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頁
臨走前,大丫依依不捨地送。
姜笙老氣又橫秋,「大丫姐姐嫁人得擦亮眼睛,若是那徐姓小子欺侮了你,只管跟我說一聲,咱們九珍坊的姑姑姨姨們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
遠處的年輕後生瑟縮了下。
大丫含著淚點頭,「我記住了,東家也要保重。」
車輪骨碌碌轉,從洛陽郡到豐京,來時五人,回時三人。
姜笙來不及憂鬱,趴在小窗子上看景的時候,聽見路人議論,「大軍真要回來了?真的凱旋了?」
「那還能有假,十萬韃子被殲,幾個將軍可立大功了。」
「那什麼時候能到啊?」
「估摸著就這兩天。」
馬車走遠,議論聲消失不見。
姜笙探著個腦袋,僵在原地,好半晌才爆發出歡呼,「三哥回來了,爹爹回來了,我要回家,快點回家。」
「那姑娘,咱們是先回小院,還是回江家啊?」姜四傻乎乎問。
姜笙再次呆住,大眼睛來迴轉動,腦海中颳起颶風。
一邊是爹,一邊是哥。
姜三在旁邊暗自嘆息,瞥了眼缺心眼的弟弟,又陶醉在自己的聰明睿智里。
「看路程……路過哪裡就先回哪裡。」姜笙憋了半天,總算給出答案。
洛陽郡在豐京東北方向,看輿圖走東門合適,然而實際官道蜿蜒,修的是北門路徑。
二進小院占地偏西北,江府尊崇靠東南。
看來在小姑娘的心裡,共患難長大的哥哥,比爹爹還是要靠前那麼一丟丟。
指甲蓋那麼長的,一丟丟。
馬車加快速度,在官道上奔騰,終於抵達二進小院。
姜笙還沒來得及歡呼雀躍,就被告知方恆並沒有抵達。
她悶悶不樂,扭頭趕往江家,也沒有看見威武高大的江繼祖。
只有垂垂老矣的祖母,坐在搖椅上衝著她笑,「傻囡囡,上次你爹是心急見你,才連夜快馬加鞭,比大軍提前幾天趕到。」
「別著急,別擔心,很快就回來的。」
「也別傷心……」
「傷心?我不傷心。」姜笙心生誤會,解釋道,「祖母放心,爹爹沒能提前回來我不會傷心的,最多就是一點點失落,我會等爹爹回來的。」
「乖囡囡。」江老夫人輕笑,眼底隱現出淚光,「那我們一起等你爹爹回來。」
祖孫倆依偎在一起,簡單話些家常。
哥哥們都在忙碌,姜笙倒也不惦記回家。
反而是遲遲未歸的大軍,讓她頻頻出神。
檀月心知肚明,遣何銳出去探查,終於得到一手消息,她喜笑顏開地過來稟報,「老夫人,姑娘,將軍回來了,大軍回來了。」
征戰沙場的人兒,都回來了。
第517章 方小公子
歷年邊防戰士都需要進行輪換,避免長年駐紮導致生活無望。
今年大勝歸來的這批約莫三萬人數,正好跟京師才訓練出來的三萬新兵蛋子進行交換,等下一批訓練出來,再進行輪換。
只有經歷過戰場血腥的侵染,才能鑄就鐵血傲骨軍人。
甚至不需要內行人比較,有眼睛的老百姓輕輕瞥過去,就能感受到高頭大馬上將士的森冷與肅殺。
他們不苟言笑,謹言慎行,搖擺筆直,整齊劃一。
路過的百姓忍不住駐足,駐足的百姓為之震撼,震撼的百姓心生敬意。
姜笙與江老夫人一起趕到時,看到的就是這樣整齊又靜謐的場景。
