以九十九年
為期的租借條約
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下"明
定國是"詔書,戊戌變法開
始。八月初六(9 月21日),
慈禧幽禁光緒帝於瀛台,
重新“臨朝訓政”;康有
為、梁啓超逃亡日本,
譚嗣同、林旭、劉光第等六
人遇害。百日維新失敗
山東冠縣義和拳首舉義旗
1899年 二十五年 山東義和團朱紅燈部在平原
縣起義
八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先
後照會英、俄、日、意、法、
德諸國,提出在中國實行
“門戶開放”政策
張謇籌辦的南通大生紗廠建
成投產
1900年 二十六年 義和團進入京津地區。駐京
各國公使以“保護使館”
為名調集軍隊四百餘人到
達北京。各國海軍艦艇開
到大沽口。由英國海軍上
將西摩爾統率的八國聯軍
進犯北京,遭義和團和愛
國清軍阻擊敗回天津。義
和團猛攻北京東交民巷使
館區和西什庫教堂。五月
二十五日,清廷發出宣戰
詔書。八國聯軍占領大沽
炮台後攻陷天津,七月二
十,北京陷落。慈禧挾光
緒帝倉惶逃走
東南互保。劉坤一、張之洞等
與駐滬各國領事商定《東
南互保約款》
唐才常組織自立軍起兵“勤
王”,事敗被殺
沙俄製造海蘭泡與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並派侵略軍十
余萬人大舉入侵東北
十二月,慈禧在西安下詔宣
布“變法”
《中俄改訂條約》
1883年 九年 中法戰爭爆發。法軍占領河
內、南定,越南國王請劉永福
所部黑旗軍助越抗法,
四月,兩軍在河內城西的
紙橋激戰,大敗法軍,擊
斃法軍司令李維業中校
1884年 十年 五月,法國派遣遠東艦隊司
令孤拔率艦隊侵入福建馬
尾,福州水師覆沒。七月,
清廷下詔對法宣戰。法國
艦隊占領台灣基隆炮台,
封鎖台灣海峽
新疆改建行省
1885年 十一年 鎮南關──涼山大捷。四月,
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
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
南條約》(即《中法新約》)。
中法戰爭結束
台灣改建行省
1886年 十二年 英軍由錫金侵入西藏
1888年 十四年 十月,康有為第一次向皇帝
上書請求變法,未達
北洋海軍建成,以丁汝昌為
提督,林泰曾、劉步蟾為
左右翼總兵,擁有艦船二
十五艘,四萬餘噸
1889年 十五年 二月,光緒帝載湉親政
十一月,李鴻章創辦的上
海機器織布局投產
1890年 十六年 張之洞在漢陽興建鐵廠
1894年 二十年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六月,日
本海軍在朝鮮牙山口外豐
島海面襲擊中國運兵船,
同時出動陸軍進攻駐牙山
附近成歡驛的清軍。七月
初一(八月一日)中日兩國
同時宣戰。八月十六,日
軍進攻朝鮮平壤,清軍敗
績,總兵左寶貴壯烈犧牲。
兩日後,北洋海軍與日艦
隊在黃海激戰,“致遠”
艦管帶鄧世昌殉國。九月,
日軍渡鴨綠江攻入中國境
內。十月,占大連、旅順。
十二月,日軍在山東半島
榮成灣龍鬚島登陸
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
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
華,創立合眾政府”的革
命綱領
1895年 二十一年 一月,日軍攻占威海衛,北
洋海軍覆沒,丁汝昌、劉
步蟾自殺殉國。三月二十
三日李鴻章與日本政府簽
訂《馬關條約》,把遼東
半島和台灣全島及所有附
屬各島嶼(包括澎湖列島)
割讓給日本。俄、德、法
三國照會日本,勸告放棄
遼東半島,日本被迫接受,
清政府以銀三千萬兩贖回,
史稱三國干涉還遼
康有為聯合十八省會試舉人
一千三百餘人“公車上書”
是年起至光緒二十四年,直
隸、山東、河南、江蘇、安
徽、浙江、福建、湖南、湖
北、廣東、廣西、四川等
十餘省先後發生群眾抗租、
抗稅、搶米風潮
1896年 二十二年 四月,李鴻章與沙俄代表簽
訂《中俄密約》
1897年 二十三年 德國武裝占領膠州灣;沙俄
出兵強占旅大
1898年 二十四年 四月,與英國簽訂關於香港
對岸九龍半島以九十九年
為期的租借條約
四月二十三日,光緒帝下"明
定國是"詔書,戊戌變法開
始。八月初六(9 月21日),
慈禧幽禁光緒帝於瀛台,
重新“臨朝訓政”;康有
為、梁啓超逃亡日本,
譚嗣同、林旭、劉光第等六
人遇害。百日維新失敗
山東冠縣義和拳首舉義旗
1899年 二十五年 山東義和團朱紅燈部在平原
縣起義
八月,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先
後照會英、俄、日、意、法、
德諸國,提出在中國實行
“門戶開放”政策
張謇籌辦的南通大生紗廠建
成投產
1900年 二十六年 義和團進入京津地區。駐京
各國公使以“保護使館”
為名調集軍隊四百餘人到
達北京。各國海軍艦艇開
到大沽口。由英國海軍上
將西摩爾統率的八國聯軍
進犯北京,遭義和團和愛
國清軍阻擊敗回天津。義
和團猛攻北京東交民巷使
館區和西什庫教堂。五月
二十五日,清廷發出宣戰
詔書。八國聯軍占領大沽
炮台後攻陷天津,七月二
十,北京陷落。慈禧挾光
緒帝倉惶逃走
東南互保。劉坤一、張之洞等
與駐滬各國領事商定《東
南互保約款》
唐才常組織自立軍起兵“勤
王”,事敗被殺
沙俄製造海蘭泡與江東六十四屯慘案
,並派侵略軍十
余萬人大舉入侵東北
十二月,慈禧在西安下詔宣
布“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