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月大約見個一兩次,偶爾也會寫信,但次數不多。

  更多時候是通過顧綿送些小東西,給顧言的大多是她覺得好吃的吃食,白日她給送過來,只要多送一點,晚上顧言就能吃到。

  顧言就會弄一些好玩的,給她和顧綿玩,好玩是真的挺好玩,不然顧綿也不會玩到肚子疼了。

  其餘的就和往常一樣,就算見面兩人獨處的時間也不多,最多是一塊兒說些話。其實,燕明蕎現在除了捨不得沈氏,她自己還挺想嫁人的。

  如果能和顧言生活在一塊兒,肯定有意思的。

  他怎麼就能想出那麼有意思,還亂七八糟的事來呢,去年那隻冰兔子慢慢就化了,今年有夾子,想要多少只兔子都可以,她自己就能弄出一模一樣的來。

  就是太捨不得母親了,要是母親能跟她一起就好了。

  餵顧綿吃完了臘八粥,等顧綿肚子沒那麼疼了,燕明蕎就讓她先睡下,自己回了燕國公府了。

  她們兩人,也不必非強撐著留飯。

  不過她回去之後才知道,父親往上遞的讓大哥承爵的摺子,皇上准了。

  只不過在越朝,這種公侯伯爵,都是三代一削,不然朝中就太多國公侯爺了,想要封侯加爵,得立功才行,還得是大功勞。

  像鎮北侯得立戰功,而安康侯是於江山社稷有功,所以才得以加爵。

  而祖父是第一代,父親是第二代,大哥正好是第三代,也正好趕上削爵。

  燕明蕎原來還想著,會不會因為大哥立功,爵位就不削了,但是她想多了。

  功勞不小,但也沒那麼大,大哥已經升官了,比起別人,能從七品到五品,已經不小呢,自然不可能再留著爵位。

  而且從長遠看,二姐姐嫁到了鎮北侯府,她要嫁去顧家,就算皇上放心,也會提防著。

  所以,現在這個結果是不錯的結果。等大哥回來兩日,就能把這件事辦妥。

  不過雖然是喜事,但沈氏沒打算大辦,想著一家人一塊兒吃個飯就好了。首先因為這是削爵,其次,燕國公府在朝中、在盛京已經夠引人注目的了,這事兒就不大操大辦了。

  家裡人知道,然後給蕭陽、靖安侯府、安陽侯府那邊寫信遞個話,差不多就行了。

  也正合了燕國公的心意,不過他很快就不是燕國公了,是老公爺。

  等改換門庭之後,這就不是燕國公府了,而是燕安侯府。

  不過沈氏相信,等十幾年後,幾個兒子還會掙得功名,光耀門楣。既已不是頹勢,就看日後這些孩子們的了。

  從老國公到她這一代,為燕明軒他們做的事已經夠多了。

  而許靜姝是實實在在地鬆了口氣,這回承爵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不用燕明軒去為她請封誥命,她都是燕安侯夫人。

  不過,明蕎出嫁,就沒有燕明玉她們風光了。侯府的姑娘和國公府的姑娘不一樣,所以嫁妝得多一點才行,許靜姝這個當長嫂的,也是拿燕明蕎當親妹妹,打算多留些銀子給明蕎陪嫁。

  當初在青華縣,銀子花了不少,這一年多慢慢攢,等燕明蕎嫁人了,也有不少錢呢。

  燕明軒是年底提前兩日回來的,正好趕在聖上封筆前忙活承爵的事,還能在家裡過個年。

  常州離盛京近,若是在兆州,年假這幾日都趕不上回來的。

  就像燕明燁,因為回來也待不了兩日,過年就不打算回來了。

  章辛媛也理解,她現在也沒心思想燕明燁,這陣子最忙,她和許靜姝要操持給各家送年禮的事。每到這個時候,章辛媛就很佩服燕明蕎,一個人的時候也能把府里管得井井有條,可真是又聰慧,又能幹。

  真是便宜顧家了。

  她和許靜姝兩個人,都得忙得團團轉。燕明軒、燕明燁現在都已經為官了,要給他們的好友、上峰以及從前的老師送年禮。

  這麼看下來,燕安侯府的親戚還不少呢。

  過年就是走親訪友多,燕明軒如今也會拜訪朋友,出門飲酒,等到二十九這日,顧言一大早就來燕安侯府送年禮來了。

  逢年過節,都是顧言親自送禮過來的,兩壇好酒、兩盒茶葉、點心兩匣,還有給沈氏準備的燕窩,給燕明蕎單獨送的好看的料子。

  比中秋的節禮要貴重,但也沒有貴重太多,不過這也是顧言精挑細選的,他知道燕家不缺什麼,送禮不過是維繫關係罷了。

  但精心準備,燕明蕎肯定會高興,臉上也會有面子,這些他都知道。

  沈氏看著年禮,貴精不貴多,倒也還挺舒心的,顧家挺會辦事,畢竟顧言還有兄長在。

  沈氏就讓丫鬟把燕明蕎叫來,讓她跟顧言單獨說說話去。

  燕明蕎請顧言去花園的涼亭那兒喝茶了,前兩日大嫂把涼亭的八個角都弄上了帘子,桌子和石凳也收拾乾淨了,還鋪上了軟墊子。

  原先燕明蕎還不知道是因為什麼,這回可算清楚了,來客人說話能來這裡,省著大冷天的還去外面挨凍。

  燕明蕎瞧著顧言比上次見面好像高了點,大約是冬日衣服穿得厚,所以人顯得更結實了點,但不壯,看著很好看。

  她煮了奶茶,想給顧言倒杯,然後被顧言執意把茶壺接了過去,「我來就好。」

  燕明蕎就由著他去了,兩人在這坐著也不能幹瞪眼,她問道:「那你們這回休沐,初幾才上職呀?」<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