沒有狀元遊街時的鶯香燕語,亦沒有過年的喜氣洋洋,在場的無不面目嚴肅,柔軟的甚至雙眼含淚。
是肅殺感染,也是……那沁染著鮮血的紗布,獨臂或單腿的少年,少隻眼睛的士卒,以及孱弱到需要幫扶的傷患。
為首的江繼祖高大挺拔,胸口也包著厚厚的紗布,濃重的絡腮鬍擋不住發白的唇色,面頰上亦有新疤。
難怪祖母說不要傷心,她早就看過無數次傷痕累累的家人了吧,她知道將士凱旋沒有完好無損的。
打贏的戰爭,就不是戰爭了麼。
有戰鬥的地方,就無法避免損傷。
「爹爹。」姜笙輕聲呢喃,大眼珠子被淚水覆蓋,輕輕一眨便順著滑落。
仿佛心有所感,高頭大馬上的江繼祖轉過頭,精準在人群中找到小閨女。
他咧開嘴笑,卻看到了那晶瑩剔透的淚,只覺得內心發慌發悶,卻又無法過去安慰。
好在江老夫人伸出手,拍了拍小孫女的肩。
再往後看,江承願的左腿有傷,方恆的右手纏繞,六塊姜都或多或少纏繞紗布,好在都算整整齊齊,沒丟掉肢體。
姜笙鬆了口氣,埋在祖母懷裡,久久說不出來話。
「好了好了,等他們回宮敘完職,就回家了。」江老夫人輕聲哄勸,「不要因為傷痕難過,能回來就是最好的,不是嗎?」
姜笙沒有說話。
她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江家,她為自己之前把爹爹放在落後一丟丟的位置上感到懊惱,她等了不知道多久,一身鎧甲的江繼祖終於出現在府門前。
「爹爹。」姜笙大叫一聲,飛躍著撲過去。
鎧甲髒不髒,爹爹的鬍子多不多,都已經不重要了。
她像個小布袋,抓住他的盔甲,又怕觸碰他的傷口,僵直著胳膊,遠遠看過去,跟中間夾著個人似的。<hr>
姜笙老氣又橫秋,「大丫姐姐嫁人得擦亮眼睛,若是那徐姓小子欺侮了你,只管跟我說一聲,咱們九珍坊的姑姑姨姨們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他。」
遠處的年輕後生瑟縮了下。
大丫含著淚點頭,「我記住了,東家也要保重。」
車輪骨碌碌轉,從洛陽郡到豐京,來時五人,回時三人。
姜笙來不及憂鬱,趴在小窗子上看景的時候,聽見路人議論,「大軍真要回來了?真的凱旋了?」
「那還能有假,十萬韃子被殲,幾個將軍可立大功了。」
「那什麼時候能到啊?」
「估摸著就這兩天。」
馬車走遠,議論聲消失不見。
姜笙探著個腦袋,僵在原地,好半晌才爆發出歡呼,「三哥回來了,爹爹回來了,我要回家,快點回家。」
「那姑娘,咱們是先回小院,還是回江家啊?」姜四傻乎乎問。
姜笙再次呆住,大眼睛來迴轉動,腦海中颳起颶風。
一邊是爹,一邊是哥。
姜三在旁邊暗自嘆息,瞥了眼缺心眼的弟弟,又陶醉在自己的聰明睿智里。
「看路程……路過哪裡就先回哪裡。」姜笙憋了半天,總算給出答案。
洛陽郡在豐京東北方向,看輿圖走東門合適,然而實際官道蜿蜒,修的是北門路徑。
二進小院占地偏西北,江府尊崇靠東南。
看來在小姑娘的心裡,共患難長大的哥哥,比爹爹還是要靠前那麼一丟丟。
指甲蓋那麼長的,一丟丟。
