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頁
明軒和明燁都長大了, 又都娶了媳婦兒, 這兩個兒媳婦一看就聽沈氏的。況且明玉和明蕎的婚事都不錯。他的後半輩子, 還得靠著兒子和女兒, 惹他們不高興, 他後半輩子就沒指望了。
燕國公是真怕了, 怕他提讓燕明澤回燕國公府的事後, 沈氏一個不高興,他在這府上的境況, 比現在還難堪。這些妾室好像不是他的,是沈氏的。
看虞小娘和蘇巧慧, 圍著沈氏獻殷勤, 都沒人理會他。
明澤去了縣城赴任,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 管他幹什麼。燕國公覺得自己都管不了了, 他的境況都不怎麼好, 府上都沒人願意搭理他,他哪還有閒心管燕明澤。
所以燕國公才會當著府上妾室孩子的面,跟沈氏提燕明軒承爵的事。
也是給沈氏個台階下,他以為沈氏至少能高興一點,誰知沈氏就笑了笑。
燕國公最清楚沈氏面上笑和心底笑的不同之處了,就像明玉明軒定親成親,笑就和現在不一樣。
他心裡直打鼓,「怎麼了。」
沈氏說道:「明軒現在不在盛京,而且公爺剛回來,怎麼也得休息幾日,不必先忙活這事的。快吃飯吧,看公爺都沒怎麼吃,可是做得飯菜不合胃口?哪道菜不好吃,就讓下面人換了。」
哪裡是飯菜不合胃口,在蕭陽這幾年,燕國公並不怎麼重口腹之慾。
後來多是陪著寧氏用飯,寧氏口味清淡,且蕭陽的飯菜是沒有盛京好吃的,也沒有這麼多花哨東西。更何況蕭陽燕家是他弟媳管,沒有燕國公府這麼富裕,所以燕國公也不好意思提各種亂七八糟的要求。
要是往常,肯定吃好喝好,只不過今日心裡有事,所以沒顧上吃飯。
「過陣子也行……倒是不急,不過我這趕回來也是為了這事,你放心好了,明軒真的長進了,哈哈。」燕國公幹笑著道。
但沈氏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剛回燕國公府的時候,燕國公可沒說這些話,臉色也不像現在這樣。如今不過是看清了自己在家中的位置,所以又想討好罷了。
不過,沈氏也不在意他心裡想什麼,兒子能順利承爵就好,理會那麼多做甚。
沈氏說了句場面話,「他自己上進是沒錯,不過也有靜姝在一旁規勸的功勞。明軒能掙功名,離不開家中的每一個人,當然也有公爺的功勞。」
燕明蕎低下了頭,她覺得她對父親有一點不孝順,不然也不會在這種時候想笑了。
不過母親說得也沒錯,因為父親於他們有生恩。就算父親沒怎麼管過他們,但是生恩擺在這裡,沒有父親,也就沒有他們,那自然是有一份功勞在的。
燕國公吃了口菜,慚愧道:「夫人這話說的,我在蕭陽守孝,能幫得上什麼忙。這府上還是多虧了夫人操持,還有這些孩子們,才能這麼井井有條,我敬夫人一杯。」
這麼多人面前,沈氏也不會不給燕國公面子,她飲了一口酒,然後勸燕國公快些吃飯,不然一會兒飯菜都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燕國公的錯覺,總覺得說了這些話之後,沈氏對他的臉色好了點。還有虞小娘她們,也是,看沈氏給他夾菜,就會過來布菜,一直說他去蕭陽辛苦,這回燕國公好好吃了幾口飯。
家宴過後,虞小娘她們就回了各自的院子,許靜姝和章辛媛也帶著孩子回去了。
沈氏留燕明蕎一塊打點收拾了收拾,沒急著回正院。
她對著燕明蕎說了幾句話,「你年紀還小,顧言心思也都在你身上,所以就覺得好,但是凡事都得留個心眼。」
「從前你父親也挺不錯的,也不知為何,慢慢地就變成了這樣。」沈氏道,「你的兄長姐姐們都成親了,如今就剩你一個。原本還覺得時間過得慢,可看你父親回來了,馬上就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我想著再有一年多,你也要嫁人了。」
一天天就是這樣過去的。
沈氏只是感慨,原以為燕國公會自己拗著性子拗幾日,誰知道還不到一天,自己就改口了。她自然希望女兒成親之後婚姻美滿,只不過這天底下男人都這樣。
多個心眼總比沒心眼得好。
「生意還是得做,你要有自己的事兒忙,別一門心思都放在顧言身上。」
日子是自己過的,這是沈氏這個當母親的唯一能叮囑的。
燕明蕎乖乖地點了點頭,其實她覺得母親最不容易,要顧慮這個顧慮那個。現在她看見熙宜,就想起自己來。熙宜今年六歲,當初她來正院的時候,也是這個年紀。
如今都長這麼大了,就像母親說的,再有個一年半多,她就要嫁人了。
不過在她嫁人之前,大哥能承爵,大嫂、二嫂能孝順母親,還有熙宜、延哥兒他們,都能逗母親開心,她就算嫁人也是放心的。
到時候常回來看看,她也不擔心母親會孤單受欺負。
父親回來,至少沒說別的,也是好事。怎麼說,這個年都能安安生生地過下去。
母女倆也沒有在這兒留太久,然後就一同回去了。燕明蕎得回蕎安軒,沈氏還得回正院。燕國公今日才回來,總不能立馬就給推到妾室那裡去,不過兩人年紀都這麼大了,同床共枕而已,沈氏也無所謂。
