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許靜姝和章辛媛每月拿分成不手軟,添妝也不能小氣了才是。

  只不過兩人都是親嫂子,如果是一個多了,一個少了,這樣弄著也不好看,總之明面上是要差不多的。

  兩人合計著,添一個莊子一個鋪子,這樣算著差不多就一萬多兩銀子了,剩下的看自己心意添,不管是首飾還是別的,都行。

  許靜姝打算再添一套貴重頭面,幾匹上好的料子,還有一些珍貴的藥材,連著一些好吃的菜譜以及燕明軒找來的孤本,她看明蕎喜歡這些,就先提前送了,添妝那日再給首飾。

  章辛媛打算再添一套頭面,別的就先不給了,以後又不是不來往,日子還長著呢。

  也不能把銀子全花出去,她還得過日子呢。

  剩下就是虞小娘她們,前幾年燕明蕎管家的時候她們受照顧良多,不過她們本身也沒什麼銀子,所以就合計著送些首飾,金飾最好,看上去好看些。

  寧氏給的跟燕安侯府差不太多,她年紀大了,那些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留著有什麼用,有個喜歡的孫女也是緣分,給明蕎添妝寧氏是捨得的。

  在宮中的燕珍也送來不少東西,有首飾擺飾書畫,拉了好幾車,估計也是趁著給燕明蕎添妝,把宮裡庫房的東西都清點了一遍。

  宮中賞的東西自然不可能是新的,不過跟外頭的相比,要精美絕倫得多。就是普通一些的,上頭都有內務府敕造的字樣,也是極其貴重的。

  燕明蕎沒想著有這麼多,想要不給姑姑送回去些,但寧氏沈氏都沒讓。

  沈氏在心裡嘆了口氣,「你姑母沒孩子,以後你嫁人了,也常去宮中探望,別辜負了她的一番心意。」

  燕明蕎點了點頭,不衝著這些東西,光沖姑母以前對她那麼好,她也該孝順姑姑才是。

  燕明蕎看著書畫中,有名家字畫、書冊孤本,還有不少養身的方子,姑姑對她可是真好,她嫁人後也要月月去看姑母。

  而沈氏給的算是陪嫁,不是添妝,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過得好。她是明蕎的母親,兒子有侯府的家產,她的嫁妝想留一部分養老,剩下的打算全分給兩個女兒。

  養老也是為了以防萬一,不過明軒孝順,長媳也不錯,估計輪不到自己拿銀子養老。若是用不到,剩下這小部分再給兩個兒子分一分。

  把自己的孩子養大成人就不容易了,孫子輩的,該由他們父母操心。

  這和是分家不同,對沈氏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給兩個兒子留的估計是要平分的。

  女兒嫁到別人家是不放心的,所以給的才多一些。

  沈氏今年四十一歲,成親有二十多年了,宮中賞的東西、自己嫁妝慢慢經營的錢財可不算少,還有很多首飾藥材、沒打磨過的寶石玉石……宅子鋪子也有。

  這般添妝陪嫁,就讓燕明蕎的財產一下子翻了好幾倍。

  比當初燕明玉嫁人時還多一些,後頭幾個庶出的妹妹,就更比不過了。

  月底燕明玉也回來了,嫁妝就又多了一成,這麼多的嫁妝,就算天天花錢,也輕易花不完的。

  燕明蕎其實覺得自己賺的那些銀子就夠多了,只要不做亂七八糟的事,足夠花一輩子了,又給她這麼多,她哪兒用得完。

  而且大嫂二嫂還給莊子鋪子,這幾日下來,光莊子地契就十八張,鋪子地契有十三張,宅子有四張,其他的東西都是裝在紅木箱子裡,蓋子一蓋再綁上紅繩子,結結實實的。

  蕎安軒里里外外都堆著紅木箱子,由林香清點,記好了就抬進庫房裡省著淋雨。院子有丫鬟進進出出來來往往,笑鬧中又顯出幾分急切來。

  在五月份的太陽炙烤下,燕明蕎是真的感覺自己快要嫁人了,已經不到三個月了。

  五月份天氣很熱,過了端午更是,好在燕安侯府不缺冰用,在屋裡還是涼快的。

  但寧氏覺得用冰不舒服,所以燕明蕎就跟著寧氏去了一個小縣城避暑,待了一個多月才回來。

  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中旬了。

  這會兒盛京早晚還涼快些,但白日依舊很熱,燕明蕎都是晚上跟顧言出去走走,有時候是和顧綿一起出去轉轉。

  顧綿定親雖然比她晚一些,但是明年開春就成親,成親的日子是沒晚多少的。

  她比去年又長高了不少,現在跟燕明蕎已經差不多高了,如今兩人在一塊兒,大約再也不會玩搭房子了。

  那是小時候喜歡的事,十幾歲再玩,總歸不太合適。

  只會帶著丫鬟小廝出來走走,看護城河旁的垂柳和波光粼粼的水面。

  其實知道明蕎要嫁過來,顧綿心裡還是很高興的。只不過一想到可能再過幾個月她也要成親了,要離開顧家,那股高興勁兒就淡了。

  好像長大之後就懂得多了,知道嫁人不單單是去別人家吃飯,尤其是女子,嫁人也意味著分別。

  顧綿道:「還好是咱們做姑嫂,不過,你若嫁過來,我以後喊你什麼呀?」

  喊嫂嫂還是明蕎?

  燕明蕎還真沒想過這件事,是按現在這樣喊名字,還是喊嫂子……

  「咱們認識都這麼多年了,自然還是喊名字,也自在些,難不成以後我不喊綿綿喊妹妹?」

  顧綿想了想明蕎喊她妹妹的樣子,「那還是算了,以後你還喊我綿綿,我還叫你明蕎好了。」<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