馬車加快速度,在官道上奔騰,終於抵達二進小院。
姜笙還沒來得及歡呼雀躍,就被告知方恆並沒有抵達。
她悶悶不樂,扭頭趕往江家,也沒有看見威武高大的江繼祖。
只有垂垂老矣的祖母,坐在搖椅上衝著她笑,「傻囡囡,上次你爹是心急見你,才連夜快馬加鞭,比大軍提前幾天趕到。」
「別著急,別擔心,很快就回來的。」
「也別傷心……」
「傷心?我不傷心。」姜笙心生誤會,解釋道,「祖母放心,爹爹沒能提前回來我不會傷心的,最多就是一點點失落,我會等爹爹回來的。」
「乖囡囡。」江老夫人輕笑,眼底隱現出淚光,「那我們一起等你爹爹回來。」
祖孫倆依偎在一起,簡單話些家常。
哥哥們都在忙碌,姜笙倒也不惦記回家。
反而是遲遲未歸的大軍,讓她頻頻出神。
檀月心知肚明,遣何銳出去探查,終於得到一手消息,她喜笑顏開地過來稟報,「老夫人,姑娘,將軍回來了,大軍回來了。」
征戰沙場的人兒,都回來了。
第517章 方小公子
歷年邊防戰士都需要進行輪換,避免長年駐紮導致生活無望。
今年大勝歸來的這批約莫三萬人數,正好跟京師才訓練出來的三萬新兵蛋子進行交換,等下一批訓練出來,再進行輪換。
只有經歷過戰場血腥的侵染,才能鑄就鐵血傲骨軍人。
甚至不需要內行人比較,有眼睛的老百姓輕輕瞥過去,就能感受到高頭大馬上將士的森冷與肅殺。
他們不苟言笑,謹言慎行,搖擺筆直,整齊劃一。
路過的百姓忍不住駐足,駐足的百姓為之震撼,震撼的百姓心生敬意。
姜笙與江老夫人一起趕到時,看到的就是這樣整齊又靜謐的場景。
沒有狀元遊街時的鶯香燕語,亦沒有過年的喜氣洋洋,在場的無不面目嚴肅,柔軟的甚至雙眼含淚。
是肅殺感染,也是……那沁染著鮮血的紗布,獨臂或單腿的少年,少隻眼睛的士卒,以及孱弱到需要幫扶的傷患。
為首的江繼祖高大挺拔,胸口也包著厚厚的紗布,濃重的絡腮鬍擋不住發白的唇色,面頰上亦有新疤。
難怪祖母說不要傷心,她早就看過無數次傷痕累累的家人了吧,她知道將士凱旋沒有完好無損的。
打贏的戰爭,就不是戰爭了麼。
有戰鬥的地方,就無法避免損傷。
「爹爹。」姜笙輕聲呢喃,大眼珠子被淚水覆蓋,輕輕一眨便順著滑落。
仿佛心有所感,高頭大馬上的江繼祖轉過頭,精準在人群中找到小閨女。
他咧開嘴笑,卻看到了那晶瑩剔透的淚,只覺得內心發慌發悶,卻又無法過去安慰。
好在江老夫人伸出手,拍了拍小孫女的肩。
再往後看,江承願的左腿有傷,方恆的右手纏繞,六塊姜都或多或少纏繞紗布,好在都算整整齊齊,沒丟掉肢體。
姜笙鬆了口氣,埋在祖母懷裡,久久說不出來話。
「好了好了,等他們回宮敘完職,就回家了。」江老夫人輕聲哄勸,「不要因為傷痕難過,能回來就是最好的,不是嗎?」
姜笙沒有說話。
她以最快的速度趕回江家,她為自己之前把爹爹放在落後一丟丟的位置上感到懊惱,她等了不知道多久,一身鎧甲的江繼祖終於出現在府門前。
「爹爹。」姜笙大叫一聲,飛躍著撲過去。
鎧甲髒不髒,爹爹的鬍子多不多,都已經不重要了。
她像個小布袋,抓住他的盔甲,又怕觸碰他的傷口,僵直著胳膊,遠遠看過去,跟中間夾著個人似的。<hr>