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佩老臉一紅,對他笑笑,又聽軒轅冕道,“禁中號稱千宮之宮,如今除去宦官宮婢,卻只有朕一人,未免寂寞,不如以環搬來陪朕?”

  這何止是不成體統?縱是太上皇當年都不曾如此囂張……秦佩下意識地想拒絕,可見了他眼中笑意,想起自己對周琦等人的承諾,還是點了點頭,“不過秦府那邊,臣偶爾還是得回去看看,掩人耳目。”

  軒轅冕笑著應了,秦佩這才想起來意,“路上聽周世叔說起,陛下準備過繼洛王的長子狗剩作為皇嗣。此事可已定下?可需再考校其餘宗世子弟?”

  軒轅冕搖頭,“此子生而高貴,堪稱舉世無雙,祖父為皇帝,外家為嘉武侯獨孤氏,這就牽連上了臨淄王,甚至是潁川趙氏;父親為親王,外家為義興周氏,一門便有吳、魏兩國公爵位,順帶著也就成了靖西王的姻親;他自己為嫡長子,外家為武安侯赫連氏;一旦過繼給你我,外家就成了漠北突厥阿史那氏,當然這是玩笑之言,不過趙相是你的恩師卻是確鑿無誤……你看,目前世家風頭最盛的不過是周氏趙氏,武將勛貴那邊,獨孤赫連堪稱天啟雙璧……就算我選了其他宗世子,日後能不被他掣肘麼?父皇避忌皇兄,朕卻反其道而行之,日日將他帶在身邊教養,如同當日亞父對朕一般,還怕他不能成為一代明君?”

  他看的通透,秦佩也便放下心來,“可是赫連雅嫻她性情剛烈,將她親生之子抱來,我怕她……”

  軒轅冕也是頭痛不止,“所以朕還未與皇兄言明,正是為此。”

  兩人長吁短嘆一陣,就聽懷恩匆匆來報,“陛下,洛王妃、洛王世子求見。”

  二人還未反應過來誰是洛王世子,就見赫連雅嫻風風火火地抱著一個孩子進來,先是上下打量秦佩,確定他安然無恙後,才對軒轅冕道,“皇弟,聽聞您要我兒做太子?”

  軒轅冕張嘴欲言,就見赫連雅嫻將孩子往他手裡一扔,轉身就走,走前還不忘對秦佩笑道,“明日午時,洛王府一聚,來前記得將我家狗剩鐵柱滿月滿周的禮物都備全!”

  秦佩不知如何應對,只好默默點頭,再反應過來時,赫連早已沒影了。

  軒轅冕看著手中哭啼不休的孩子,對秦佩道,“為之奈何?”

  秦佩壓下心中顧慮,伸手戳了戳孩子粉嫩的小臉,“順其自然。”

  那時候他們還不知道這孩子人小鬼大,人見人嫌,頑劣不堪,無惡不作,所以赫連才那麼著急找下家出手……

  他們只知那麼多的糾葛缺憾在此時化成了一個圓,何其圓滿,何其團圓。

  軒轅冕笑著湊過去,在微醺暖風中與秦佩交換了一個甜膩的吻。

  遺憾遺恨如風般散去,承平盛世才方方開始。

  ------------------------------正文完結----------------------------

  作者有話要說:  正文到此結束 按照帝策和江南的慣例 還有三個番外 等我回來以後再填那啥 狗剩是肯定要有一個番外的 第二個 應該和太子的尊嚴問題有關係 畢竟小秦目前覺得自己要一輩子當和尚了……囧 第三個我沒想好 回頭再說大家覺得這種安排合理咩 有別的想看了麼?

  第118章 番外一:今日良夜會 (上)

  皇帝終是趕在登基滿一年前趕回帝京,與他一同歸來的,除去榮養的靖西王,還有先前因公北上卻生死不明的刑部主事秦佩。

  車馬勞頓,還未休整,轉眼又是太上皇的萬壽,禮部諸人忙的腳不歇地,蘇尚書更是乾脆稱病,直接將飲宴事宜交還給中書省。也得虧趙相顧念兒時一同伴讀的情誼,不僅無半句斥責,反而親自接手過來,安排得妥妥帖帖。他位高權重卻如此胸襟,實是讓群臣慨嘆了一番。

  “裴大人,太學之事我禮部擬了個章程,可早朝後便不見陛下,你可知陛下去處?”裴行止出身河東裴氏,又是東宮幕僚,故而雖無官身,諸人還是恭恭敬敬地喚他一聲“大人”。

  裴行止從他手中接過奏本,“陛下今日前往大報恩寺禮佛,恐怕宵禁前是不會回宮了。也罷,我先幫你收著,明日自會呈給聖上。”

  那人滿臉茫然,裴行止淡然一笑,搖了搖頭。

  一旦安逸,世人便會無比健忘,就如今日雲散月明,人們沉醉於長安城的笙歌燕舞,便會將先前的波雲詭譎忘得乾乾淨淨。

  鮮少有人記得雍王府里少了個身份貴重的親王,而大報恩寺則多了個法號罪愆的和尚。

  懷恩一路小跑,就見軒轅冕正一人冒雨站在山門之外,舉著把素淡油紙傘,神情莫辨。“陛下,不好了。”

  軒轅冕蹙眉,“哦?”

  “太上皇提前進了京,召秦公子伴駕了!”

  “速速回宮!”

  秦佩曾想過千百種面聖的情景,而千變萬化,其中不外乎巍峨陰森的宮殿、面色不善的帝王,還有跪伏在地、瑟瑟發抖的自己。

  可他從未想到會是如此場景——被冷落多時的蓬萊殿獸鼎薰香、人聲鼎沸,姿色平平的宮婢重拾綾羅綢緞魚貫出入,捧著軒轅冕所不喜的珍饈。

  著常服的君王端坐在高台之上,正笑意吟吟地與階下的嘉武侯獨孤承推杯換盞,他下首空著一個席位,想來應是留給未至的軒轅冕。

  秦佩木然拜倒,邊偷偷用餘光掃了一眼,只覺得這位次說不出的古怪——魏國公周玦與錄事周琦一席,兩人雖官位懸殊,但是同胞兄弟,同席倒也說得通;顧秉與靖西王一席,他二人面上均是雲淡風輕,可長了眼的都能看出其間的勢同水火;臨淄王並未與親舅舅趙子熙同席,反而和嘉武侯一席,正笑著聽嘉武侯與他的皇帝表哥插科打諢……而按品階本應與顧秉同席的趙子熙卻與禮部尚書蘇景明坐到一處,正低聲耳語,冷若冰霜的面孔此刻猶如數九寒天的第一絲春風,溫存的讓人不敢置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