十一月就三十天,燕國公回來的第三日,就進了臘月。府上的幾位小公子一大早就要回書院,而明芸熙宜她們也要讀書。<hr>
燕國公是真怕了, 怕他提讓燕明澤回燕國公府的事後, 沈氏一個不高興,他在這府上的境況, 比現在還難堪。這些妾室好像不是他的,是沈氏的。
看虞小娘和蘇巧慧, 圍著沈氏獻殷勤, 都沒人理會他。
明澤去了縣城赴任,一時半會兒也回不來, 管他幹什麼。燕國公覺得自己都管不了了, 他的境況都不怎麼好, 府上都沒人願意搭理他,他哪還有閒心管燕明澤。
所以燕國公才會當著府上妾室孩子的面,跟沈氏提燕明軒承爵的事。
也是給沈氏個台階下,他以為沈氏至少能高興一點,誰知沈氏就笑了笑。
燕國公最清楚沈氏面上笑和心底笑的不同之處了,就像明玉明軒定親成親,笑就和現在不一樣。
他心裡直打鼓,「怎麼了。」
沈氏說道:「明軒現在不在盛京,而且公爺剛回來,怎麼也得休息幾日,不必先忙活這事的。快吃飯吧,看公爺都沒怎麼吃,可是做得飯菜不合胃口?哪道菜不好吃,就讓下面人換了。」
哪裡是飯菜不合胃口,在蕭陽這幾年,燕國公並不怎麼重口腹之慾。
後來多是陪著寧氏用飯,寧氏口味清淡,且蕭陽的飯菜是沒有盛京好吃的,也沒有這麼多花哨東西。更何況蕭陽燕家是他弟媳管,沒有燕國公府這麼富裕,所以燕國公也不好意思提各種亂七八糟的要求。
要是往常,肯定吃好喝好,只不過今日心裡有事,所以沒顧上吃飯。
「過陣子也行……倒是不急,不過我這趕回來也是為了這事,你放心好了,明軒真的長進了,哈哈。」燕國公幹笑著道。
但沈氏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剛回燕國公府的時候,燕國公可沒說這些話,臉色也不像現在這樣。如今不過是看清了自己在家中的位置,所以又想討好罷了。
不過,沈氏也不在意他心裡想什麼,兒子能順利承爵就好,理會那麼多做甚。
沈氏說了句場面話,「他自己上進是沒錯,不過也有靜姝在一旁規勸的功勞。明軒能掙功名,離不開家中的每一個人,當然也有公爺的功勞。」
燕明蕎低下了頭,她覺得她對父親有一點不孝順,不然也不會在這種時候想笑了。
不過母親說得也沒錯,因為父親於他們有生恩。就算父親沒怎麼管過他們,但是生恩擺在這裡,沒有父親,也就沒有他們,那自然是有一份功勞在的。
燕國公吃了口菜,慚愧道:「夫人這話說的,我在蕭陽守孝,能幫得上什麼忙。這府上還是多虧了夫人操持,還有這些孩子們,才能這麼井井有條,我敬夫人一杯。」
這麼多人面前,沈氏也不會不給燕國公面子,她飲了一口酒,然後勸燕國公快些吃飯,不然一會兒飯菜都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燕國公的錯覺,總覺得說了這些話之後,沈氏對他的臉色好了點。還有虞小娘她們,也是,看沈氏給他夾菜,就會過來布菜,一直說他去蕭陽辛苦,這回燕國公好好吃了幾口飯。
家宴過後,虞小娘她們就回了各自的院子,許靜姝和章辛媛也帶著孩子回去了。
沈氏留燕明蕎一塊打點收拾了收拾,沒急著回正院。
她對著燕明蕎說了幾句話,「你年紀還小,顧言心思也都在你身上,所以就覺得好,但是凡事都得留個心眼。」
「從前你父親也挺不錯的,也不知為何,慢慢地就變成了這樣。」沈氏道,「你的兄長姐姐們都成親了,如今就剩你一個。原本還覺得時間過得慢,可看你父親回來了,馬上就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我想著再有一年多,你也要嫁人了。」
一天天就是這樣過去的。
沈氏只是感慨,原以為燕國公會自己拗著性子拗幾日,誰知道還不到一天,自己就改口了。她自然希望女兒成親之後婚姻美滿,只不過這天底下男人都這樣。
多個心眼總比沒心眼得好。
「生意還是得做,你要有自己的事兒忙,別一門心思都放在顧言身上。」
日子是自己過的,這是沈氏這個當母親的唯一能叮囑的。
燕明蕎乖乖地點了點頭,其實她覺得母親最不容易,要顧慮這個顧慮那個。現在她看見熙宜,就想起自己來。熙宜今年六歲,當初她來正院的時候,也是這個年紀。
如今都長這麼大了,就像母親說的,再有個一年半多,她就要嫁人了。
不過在她嫁人之前,大哥能承爵,大嫂、二嫂能孝順母親,還有熙宜、延哥兒他們,都能逗母親開心,她就算嫁人也是放心的。
到時候常回來看看,她也不擔心母親會孤單受欺負。
父親回來,至少沒說別的,也是好事。怎麼說,這個年都能安安生生地過下去。
母女倆也沒有在這兒留太久,然後就一同回去了。燕明蕎得回蕎安軒,沈氏還得回正院。燕國公今日才回來,總不能立馬就給推到妾室那裡去,不過兩人年紀都這麼大了,同床共枕而已,沈氏也無所謂。
十一月就三十天,燕國公回來的第三日,就進了臘月。府上的幾位小公子一大早就要回書院,而明芸熙宜她們也要讀書。<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